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张罗相亲活动,刘宇熙都很头疼。作为宁波市福明街道团工委书记,她每年都会组织三四次相亲活动,“但是来相亲的男生太少了,往往找到100个女生,男生只有50人。”
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也是她遇到的难题。“我们也组织过大型相亲交友活动,可是男女嘉宾能‘对上眼’的实在不多”。刘宇熙说。
一次她和年轻人交流时,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了出来——试试深度相亲交友。今年4月,通过单位报名、问卷调查和条件匹配,他们选出了12对男女嘉宾参加了两天一夜的相亲活动。捡鸭蛋、抓鱼、点心制作、烧烤……一下子让年轻人拉近了距离。
“还可以让双方观察彼此做家务的能力、性格和价值观,以此判断彼此是否适合,12对男女嘉宾现场相亲成功3对。”刘宇熙介绍,这个项目已成为宁波市江东“淘·青年”综合服务站14项志愿服务项目之一。
目前,宁波市已构建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志愿者协会体系,全市现有10个县(市)区志愿者指导中心、196个乡镇(街道)志愿服务站、1125个社区(村)志愿者之家。在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上登记注册的共有550143名志愿者,1471个志愿服务组织。
“小娘舅”和“老娘舅”齐上阵
都说“老娘舅”善于调解纠纷,“80后小娘舅”屠昱也是一把好手。这位宁波东城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曾接到过一个棘手的事情。
两年前,住在该社区的一位大姐很苦恼,原因是楼下水产店的冰库经常产生噪音,打扰了一家人的休息。水产店老板采取了措施但不管用,一来二去邻里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两家还为此还闹了不愉快。
“我找来环保专业志愿者陈珉帮忙。”屠昱说,通过现场调查,他们发现问题并不简单,噪音来自机器与房屋共振。他当场开出“药方”进行改造,没花多少钱就彻底解决了问题。
与人民调解员相比,这群“小娘舅”最大的优势是“专业”,屠昱本人就是法律科班出身,在调解的过程中有专业优势。他所在的“小娘舅握握团”里有法律、教育、心理咨询、计算机、金融、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志愿者,根据需要直接从人才库调取。
目前,“小娘舅握握团”成员参加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2000小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成功率达98%。他们还推出了宁波首个专业调解类志愿服务网站“小娘舅云在线”和微信公众号,尝试在线受理、调解和化解矛盾。
在丹顶鹤社区,一群热心的“老娘舅”成为社区的“金字招牌”。别着党徽,带着老花镜,81岁的郑小毛从2011年开始,只要没事就在社区捡狗粪。
“一只大狗的粪便是二两半,中型犬的是一两半,小狗是半两。”有一段时间他对狗粪便特别“着迷”,用塑料袋捡回家之后还要称重,一天捡下来就有六七斤,“这些粪便我做成一包包种花的肥料,免费送给社区居民。”
与郑小毛一样,今年83岁的陈国荣是该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从企业退休后就一直从事公益活动。陈国荣说,这些年他一共向爱心基金会捐了近两万元。
社区工作人员陈红丽告诉记者,社区开设了“爱心超市、裁剪小店、健康驿站、花草医院、货郎铺子、工具小屋”6个工作室,这些项目由社区的老年志愿者来负责,并纳入了江东志愿者协会。
让小众志愿活动大众化
“跷起前轮定住,然后慢慢地下。”日前,在江北区恰如家养老助残爱心服务中心,志愿者朱宇杰正在给脊髓损伤患者做辅导。
这个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7年前突然患上了脊髓炎,导致下身行动不便,原本开朗的他像变了一个人。“父母为了让我出门,搬家就搬了4次。”朱宇杰说,那时的自己不愿和别人说话,整天在家玩游戏。“后来残联和团委打电话给我,让我参加这里的活动。”朱宇杰回忆。
2014年他参加一期培训结束后,一名伤友开车将朱宇杰送回了家,看着他熟练地操作汽车,朱宇杰心动了,也萌生了考驾照的念头。第二天,朱宇杰就拉着其他8个伤友去驾校报了名。
控制刹车,利用油门加速,把控方向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朱宇杰拿到了C5驾照(准驾车型为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后来,他常常约上三五个朋友外出自驾游,10月还约了几名伤友去北京玩。
“以前做什么事都要父母陪着。”朱宇杰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独立生活。
如今,朱宇杰成了常驻恰如家的一名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轮椅使用、烹饪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海曙区是宁波的老城区,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不少年轻人自发组织了读书会。天一青年读书会负责人郑诚告诉记者:“我们刚开始是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年轻人在一起读读书,聊聊宁波的历史,充实一下自己。”在宁波医院从事人事工作的他,闲暇时间喜欢看书。
今年4月20日世界读书日前,天一青年读书会组织了一场“阅读占领地铁”活动。他们找到团海曙区委,团区委帮着他们联系了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团委。“我们选择在晚上开展活动,乘客不是很多的时段,56个会员分成8组,分别在3个车厢阅读。”郑诚介绍,“很多人觉得我们作秀,一个小时看不了多少书,但我们想用这种方式呼吁人们多读书,当时有不少小朋友也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
团海曙区委副书记曹小波介绍,团区委直接联系的读书会一共有16家,团组织给公益组织提供免费场地,提升文化氛围,引导年轻人提升理性思维能力。
整合社会力量实现自发共治
个子不高,身体壮实,外号叫“大饼”,33岁的全纪丙是宁波海曙区四明户外应急救援队的队长,“我们是本地的民间救援队伍,面向的是宁波全市各个区”。
今年中秋节前后,台风“莫兰蒂”给宁波带来强降雨,导致不少地方出现内涝。全纪丙和队员们参与救援时发现,鄞州区东桥镇有地方水深及膝盖,不少小区居民出行不便,他们就驾驶冲锋舟为当地居民免费摆渡。
“我们救灾时的皮卡车,平时不允许进入市区,团市委的工作人员就帮我们与交管部门进行协调,能在市区畅通无阻地救灾。”“大饼”直言,“团组织很难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支持,年轻人也很好说话,我们非常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2015年12月,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宁波市应急救援志愿者联盟,全市10个民间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的113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该联盟作为全市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的联动平台,发挥着统筹协调、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作用。
在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旦旦看来:“像‘大饼’他们这样的本土团队基本可以实现自我造血了,我们就通过各种方式帮他们争取更多的信息和便利。”
宁波的老外滩是当地的地标,在这里团市委设立了志愿枢纽站,是区域内集志愿资源统筹、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线下体验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专门阵地。
90后周倩倩是这里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1个团队入驻老外滩枢纽站。“我们发现老年人很容易成为金融诈骗的对象,可是他们有很强的理财需求,江北团组织就和当地邮储银行合作,派志愿者进社区给老年人讲解理财知识。”周倩倩介绍。9月22日,安心金融志愿者服务队进入区里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开展理财课,但有一个原则——“志愿者不能在课堂上打广告”。
周倩倩介绍,江北区志愿者协会形成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志愿者,其中有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是由公检法系统退休人员组成的,对江北区域内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进行关爱。“可别小看老年志愿者。”周倩倩说,他们的特点就是做事非常负责,还策划开展了预防青少年溺水的项目,效果非常明显,今年的事故发生率比往年降低了。
张旦旦说:“我们鼓励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志愿文化能温暖宁波这座城市。”
编辑:徐建华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