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包括非洲5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在内的约32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与此同时,经过层层选拔的69名北京大学志愿者也与来自北京32所高校的250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各条战线上。从城市采访到志愿者宣传报道,从酒店咨询台到证件发放处,北大志愿者承担了3个业务口5个一级岗位的工作,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4500余小时,工作风采和志愿事迹被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北京大学志愿服务团队用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理念,用微笑打造最美像素,用奉献描绘青春群像,共同助力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
北大志愿者合影
新闻中心志愿者入场
优中选优,集中培训,打造精英志愿团队
5月底,“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大学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来自全校31个院系的逾百名同学报名参与,校团委严格遵循“100%为党团员,100%参与过大型赛会志愿服务,100%为实名注册志愿者”的要求,选拔了69名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素养突出、志愿经历丰富的优秀志愿者,组建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大学志愿者团队。
8月18日至21日,由校团委副书记王一涵担任领队,北大69名志愿者在团市委等各部门的组织下,前往昌平区参加集中强化培训。培训期间,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黄浩代表全体志愿者发言,表达了青年志愿者们为此次峰会奉献力量的决心和承诺。经过礼仪、文化、急救等项目的封闭式培训,志愿者们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了此次“中非合作论坛”的重大意义,充分提升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政治与文化素养,为即将到来的志愿服务工作积蓄力量、做足准备。
志愿者代表黄浩发言
积极备战,时刻待命,彰显青年志愿精神
从前期演练到正式上岗,北大志愿者时刻保持积极备战状态,一丝不苟地提供高水平、规范化的服务,有条不紊地应对解决各种突发情况,用实际行动响应“青年服务国家”的时代倡议。
8月27日,在峰会新闻中心进行了论坛正式启动前的全部环节彩排。北京大学各志愿者小组的组长来到新闻中心现场全面了解工作细节,演练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可能情况,同时细化组内工作安排。所有志愿者自8月28日起,连续8天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前往新闻中心进行工作。9月2日起,为了全方位服务大会媒体记者,北大志愿者连续3天在清晨6点钟从学校集结出发,在新闻中心坚守岗位至深夜零点。“竭诚付出,无私奉献”的信念时刻鼓舞着每一位志愿者,每一道勤恳踏实的工作身影,都诉说着无声但庄重的青春承诺。
北大部分志愿者合影
各尽其职,服务国家,展示青年志愿风采
媒体取证中心是媒体朋友参加峰会的第一站,媒体取证小分队的北大志愿者成了新闻中心的首张“名片”。面带微笑、细致查验,北大志愿者耐心细致,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环节。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背后,却是北大同学们的努力付出与精益求精。为了让发证工作更加高效有序,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博士生高云峰、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孙博爱指导大家将证件按姓名首字母或媒体单位有序排放,并用自创系绳法分组打包整理。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北大同学也能泰然处之。有媒体记者在发车前3分钟仍无法找到大巴车位置,在取证中心外焦急万分,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健发现后立即上前安抚其情绪并亲自将其送至大巴车。外宾们接过媒体包时的连声感谢,离开取证中心时的示意与微笑,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与赞赏。
媒体取证中心志愿者合影
在媒体酒店咨询岗位上,临床医学院2016级博士生王林和政府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李闻笛在夜里两点多接待来自非洲某国的外宾,两人不仅热情接待了外宾,还为他们解决了入住、第二天行程安排等问题。李闻笛帮助外宾下载了实时对话翻译软件,外宾们连连称赞中国的科技发展。王林在得知三位外宾舟车劳顿一直没赶上吃饭的情况下,立刻打开外卖app,在仔细询问外宾的口味、饮食忌口、宗教习俗之后,利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为外宾点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夜宵。吃饭交流间隙,在得知两个人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志愿者之后,外宾们更是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
酒店咨询台志愿者为非洲记者查询酒店信息
城市采访组的志愿者们陪同中外记者游遍京城,在向世界各地的来宾介绍中国科技与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为我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朱秋洁在采访中听到两位非洲记者表示华为手机、微信等中国科技产品已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也感受到无比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重任。”朱秋洁如是说道。
城市采访志愿者协助记者采访
除此之外,在本次峰会中,北大志愿者还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9月4日召开的“中非携手抗艾 共享美好未来”主题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与各国元首夫人共同展望中非青年抗艾前景。8名北京大学志愿者承担了本次会议场内外的礼宾引导服务。他们在20天内经历了两次专业礼仪培训和三次上岗演练,会议当天,从佩戴红丝带到引导入场,一项项工作井然有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北大青年的良好风貌。
礼仪志愿者列队欢迎嘉宾
志愿者之家后勤组或许是任务最繁杂、却露脸最少的一群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轮岗休息的志愿者们做好后勤保障,同时负责维持休息区域秩序。从运输物资到清洁卫生,从筹办生日会到制作照片墙,无处不是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前沿交叉学院2017级博士生沙梦吟每天多次往返于楼层间运输大批物资,“即便不能奋战在一线,我们也十分清楚自己工作的分量和身为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再苦再累,我们都义无反顾。”沙梦吟寥寥数语,道出组员们共同的心声,鼓励着所有北大志愿者坚守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坚持到工作的最后一刻。
志愿者之家后勤组运输物资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说,“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从古朴苍翠的燕园,到流光溢彩的会议中心,北大青年始终奋战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志愿服务工作第一线。他们牢记总书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嘱托,在工作中苦练本领,在服务中培育品格,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北大人“勇担青春报国志,争做圆梦新一代”的远大抱负,向世界展示属于北大青年的志愿风采,让激情澎波的青春之梦绽放在时代潮头!
编辑:刘建柱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