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遵义会议纪念馆游人如织,旅游秩序井然。人群中,身穿印有“遵义义工”字样红马甲的志愿者,或配合交警疏导交通,或为游客引路、提供免费茶水、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志愿者热心服务的画面成为了独特的人文风景。
“您要去红军烈士陵园吗?从这里走还有一段路。要不我帮您拿点行李,带您过去吧。”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口遇到了来自上海的胡伟松老俩口问路,志愿者林怡在征得胡伟松的同意后,接过老人拎着的包,带着老俩口朝红军烈士陵园的方向走去。
在近二十分钟的路程中,林怡向两位老人介绍着遵义的历史文化和景区周边的吃住购等情况。到了红军烈士陵园门口,林怡找到了在附近服务的志愿者周涛,请他带两位老人继续参观。
正准备离开,胡伟松拉住了林怡和周涛:“你们的志愿服务太周到了!来,我们合个影,我要把照片发给儿女们,好让他们放心。”
第一次在景区当志愿者就得到了游客的肯定,林怡满是自豪。林怡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每年回遵义一次。上个月回遵义探亲,发现家乡变化很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得知变化源于遵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林怡也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在休假期间为家乡发展尽自己一份力。
和林怡一起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周边开展志愿服务的还有红花岗区100多名志愿者。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遵义市数千名志愿者在景区值守,着眼细节之处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编辑:徐建华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