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中国志愿服务元年算起,志愿服务在我国已走过10年历程。其间,从2012年开始,专业志愿服务开始崭露头角。
2017年,《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由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中国慈善发展蓝皮书的志愿服务指数调研(2013年~2017年)发现:参与专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占全部志愿者的比率,从2013年的1%提升到2017年的21.7%,专业志愿服务在我国的上升趋势格外明显。
如果说互联网是从技术层面为公益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那么,专业志愿服务则是从人为层面为公益行业创造了全新价值。
《中国专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显示,在2017年约有1400多万名活跃志愿者,通过公益组织参与了专业志愿服务,他们为社会提供服务时间4亿多小时,相当于为社会部门提供近22万名全职专业人员无偿服务一年,贡献公平市场服务价值约650亿元。
前不久,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等共同在河北固安举办了全球专业志愿联盟第四届亚太区峰会。与会专家均表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去年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都赋予了专业志愿服务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和新的使命,专业志愿服务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可期。
专业志愿服务正以其特有的能量,为今天的公益行业带来全新的创想图景。
固安志愿者用专业技能为孩子们提供服务(受访者供图)
【新动能】
在公益领域日益强调规模化、高效化的今天,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公益的传统认知,也赋予公益全新的动能,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在公益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中,专业志愿服务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指出,相比于常规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在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提升社会影响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如农村电商培训项目,过去三年,我们联合一批专业志愿者对全国7个省的12000个村展开了电商培训,电商培训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汤敏表示。
一直以来,公益领域的农村电商培训项目数不胜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友成又是如何做到70%成功率的?汤敏表示:“我们在进行基础培训之后,还要展开三个月到半年的伴随式培训。志愿者与接受培训的电商通过不断互动,随时传授一些新的专业知识,由他们伴随年轻的电商共同成长,这一创新举动对培训成功至关重要。”
正是得益于对专业志愿服务的潜力挖掘、方法优化,友成基金会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志愿服务模式,并开始了横向输出的进程,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农民工工匠培训计划……随之有序展开。
不仅在传统领域的潜能得到释放,专业志愿服务在新兴领域也迸发出新的活力。比如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的义利99项目,这是专业志愿服务破天荒地向金融领域展开渗透——对A股上市公司展开社会价值评估,仅在2018年,就有来自中外的99位专家、53家机构、35位专业大学生为项目提供了专业志愿服务。强大的专业志愿服务力量为项目创造了4项全球首例,首次建成上市公司社会价值评估模型、首次发布“义利99”排行榜、首次编制了社会价值股票指数、首次发布上市公司社会价值评级,影响力可谓空前。
专业志愿服务还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以固安新城为例,伴随固安产业新城建设,与之高效匹配的一套志愿服务模式也随之而生,并演化为志愿之城、志愿大学、志愿固安专项基金有机融合的“一城、一校、一基金”发展脉络,为打造专业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营机制,实现新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专业志愿服务还为满足个性需求创造了无限可能。淘宝的四个“店小二”通过专业特长,对信息页面进行无障碍优化改造,最终实现1.6万视障人士开店,27万视障人士享受了购物乐趣,改变了1300万人的购物不便,而这四个小伙伴的初衷仅仅是缘于一个盲人商家向客服的吐槽。由此可见,实现个别需求向共性需求转化,也是专业志愿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
此外,专业志愿服务在促进中外交流、央企“走出去”层面也是一展作为。“国际(斯里兰卡)太极培训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为中国国术在斯里兰卡的推广拓展了宣传渠道,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中国电建“走出去”通过海外志愿服务行动,发挥企业工程规划、技术专长,为企业与属地共赢做出新的探索。
显然,今天的专业志愿服务,正在从传统公益升级、横向领域拓展、纵向需求深化等各个层面,为公益动能转换绘就全新的坐标图。
【新主张】
为了更好地释放专业志愿服务的公益潜能,与会期间,业内人士纷纷发表见解主张,力求为专业志愿服务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以往,专业志愿服务的岗位匹配和运营方式略显粗放,这让专业志愿服务的价值大打折扣。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零慧认为,要让专业志愿者更好地发挥专长,公益组织先要提升专业管理能力。
“前期要甄别受助者需求和志愿者动机,与专业志愿者达成价值认同。后期要实现专业志愿者能力与项目精准匹配,最大化发挥志愿者专长。”零慧如是说道,“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用到央视主持人做志愿者,那么你的灯服化道效乃至台词的撰写都要准确到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他的主持能力。”
友成基金会的“青椒计划”,就是力求做到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匹配专业志愿者最擅长的技能。来自北师大和华师大的专家只做他们最擅长的课程设计,课程助教则由互联网素养高、一线经验丰富的优秀学员担任,采用的平台是最专业技术平台——沪江网旗下的实时教育互动软件CCtalk。
即使在同一环节,也力求匹配精准。比如课程设计环节,北师大教育学部的老师做课程研发,而华师大老师则做其更擅长的课程微认证设计。青椒计划实施一年来,直接受益人有51128名乡村教师,间接受益人超过100万名乡村学校的学生。
在公益组织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培养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所在。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翟雁表示,专业志愿服务由早期个人服务个人的C2C模式,到组织化帮扶的B2C模式,已经发展成今天的B2B智慧型服务模式,这对人才的需求格外强烈。为此,由惠泽人志愿服务中心发起,联合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固安华夏志愿服务会共同创办了i志愿大学,开展志愿服务教育。
“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的责任领袖,让一部分人先志愿起来,最终实现人人乐于志愿的美好社会。”翟雁说。
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也认为,今天的专业志愿服务领域急需培养核心人才,使其具备五种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的自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执行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少平表示,专业化是未来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必然要求,不仅公益组织要提高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专业志愿者更需要提升素质、技能等综合水平。
他认为,在专业化之外,规范化、精准化对专业志愿未来发展也尤为必要:要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审核、培训、调配、评估等志愿服务流程,并根据志愿者的专长、服务意向、服务区域、服务时间等进行分类,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同时,利用互联网、智能化的智慧管理模式,让社会和志愿者快捷有效地认购志愿项目和参与公益活动,实现精准菜单式志愿服务。
“我们要未雨绸缪,以规范、专业、精准的专业志愿服务适应未来社会,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张少平说。
【新生态】
新动能挖掘、专业能力提升、核心人才培养,这些话题的最终指向,则是专业志愿服务的生态建设。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专业志愿服务生态,已是业界广泛共识。
黄浩明表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志愿服务生态雏形已经显现,平台、信任、标准、机制、人才等生态支柱体系都在有序建构。
他指出,在生态构建过程中,机制建设和分类管理是关键所在。在他看来,机制建设有四种模式: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资助;社会组织主导,政府支持;企业主导,政府和社会组织配套;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共治。分类管理则可采取3+1模式:一是成立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倡导理念,制定标准;二是成立专业志愿服务机构,比如专门针对环保、儿童、老人等的社会组织;三是建立社区组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支持机构,包括研究机构、智库、媒体、政策支持机构等。
专业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态势,促使其生态建设也开始了提速进程。以标准建设为例,峰会发布的《中国专业志愿服务基线标准》,是3.0版标准。1.0版标准建设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直至2015年才正式发布,用时10年;2.0版去年发布,用时2年;在经过不断实践和优化,由2.0升级到今天的3.0版,仅仅用时1年,其提速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再以平台建设为例,阿里“码上公益”平台,2017年10月对外发布后,仅仅一年,就有2000多名爱心极客注册成为志愿者,112家公益机构入驻,专业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38小时,间接受益人达到2000多万。“蚂蚁公益设计”平台同样是仅仅一年,就有3600多人注册成为蚂蚁公益设计师,涵盖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插画设计、环境艺术、视觉设计等各个专业领域,对接各类公益项目。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态环境,如何进一步推进企业专业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张少平认为:一是建全激励机制,要定期表彰和逐级推荐,建立专业志愿服务工时档案等。二是完善活动组织,使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不断创新。三是加强组织培训,企业公民委员会正计划对企业专业志愿者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认证。四是促进广泛参与,创新动员方式,增进价值认同,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五是注重工作协同,通过科学组织,整合资源,共享经验和成果,提升专业志愿服务价值。
新动能,新主张,新生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今天的专业志愿服务正在空前机遇中提速前行,也将正能量的传递加速推进。其不断呈现的价值创举,不断绘就的公益蓝图,也让人们对专业志愿服务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间。
编辑:刘建柱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