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强力推动了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有机融合,形成了志愿服务的中国特色,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
从2015年至今,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同,激发了人们践行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品牌建设,如今已经成为各地各部门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一批批志愿服务品牌在各地各部门相继形成,社会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越来越高,促进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老伙伴”“相约宅基头”“惠民医盟”“千人帮万家”“七彩爱心屋”“乐邻互助站”等一大批扎根社区、服务民生的特色品牌,是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亮点。坚持多年的南京东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辐射全市,带动了各社区定时、定点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江苏无锡市自2015年6月起,持续开展崇德乐善“一月一主题”公益活动,形成了独特品牌,至今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2万场次,参与志愿者30余万人次,受益市民百万人。
“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是一列国内企业捐赠的健康快车,每年到3个贫困地区、每个地区停留3个月、每年平均治疗3000人,手术成功率在99.9%以上,不仅送光明,还在当地捐建白内障治疗中心、培训医生、捐助医疗设备。截至2016年9月,健康快车已开进18个省市自治区32个地区,共计35站次。
品牌不但增强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还使志愿服务的各种项目长期延续,保证了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提升了志愿服务者的荣誉感。
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各地各部门深感制度保障的重要性,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是深化志愿服务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志愿服务方案》《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为全国志愿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
黑龙江建立的六项相关制度也颇具启发性:全省所有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符合相关条件,都可以自主注册备案、自动获得编号和证书;志愿服务组织利用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自主发布活动信息,为志愿者自主选择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适宜的项目提供了便利;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全要素登记记录,并可以实时查看参与活动信息;依托支持系统的精确记录和大数据处理功能,建立了周讲评、月发布、年测评的考核通报机制;对当年服务时间达到不同程度的志愿者,分别授予1至5星级志愿者荣誉;与中国平安养老黑龙江分公司达成战略协议,为注册的活跃志愿者提供意外、伤残和医疗保险。
志愿服务一旦具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后,其组织、行动、反馈、回报、监督就会步步到位,避免了重形式、走过场、轻质量等弊端的出现。这是很多地方的文明办、志愿服务组织的切身体会。
项目内涵丰富多彩
当今的志愿服务建设,内涵极其丰富,用多元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让志愿服务覆盖全社会,是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达成的共识。
作为雷锋家乡,湖南省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各市州县区成立相应的工作委员会,构建起自上而下统一的管理体系,还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志愿服务基金会,形成了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管理体系。全省注册志愿者达到780万人,注册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团17000多个,建立了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文化服务、“三农”服务、环境保护、心理咨询等6个省级专业志愿服务总队,专业志愿服务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122个县区。
据重庆市江北区绿叶义工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海峰介绍,重庆在全市108所山区小学,开展“梦想100”主题班会,开展科学、艺术、历史“梦想流动课堂”。他们收集山区孩子的梦想,为他们募集梦想礼包、征集梦想伙伴;帮助孩子们做好人生规划,让他们懂得脚踏实地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每一天。他们已经走遍全市所有区县,开展主题活动1800多场次,送出梦想礼包2万个,结对梦想伙伴3000个。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一直把水源地的水生态保护作为重大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站。他们制定项目长远规划,建立“总队+专业分队”的志愿服务体系,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爱心融春水、热血化碧涛,接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主题活动,涌现出以“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江雨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志愿者。
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化常态化,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开展时间还不长,一些关键环节仍比较薄弱,一些基础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据中央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加大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力度,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真正做到基层;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步伐,为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健全完善嘉许激励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编辑:徐建华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