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塘桥:志愿服务 从打开大门到打开心扉

 时间:2017-11-09 11:25:37来源:新华网

人人享有公益,人人参与公益,正在成为上海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一个特色。约有8万常住人口的塘桥街道,每年常态化的志愿活动5000多场,参与志愿者8000多人。通过志愿服务线上对接平台“塘桥公益”,居民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提供各类帮助的志愿者。

从相见到相识,打开家门也打开了心门

在不少城市社区,邻里“相见不相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于老年人来说,陌生的邻里关系往往意味着孤单的晚年生活。

60多岁的王解珍住在塘桥街道龙园社区,作为志愿者,她开放了自家客厅作为小区的“睦邻点”,每个月都在家里组织几次活动。上了年纪的邻居们带上自制的赤豆馅南瓜饼、鲜肉月饼等点心,聚在一起聊天解闷。

王解珍之子张琪说,母亲2008年搬到塘桥,刚来的时候,邻里都不认识,挺孤单的。“现在每个月邻居们固定聚会几次,母亲心情愉快了,精神也有了慰藉。”

“谁有烦恼大家解,谁有困难大家帮,好吃的东西大家尝,好听的歌儿经常唱”,王解珍编了一段顺口溜,希望把睦邻点建成大家的“精神家园”。

塘桥街道有70个小区,像这样的睦邻点有约50个。“睦邻点创办的初衷是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照顾服务。”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洪明表示,很多睦邻点被设在了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家里,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打扫卫生、做家务,跟老人们聊天。

塘桥街道8万多居民中,老人有1万6千多名。除了睦邻点,塘桥还推出了“敬老星期二”“普法敬老进社区”“阿拉老帮友”等系列活动服务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失独家庭。

从受惠到投身,志愿服务惠及更多居民

随着活动的开展,塘桥街道联合辖区单位、驻区部队,让志愿服务惠及白领、小朋友和年轻父母等更多群体。

位于塘桥街道的陆家嘴软件园,有3万多名员工。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塘桥街道联合浦东交警,让员工现场体验酒精测试。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让大家了解酒精对驾驶员的影响,交警还带来了“醉酒眼镜”。

年轻的父母缺乏经验,照顾小孩时往往手忙脚乱。塘桥街道联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起,为他们普及儿保知识,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开展了“儿童喂养讲座”“儿童常见病中医理疗”等多场活动。

最近几个周末,陆家嘴软件园的员工刘萍经常和同事一起,去儿童医学中心的爱心屋为生病的孩子讲故事。受惠于志愿活动,继而投身于志愿活动,这就是塘桥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数据显示,塘桥社区每年常态化的志愿活动5000多场,参与的志愿者8000多人。志愿者所擅长的技能、愿意提供的服务等信息都被录入数据库中,依托于这些后台数据,塘桥推出了孝亲岗、睦邻岗、平安岗等12个岗位,为居民参与志愿活动提供便利。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志愿服务四处开花

“我有一技之长,愿意为大家服务。”70岁的葛佳渝退休前是个律师,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很多志愿者的心声。如果说之前的志愿活动很多都是在社区“自上而下”的组织下进行的,现在居民开始成立“自治”的公益团体。

“社区居民的案子,很多律师不愿意接,因为标的小,律师费很低。”葛佳渝与六位志愿者一起,组成了社区法律服务室,每周一下午轮流值班,接待居民咨询。

刘女士老伴成了植物人躺在医院,家里又因为监护权和房产问题起了纠纷。“突然就慌了,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这时候哪怕有一个人能说说话都很宽慰。服务室的律师很专业,他们帮我把事情理一理,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

被人拖欠3万元债务不还,何先生前来咨询如何追回欠款;老人们来服务室,希望为他们代书和见证遗嘱……几年下来,法律服务室已经接待了上千名咨询者。

类似的组织在塘桥还有很多。居民发挥所长,成立书法协会、文艺协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针对大家遇到的物业、环境管理纠纷,社区成立了“戴老师议事厅”“物业党建联建”等一批自治志愿组织,推动问题协商解决。(记者杜康)

编辑:徐建华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