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心存大爱 甘做微尘——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扫描

 时间:2017-12-14 11:48:55来源:山西日报

在全省各地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春运中的车站、上下班高峰期的街头,还是为老人服务的社区活动室,忙碌的医院门诊大厅,总能看到他们可爱的身影。他们关怀空巢老人、义务植树、绿色助学……用微小的力量开展着民间的“爱心接力”,他们就是我省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他们用真心和热情,为全省文明创建添砖加瓦。   今年7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在全省开展了宣传推选“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和“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等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100名优秀志愿者、5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5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45个优秀志愿服务社区、50名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最终当选。本报今日推出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亮点报道,为志愿者们的付出点赞。

郭丽平:志愿服务 道援天下

雁门关外、长城脚下、古老朔州,有一群当代国学志愿者,他们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培育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志愿献爱心,书香进万家,以“十百千万”为旗帜,以“家庭国学”为基点,发展双亲事业,树立良好家风。启动“快乐妈妈·责任爸爸·经典宝宝”书香家庭建设,感染、带动广大市民自觉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志愿服务,有花也暗香;道援天下,无名亦自芳。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志愿者是朔州市国学研究会现任会长郭丽平。

作为朔州国学研究会的主要决策者之一,郭丽平八年如一日,组织了2010年之后的历届“广场晨诵”(一年一期,一期30天)、“儒学周会”(周六上午会讲两小时)、“周末诵经”(周日下午诵读两小时)、“汉服吟诗”(每年端午、重阳节汉服吟诗会)活动。八年来,她义务授课5000节,直接影响带动1000多个家庭参与国学学习。“力行近乎仁”,在不自觉状态中,她用自己的行为展示着国学文化德目中的核心价值“仁”。

“志愿服务、道援天下”,与一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不同,郭丽平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在了民族公共文化复兴事业上,把自己的人生书写在了建设千万书香家庭之上。月月开展活动,周周主持会议,天天坚持学习。虽然家庭、工作、学习、事业各种事情应接不暇,但她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国学文化德目中的核心价值。

工作上她尽职尽责,事业上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活上她更是家里的中流砥柱。对待长辈,孝字当头,和颜悦色;对待丈夫,任劳任怨,和顺体贴;对待孩子,严慈相济,亦亲亦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国学文化德目中的核心价值“慈”。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郭丽平默默奉献、默默承受、默默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志愿者的大爱无疆,诠释着中国文化的优秀品质。

潘春虎:及人之老 及人之幼

他是一名修锁配钥匙的行家里手,更是当地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领军人物。扶贫助残的各种公益活动少不了他的积极参与,救死扶伤的危急时刻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以平凡而闪光的行动,演绎着当代青年人的“雷锋情结”。

他就是稷山县居民潘春虎。2008年回乡创业的潘春虎,从事开锁、修锁、换锁的工作,期间他联合几名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发起、组建成立了稷山县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他本人带头对老年人、残疾人义务修锁,并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人免费服务。至此以后春虎把学雷锋做好事当做他人生大事坚持到了现在。

潘春虎虽然是个普通个体户锁匠,但他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铭记在心,并且把尊老爱幼付诸行动。2013年8月12日,稷山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夹杂着冰雹倾盆而降,正在店里工作的潘春虎,看见一位老人摇摇晃晃的,不带任何雨具在大雨中踽踽而行,随时都有跌倒的危险,春虎没有多想,立即跑到雨中把老人扶到店内避雨,并找出自己的干净衣服,给老人换上,又给老人倒了一杯热茶暖身子,雨停之后,春虎又亲自搀扶着老人把他送回了家。

潘春虎自觉学雷锋、做雷锋,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带头参与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纪念抗战七十周年期间,开展促使抗战老兵实现大团圆的志愿服务活动。他还替困难老人追回被不法商贩骗取的血汗钱;在公共客车上不顾个人安危和窃贼周旋,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大雨中帮助受困老人等。

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虽小,但一桩桩、一件件累积在一起,就能汇集成一股股滋养心灵的暖流。这种善的热度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接力传递,就能产生强大的能量,形成社会和谐与善行之风。

杨迎久:孝悌之至 无所不通

在灵丘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秉承“奉献爱心,自发自愿,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宗旨,奔走在灵丘县的各个角落。他们多渠道传播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关爱孤寡老人,扶危济困,创办德贤爱心公益超市……他们就是杨迎久创办的德贤文化爱心团。

杨迎久是当地一名普通群众,他在多次参加传统文化论坛后,深感传统文化要想走向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必要建立一个正能量的团队。没想到他的提议得到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于2014年4月组建了灵丘县德贤传统文化爱心团。

“孝悌之至,无所不通”,这是杨迎久的口头禅,也是他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杨迎久自组建德贤文化爱心团以来,在青少年宫国学班举办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10场,自2015年来累计向学校、幼儿园捐赠《弟子规》等书籍2万多册及其他挂图600多张、德育光碟1000多张。他们不定期组织爱心团成员深入社区、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各乡村孤寡户家中为老人理发、剪指甲、整理被褥、表演节目等。他们还将民众闲置衣物进行统一回收,经爱心团义工分拣、消毒,向县域各乡镇发放,帮助困难群众。2017年3月,德贤爱心公益超市开张营业,多管齐下,广泛筹措社会资金,其全部盈利列入社会公益支出。

此外,爱心团全面配合政府各项工作,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动员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带领团队到灵丘县白南堡、王湾、上梭等50多个村庄开展活动,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免费理发洗衣,发放白面大米、方便面、糖果等。

3年来,爱心团在杨迎久的带领下,坚持不懈地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道德正能量,凝聚各方之力,全力做好公益事业,义工团体越来越大,参与进来的社会层面也越来越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李炼采写)

 

编辑:徐建华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