海外志愿服务:民心相通、属地化与全球治理

 时间:2017-03-21 13:50:22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本文转自“ 蒙特枫丹的回忆”

【虎哥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讲演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时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路径。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本文的作者王哲曾经长期从事志愿者工作,有丰富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中国志愿者到海外服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于志愿服务如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值得参考和借鉴。

志愿服务是一种跨越种族、文化的国际语言。现代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深植文化传统、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年轻的中国志愿服务也已经有了15年的“走出去”的探索。

现状

探索阶段,以对外援助为主要途径:2002年,团中央、商务部通过对外援助平台,依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开创了志愿服务“走出去”的先河。这个坚持了15年的项目,让600余名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发展阶段,以文化“硬输出”为主要途径:国家汉办于2004年开创了孔子学院的文化“走出去”模式,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全球首家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遍及全球主要文化区域。

合作阶段,以联合国为主要平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于2007年依托北京奥运会契机启动了“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项目;于2012年启动二期项目“通过公民参与、地区及国际合作加强北京志愿服务发展”;于2016年启动三期项目“通过南南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志愿服务发展项目”。

提升阶段,多元化“走出去”平台:目前扶贫基金会以及众多NGO组织也在积极派遣中国志愿者“走出去”。中国志愿服务“走出去”迎来了新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国合作项目的主题变迁最能体现出中国志愿服务从“受援国”到“输出国”的成熟:从最早的通过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到促进中国志愿者参与国际志愿服务,这体现了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成熟,志愿者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

问题

青年海外志愿服务先发优势正在弱化。由于缺乏后援动力,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目前存在体制机制弱化(各省动力不足)、顶层设计缺失、海外保障对接乏力的问题。各家机构纷纷组织志愿者“走出去”,使得青年志愿者正在失去先发优势。

对“走出去”海外志愿服务与政治、经济、文化“走出去”的整合不足。从顶层设计上,国家未能将其与2002年启动的国有企业“走出去”进行整合;机制上,商务部外援司从对外援助角度的海外志愿服务影响范围有限,现实中国际合作司大规模的对外工程承包、贸易、合作中,却没有志愿者同步跟进的身影;微观上,目前所有的海外志愿者都在单兵作战、单打独斗,未能形成如同美国和平队、日本和韩国协力机构一样与企业同进退的机制。

海外志愿服务支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力度不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设计不足。

海外志愿者专业性、培训力度不足。缺乏海外生活经验、服务技巧、应急避险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也未能纳入驻外机构风险防控体系之中,服务中容易形成侵害风险。

建议

纳入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中深改组去年12月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要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纳入“一带一路”的总体战略当中,协调发展。

加强志企联合。国有企业“走出去”已经走过25年的路程 ,“中国制造”名扬海外,中国企业海外支撑网络最为健全,而同时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急需中国志愿者从社会责任角度的有力支撑。要加强政企、志企联合,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支撑,同时通过中资企业搭建的海外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本土融合。要在大使馆的支持和引领下,建立与海外侨领、侨胞等海外华人华侨的常态化联系,有效搭建本土支撑网络;将海外志愿者纳入重点领保范围,加强所在国大使馆、领事馆、经济文化办事处等官方机构的保障力度,为海外志愿者搭建综合保障体系。

加强培训培养。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常态化培养,在留学生等出国群体中培育一批志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志愿者群体,丰富服务载体;加强海外志愿者的培训,特别是应急避险、政治安全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抵御海外风险。

打造品牌项目。加大对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海外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打造成为中国的“和平队(Peace Corps)”、“协力机构(JICA)”、“海外服务社(VSO)”。

编辑:徐建华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