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榜样在线访谈:“不做看客,要做侠客”

 时间:2017-03-19 15:01:24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访第五届湖北省道德模范严昌筠

1489905934515727.jpg

主持:王佩

嘉宾:严昌筠

责任编辑:汪漪

【嘉宾介绍】严昌筠,男,荆门义工。湖北省“中国梦.我的梦”宣讲团成员 ,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职工,2006年3月,和同事一起注册了湖北省首家NGO—荆门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0年来,和义工朋友一起在荆门各地扶弱助贫,广行善举,成功组织3万人参与到各类爱心帮扶活动中。十多年里,他数十次走进中国最大移民区钟祥柴湖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倾心帮助并指导当地成立公益组织,足迹踏遍城乡100多个村组。长期关注10多名抗战老兵的生活,走访当地贫困学生200多名,首创了与深圳南山义工联联合助学模式。依托全球基金防艾项目,他和小伙伴们对数千名校外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进行了防艾干预,让10多名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得到了关怀,举办了10多场次的募捐活动。国难当头,严昌筠和志愿者们积极行动,为四川、雅安,青海玉树的地震灾区募捐20多万元,并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进行现场救援。严昌筠老师这一生都励志向父亲学习: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荣获“荆楚雷锋”荣誉。第五届湖北省道德模范、严昌筠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全国公益访谈节目,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佩。严昌筠老师曾说:为自己活着是单调的,只有为那些需要帮扶的人活着生命才会丰富多彩。下面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热血的心去了解严老师这10年来的公益路。有请今晚访谈的严昌筠老师!

严昌筠:主持人好!各位老师好!各位公益小伙伴们好!

主持人:严昌筠老师你好!我得知你父亲因为乐于助人,曾经很荣幸地和雷锋同志一起,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来还被称为“东北的活雷锋”。这里可以聊聊你的父亲吗?他对你的成长起到怎样的影响?

严昌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亲和雷锋同时在东北当兵。曾经代表团部将雷锋接到他们3011公主岭驻地作报告。受雷锋影响,他也身体力行帮助他们、服务群众,被部队评为标兵,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来还被称为东北的“活雷锋”。翻看他当年写的日记,一笔一划都倾注着那个时代的深情!他说,在滴水成冰的东北,他每天都会比战友早起来20分钟,扫好地,给他们打好洗脸水,一一放到床头,让战友们出操前多一些方便。1969年复员回到钟祥,为了照顾中风瘫痪的爷爷,父亲放弃城里电力局工作,回到老家钟祥石牌小镇,尽心护理爷爷,他的孝道传遍乡邻。父亲的言行影响着我,我也立志: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主持人:你不仅是国电长源荆门热电电厂的职工,还是义工联的义工,有着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当初是怎么想着注册义工联的,并且一做就是10年如一日?是受到你父亲的影响吗?

严昌筠:清楚记得,2004年11月,由于父亲生病入院,在医院陪住。每到夜里,隔壁病房里都会传出隐隐的哭声,以为是患者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起初也没有特别在意。直到有一天半夜,隔壁房间又传来哭声,那声音由于压抑而被折断扭曲,夜里让人听起来既心生酸楚又毛骨悚然。我从睡梦中惊醒后循声找去,才得知原来小女孩梦媛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困已交不起医疗费,眼下家人因为绝望而痛苦不堪,才忍不住哭出声来。回到病房跟父亲讲明情况,父亲说:“昌筠啦,人家过得比我们苦,帮帮她!”

父亲那时也已经病危,但我领会父亲的心意,二话没说,先后拿出一点钱帮助小梦媛,可虽然几经努力,仍然没能筹足医疗费,最终小梦媛在痛苦中离开人世。这件事深深地击中了我,我深感个人力量再强大,面对灾难或病痛也只是杯水车薪。

2006年春节,我和同事曾博去跟丁小兰老师拜年,期间丁小兰老师讲到一个生病还在医院住着的石化的年轻人时,语气里满是叹惜和怜悯,让我们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业余的优秀声乐老师,丁小兰老师还是一位默默热心公益而不事张扬的人,她不仅自己经常到医院病房去探访陌生患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而且还时常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一直以来都很受人尊重。虽然我们早在1998年就响应单位号召,加入了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启了自己的公益历程,但真正对“义工”含义产生深刻认识,把义工行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还是受了丁小兰老师的极大影响。从老师家里出来后,我们俩决定直接到医院去探望那个年轻人。

当时医院里还住有很多病人,这让我们很是感慨,节日本该是在家好好呆着与家人团聚的,但是他们却在医院里孤独忍受着与亲人的分离之苦。想到这些,春节期间我们就经常一起去看望那些病人,后来还邀请了很多同学。当时刚兴起上网逛论坛,曾博出于好玩将相关探视情况发到论坛上,谁知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增强了我们想要帮助更多人的信心,决定将周边热心做善事的朋友们都召集起来。

2006年3月4日, 10多名朋友在荆门市光荣院开展了第一次义务活动,为老人理发剪指甲、听老人讲传统故事。我把陪伴老人的活动图片,也发到网络论坛上,果然吸引到众多热心网友。于是在社区注册了自己的论坛和群,第二次第三次参加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任荆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天忠就曾经以义工身份和我们一起捡拾垃圾,时任政府副市长叶中章还和他们一起三进大柴湖。

随着几次走进移民安置区扶弱助残,渐渐拉开了义工联活动序幕。活动多起来,有人提醒要有个名分,于是就在当年注册了荆门市义工联。现在看来,没料到竟是湖北省首家注册的NGO组织。

队伍一拉起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路也越走越远。十年来不是我们做得有多好,而是老天眷顾,善念将一群热心奉献爱的人汇聚在了一起。尽管一路跌跌撞撞,但我们始终勇敢向前,直到今天成为湖北省复合型枢纽公益组织,这其中有欢笑有泪水,也面临质疑和产生困惑,但我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初衷。有社会学老师这样评价我们:今后不管红海蓝海,都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主持人:可以谈谈你们的义工联合会吗?

严昌筠:荆门市义工联2006年3月从民间发起,并于当年10月在荆门市民政注册。靠挂荆门团市委,受荆门市委文明办业务指导,注册义工2800人。下设有助学、助残、敬老、环保、红十字等5个工作委员会,分会和团体会员单位20余家。

学有所教:助力贫困学子求学梦

十年来,深入100多个村组社区,走访收集贫困学子和留守儿童家庭资料近千户,2008年携手深圳南山义工联开创了联合助学模式,资助学生400多名。

老有所养:为孤寡、空巢老人送春风

2007年,为空巢老人王修全修缮破损房子;2011年,参与关怀抗战老兵活动,寻访救助赵亚雄、赖以敏等10多名参与抗日的老战士,为他们申领抗战纪念奖章;2012年,联手雅虎公益,开展“替你看看爹和娘”活动;常年结对帮扶空巢老人和贫困家庭30余户。

只为尊严:让残疾人群感受温暖阳光

3个重点项目:一个是轮椅俱乐部项目,定期将城乡特别是偏僻农村的20多名肢残人士接送集中,逛商场、游公园、爬山唱歌,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第二个项目是由“荆楚楷模”陈梅林牵头的肢残病人居家安养项目,生活护理外,还帮助他们申请特殊困难临时补助金及低保定补。 第三个项目是残疾人身心健康和劳动技能培训项目,支持他们自强不息、自主创业。其中扎气球项目入围团中央全国项目大赛,多次受邀在湖北省公益嘉年华上展示。

牵手“红十字”:重燃生命的希望

义工王雪萍2008年10月20日为重庆女患者捐献自己的骨髓干细胞,湖北省第7例。2008年启动“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介入艾滋病患群体,全力遏制艾滋病在身边泛滥。该项目入围中央文明办“四个一百”优秀项目。

配合市肿瘤医院开展了临终关怀活动、配合血站开展无偿献血服务活动、配合救助站开展流浪人员救助活动,并成立了救助服务队,特别在每年的除夕夜和重要节假日的夜晚,对露宿在街头最贫穷的人群进行关怀。

十年来,义工联举办了10多场次的募捐活动,期间为四川汶川、雅安,为青海玉树的地震灾区募捐20多万元,并组织义工赶赴四川雅安和云南鲁甸灾区进行了现场救援。

2015年6月,我和义工朱丽第一时间赶赴监利参与沉船救援。提交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志愿服务工作综述》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志联会长刘淇批示后,号召全体党员学习湖北志愿精神,大力推进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沉船救援志愿者群体被中宣部当年授予“四个一百”唯一最佳群体。

2017年夏天,湖北发生洪涝灾害,义工联募集1600万元救灾物资,动员2000多名义工,逐一发放到10000余户灾民手中。

2009年,环保工委组织了大型汉江漂流活动,全程监测了汉江荆门段水文情况;2013年11月,和襄阳共展志愿服务队联合启动“衣旧情深”项目,在荆门城区布设100多个点,回收旧衣服环保利用。

近年来,荆门义工联针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设计项目,参与社会创新。找准自己作为NGO作为第三种力量的定位,积极和政府、企业良好合作;倡导随手公益、快乐义工,公益理念从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活动开展从零散型向项目化、专业化发展,今年运作了12个项目;打造学习型的组织和成员,形成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

主持人:10年来,你们踏遍城乡100多个村组,关爱抗战老兵10多名,走访贫困学生200多名,开创了和深圳南山义工联联合助学的模式;并联合各地扶弱助贫,广行善举,成功组织了3万人(次)参与到各类爱心帮扶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聊聊你感动的人和事吗?

严昌筠:1998年春节,我和几位朋友爬黑山,转到中国航天605研究所后山,看到一个废弃的矿洞躺着一位重病老奶奶,身不能动口不能说,听旁人说她是四川的,丈夫矿难死了,捡破烂为生,治不了病回不了家。我趴在她嘴边反复询问,只听出了青柳大队这个地名,还说出了三个儿子的名字。我回家在四川天府论坛发了个帖子,没想到当晚就有了回应,找到这个村,联系到了村主任。第二天,他分散在四川、贵州的三个儿子也找到了。当老人通过我的手机和他的儿子互诉衷肠嚎啕大哭的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举手之劳就使流落荆门三十多年的孤老有了家。体味到全国公益是一家,也感受到互联网的威力!

主持人:这些年来你们帮扶了癌症患者小梅,又帮扶年近九旬体弱多病的老人王修全,以及“最惨农民工”吴启术。可以讲讲帮扶他们的故事以及现在的近况吗?

严昌筠:记得2007年3月的一天,我带着我的孩子在前面竹皮河散步。无意间,发现路边一个破屋子里居然住一对年近九旬、体弱多病的老人。老人家里一贫如洗,仅有的一只灯泡还不亮。通过和老人拉家常,我才知道:这两位相依为命的老人,是半路夫妻,两边都有儿女。儿女们对老人不管不顾不说,居然还拿走了属于老人的救助卡,说是要攒钱给老人买棺材,每月总共只给老人200元生活费。老奶奶眼睛快瞎了,正在做饭,盛菜时,不小心盘子掉到地上,一盘菜都泼了。我看到她蹲下去用手摸摸索索地把菜从地上捧起来,放回盘子里,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这盘和着泥沙的菜。真不知道老人是如何吞下去的!那天下着雨,房子到处漏水。地上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蚊帐上搭着一块塑料布,只能尽量保证床上不湿。我看到这一幕,很震惊,也很心酸。第二天,天一晴,我就召集10多名义工买来油毛毡、石棉瓦、水泥还有黄沙为老人修房子。这哪叫房子?只有单薄的几根檩条支撑着,人都不敢站上去。于是,我们请来专业的瓦工师傅,在他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把瓦全部揭下来,重新铺上油毛毡,先后用三天时间的才将屋顶修好。房子修好了,老人住着我们也放心了。可老人的生活怎么办?接下来,我们与当地居委会的同志一起到老人的子女家做工作。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被拒之门外,多少次被骂:真是多管闲事!无奈中,我们只有请来电视台的朋友对此事进行曝光,老人的子女经不住我们软硬兼施,终于将老人接回了家。老人回家后,我们经常上门看望。去年,老人九十大寿,我联系了30多名义工朋友,买着菜,端了4个火锅,一起为老人过生日,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的院子吸引左邻右舍前来观看祝贺,能在儿子身边接受大家的祝福,老人真的是很高兴!

为自己活着是单调的,只有为别人活着,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活着,生命才会丰富多彩。这是小时候父亲经常教导我的话,我在帮扶中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还有一位也让我牵挂的人,他就是重庆来荆门打工的吴启术。和他结缘,是当时他到处托人要把自己双腿砍了,我觉得很奇怪,就来到他身边。原来8年前,他因建筑施工事故下肢瘫痪,8年来,一个人住在堆满破烂的黑屋子里,靠附近同乡工友你端一碗饭,他给一口菜,艰难度日。我见到他的时候,是2011年5月正热的一天,那时他双腿反复感染溃烂,连骨头都露出来了,而且持续高烧不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我和徐叶青、陈静在一堆破烂中,找到蜷曲在那里蓬头垢面的吴启术。我抓住他的手,又掀开他湿乎乎的被子,赫然看到那还流着脓血的双腿。当我俯在他耳边,问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字一句说:“求求你们,帮我把这两条腿砍了吧!”他的“心声”被我用手机录了下来,不加修饰地发到义工论坛上。义工们纷纷转帖,引起各地网友热烈反响,被大家称作“史上最惨农民工”。在我们的呼吁下,荆门市一家公司承担了吴启术的全部医药费,为他截了肢,从腹部取出土豆大一块胆结石还帮他定制了假肢。在随后的4个月治疗期间,我们厂里很多志愿者每天给他送饭,大家自发排班轮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些行为,被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很多的热心市民,大家纷纷到医院看望,也因此加入了我们的义工队伍。出院后,我们凑钱送他回四川看望老母亲,还为他找到一个工程监理的老本行工作。他干得风生水起,精气神十足。前几天,又去看他,他说刚接到随州一个农田水利工程,兴致勃勃还要和我干一杯呢!

小小的帮扶,就可以让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变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我再次感受到了帮扶的力量!

相对王修全、吴启术这些帮扶对象,我格外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有健全的四肢,大把的年华,每天能起来呼吸到清晨的空气,自由地工作和生活。我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感恩,总有不做“看客”要做“侠客”的冲动。

“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 我们期望拥有无尽的爱和被爱的力量,让每一个活着的人活得有尊严,即使濒死的人也要让他走的安详。

小梅,一位在广东打工的荆门女孩。打工期间,身患癌症,遭到男友的抛弃,回到家乡寻求家人的帮助。但生父丢下1万元钱买断了父女关系,带着继母和弟弟一走了之,杳无音信。亲戚们也是避之不及。坚强的小梅,一边打工,一边化疗,到了癌症晚期,实在做不动了,只能躺在床上茫然等死。一位叫“相逢”的网友得知此事后,联系上了我们,我迅速和义工朋友们展开了“救助小梅”的行动。我们一边排班对她进行24小时护理,一边进企业、上街头进行募捐。我们陪护在她身边,并和她签下生死授权书,誓言照顾到底!2006年5月9日,50多个义工为小梅过了最后一个非同寻常的、有着特殊意义的生日。义工们的爱让小梅充分的感受了人间的温暖,她原谅了父亲和男友,真挚地对大家说:如果我病好了,我也要做一名义工!一个月之后,小梅走了,面带微笑,走得很安祥。我们精心料理了她的后事,并遵照她的遗愿,将没有用完的募捐款替70位沙洋农民买了农村医保。

主持人:我还得知你们依托全球基金防艾项目,对数千名校外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进行了防艾干预,让10多名艾滋病毒感染者得到了关怀。

严昌筠:对那些特殊人群社会上一直有歧视,其实每个人都有活着的尊严,静脉吸毒者基本在看守所、戒毒所进行防艾干预,他们特别稀罕我们过去,走时都充满依恋。男同性恋其实是我们介入最深的群体,在他们qq群长期潜伏,赢得他们信任,物色并训练同伴教员,然后约着在饭馆KTV包房交流,普及防艾知识,最后由同伴教员带头现场抽血进行HIV检验.我们亲手就检验出10名病毒携带者。对这些病人,我们陪伴他们经历崩溃、绝望、消沉、接受最后融入生活全过程。事情很简单,就是陪他们吃饭,一起干活,和他们聊天。

主持人:你在一次的演讲中说过“要让困难群众活得有尊严”,关于这个想法你是怎么规划、一步步去落实的?

严昌筠:其实一直都没有规划,只是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尽量让每个志愿者周围100米都安宁和谐,人们都能有尊严活着。现在不过是通过把活动打造成项目,申请项目资金,吸引政府购买服务,以更专业、规范的方法精准帮扶。

主持人:你做的比较多的就是帮扶困难的群众,每次走访帮扶处在水深火热的人,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严昌筠:可能大家觉得我接触苦难的人比较多吧,其实我就是一个刚刚脱离温饱线的人,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很多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我有能力的就随手帮帮他们,我也只能帮到他们,但假如我的能力增强了,素质提升了,就能帮助到更多人,满足更多阶层的多样化需求,而不仅仅是目前单纯的几个弱势群体。那时候我们的公益就成为了大公益,是真正意义上和谐社会的“粘合剂”、“促进剂”。说到苦难,说到社会问题,回想这些年来我其实并没有很明确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解决了旧的,新的又出现了。或许苦难就像是加诸在人身上的鞭子,是帮助他成长的。但为什么还要做呢?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彰显一种爱,呼召更多的人来奉献爱,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意义所在。

主持人:既然是帮扶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物资,平时这些都是怎么筹划来的,中间有什么心酸的过程吗?

严昌筠: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多年来我们的活动都是AA制。愿意参与的会心甘情愿出这一份钱。至今我们还真没为钱愁过。现在做出一定影响了,能与各种基金会和公益创投机构顺利对接了,各种资源和资金来到面前,自己却没胆承接——苦于没有更多执行团队,苦于团队能力不够。用不好这些钱, 我们不会去刻意接纳。一句话,我们面临的现状是:钱多能力差。

主持人:你说不做看客,只做侠客,你是怎么定义这句话的?

严昌筠:简单比喻:老人倒地,会主动凑过去忙乎,当然用专业的符合受助者需求的手段。其实这句话是凤凰卫视形容我们一位义工陈梅林壮举的,我借用过来了。关于陈梅林的故事,感动中国一点都不过分,新华社采访团6人来采访了4天,百度“护工陈梅林” 网上有很多她事迹。我简单说一下: 2009年4月至今,她一个人肩负着帮扶一位素昧平生、遭遇意外事故截瘫的四川民工冯其良的重担,为此她花光自己的20多万积蓄,还借贷六万多元。记者眼中的她:“在那间出租屋里,陈梅林每天和衣而眠,只要听到冯其良痛苦的呻吟声,睡在隔壁的她便麻利地爬起来给他按摩打针。天不亮,陈梅林就要起床,为冯其良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冯其良经常便秘,陈梅林就用手抠。每天安顿好冯其良,陈梅林还接下附近餐馆洗碗打杂和擦皮鞋的工作,挣一点钱聊补家用,每天就像陀螺一样不停运转。”陈梅林还有其他小伙伴都是和我并肩作战的侠客,从他们身上我每天收获着感动,汲取着前进的力量!

主持人:你是一名国电长源荆门热电电厂的职工,那你是如何兼顾工作和公益之间的关系的?

严昌筠:我以前是单位电视台的记者,领导看我热衷社会活动又调到现在的社区做民调工作,和我做公益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厂连续15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厂里不仅有健全的工会组织关爱职工生活,还有由职工自发组织的荆电爱心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和周边百姓排忧解难,帮扶助困,企业领导定期还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展开走访、调研、慰问,为职工购买保险,举全厂之力不让一个职工掉队。在浓厚家园文化的滋养下,大家伙儿都能安心工作、幸福生活。能有幸工作在这样一个单位,我倍感幸运,也十分珍惜。作为央企,单位不仅每年开展金秋助学、贫困一日捐等活动,还参与到我们依旧情深项目,成立了爱心妈妈工作室,与漳河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将大爱根植职工心田。

主持人:你们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谈谈你们经营家庭的良方,你们互敬互爱的故事。

严昌筠:我妻子赵葳是武汉人,早年随着父母搞三线建设来到荆门热电厂,她是“居家型”的妻子。每逢节假日、双休日期间,我们总是尽量回去看望双方老人,带上一些水果、食物和营养品。岳父母住得近,每周我带孩子陪妻子回娘家,到家了就帮着择菜做饭,热热闹闹吃完每周的团圆饭后,就积极主动地收盘子洗碗,十多年来从没间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非常关注双方老人的身心健康,每当碰上老人有头痛脑热时,总是第一时间放下身边所有事情,带上老人去医院检查和治疗,直至痊愈,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始终在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环境中渡过。

人们常说夫妻关系乃是世界上最亲密最重要的关系,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情时,我们平等相待,共同磋商决定,做到求大同存小异,碰到不顺的事情,互相包容体谅,达成共识。生活中我们坚持勤俭持家,但在双方父母或兄弟姐妹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对于我老在外面做义工,赵葳也是由最初的不太理解而变为倾情相助,她放弃了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繁重的家务、儿子的教育和照顾老人等诸多事情,大多都落在她的肩上。为我和儿子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在爱中长大,孩子也满有爱心,2岁时候就跟着我到处跑,现在自称为“荆门最小的老义工”,作文题材越多,总是学校的范文,今年初一了,也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主持人:2006年你注册了义务服务工作者联合会,开始走上了公益的道路,这几年对于你来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严昌筠:我的收获,一是结交了各行各业大量朋友,谁有什么事大家都来帮忙,如果我病了,病房估计是满的,这个感觉特别好!当然这10多年来,一直没给大家这个机会。还有就是搭建的这个义工平台太好用了,有了这个平台,很多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敢于介入,即便不能彻底解决,也总能有一些好的转变。往往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使社会有所改变,这个获得感是很吸引我的。我也懈怠过、消沉过,但总有一些人会继续带着大伙往前冲,我也就挟裹着,被这股洪流再次激发出热情,跌跌撞撞跑到现在。

主持人:节目到了这里也接近了尾声,严老师最后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严昌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提升了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我知道,这么些年,有无数人在为我祝福加油,特别是那些不幸的、年迈的、垂危的人们,我一次小小的伸手就换来了他们金子般宝贵的祝福(这原本是属于他们儿女的)。这些祝福让我的人生充实而美好,这些年我好像没有遇见过什么难题,自己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我所帮扶的对象也总能得到一些改善,团队也越来越壮大。所以,我希望人人都能像我一样幸福,血液里永远奔涌着不可遏制的激情!

主持人:对生活的心存感激,对生命的心存敬畏,让严老师10年如一日的走在公益的路上,不曾停歇。让我们一起祝福严老师可以帮扶到更多的困难群众,实现他的让困难群众活的有尊严的梦想。同时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大这个庞大的队伍当中,因为中国梦是每个公民的梦。

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佩,在此特别感谢连义纯老师的推荐,感谢主持人王辉老师的转播,谢谢!下次节目再见。

编辑:ghb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