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00多位社区志愿者守护家园

 时间:2017-09-29 14:40:24来源:北京晚报

lhyu7928_b.jpg

王崇德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搬到停车区域。

在西城区德胜街道辖区内,总共有52条背街小巷,经过半年来的治理,小巷、胡同面貌一新,违建、开墙打洞、交通拥堵、卫生脏乱等诸多问题都解决了。在这些背街小巷中,有700多位来自德胜街道各社区的志愿者,他们为街道对背街小巷治理后的管理发挥了哪些作用,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管理不能只靠执法

曾经,德胜地区的滨河路的环境一直让周边居民头疼:河水洗车、随地大小便……在诸多问题中,乱停车辆常使交通发生拥堵,是周边居民们意见最大的。为此,各相关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执法力度也很大,但执法之后,问题又经常反复,成了老大难问题。

街道城管科科长李振波谈到这些问题时告诉记者,他们意识到,治理这些乱象仅靠行政执法和干预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个“软硬结合”的办法才行。“在平常通过日常劝导,逐渐扭转人们的意识,提高素质,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环节。”

很快,德胜街道联系到了环保公益组织绿色啄木鸟,通过社会招募方式,为滨河路增添了3位志愿者。李振波说,严格执法加上志愿者们对不文明行为的劝阻,滨河路的乱象得到了治理,整个街巷的面貌大有改观。

“我们把滨河路的志愿者劝导模式,直接引入到了德胜街道的23个社区,志愿者的来源,也都是我们的广大居民。”在对整个辖区进行治理的同时,德胜街道借鉴了治理滨河路的经验,背街小巷治理成绩的巩固,确实需要热心志愿者。

社区居民热情参与

最初,滨河路的志愿者仅有3人,如今整个德胜街道辖区内,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730人,其中六七十岁的老人占了大多数,志愿者平日该做些什么,如何发现、劝导不文明行为,老人们虽有热心,可是怎么做,大家心里也没底。

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会长王涛介绍说,最初,街道联合绿色啄木鸟公益组织,将招募志愿者的招募牌送达了街道所有社区,在这23个社区中,有200多位居民志愿报名。随后由公益组织骨干,对报名的热心居民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比如在整治背街小巷中,哪些情况需要志愿者进行劝导,如何发现问题甚至预见问题,劝导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使用什么样的语气等等。在进行培训后,志愿者骨干会带着新志愿者们进行实践,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内容就掌握得比较全面了。

王涛回忆,在居民们逐渐熟悉这支志愿者队伍后,第二批志愿者招募时,热心志愿者来了300多人,在进行志愿者培训时,一次最多能来80多位,甚至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都坐不下了,后来的培训就到了各个社区,如今街道辖区内的志愿者已经增加到了730人。

记者了解到,在德胜街道的十大工作体系中,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是其中一个环节,体系中志愿者服务内容,则是以背街小巷治理“十有十无”的要求为模板,进行了细化,诸如劝阻车辆乱停乱放、劝阻垃圾随意堆放等等。在每条街巷的志愿者团队当中,还产生一位志愿者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会与街巷长紧密沟通,如此志愿者体系与街巷长制度融合到了一起。

李振波除了是城管科科长外,也肩负着弘慈巷街巷长一职,谈起志愿者,他的感触是,志愿者就像是整治背街小巷后期管理的润滑剂,让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更加紧密了。

劝导工作从难到易

今年67岁的王崇德,家住德外大街东社区,整个社区的志愿者有40多位,老王是负责人,志愿者们按照排班顺序,轮流在弘慈巷进行日常巡视。

周日记者见到了老王,尽管志愿者在周末不排班,但他还是保持着周末巡视的习惯,每天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走在弘慈巷的老王,头戴一顶小红帽,身上穿着有志愿者标识的白色外衣,一手拿着木头夹子,一手拿着一个塑料袋。老王说,这身“行头”在巡视时一样都不能少。

“师傅,您这自行车,一会儿还骑吗?要是还用我就在这帮您看一会儿。”巡视过程当中,有人把共享单车随意放在了社区门口,老王的劝导方式并不生硬,一句挺暖心的话倒让对方有点不好意思了。弘慈巷街两侧的便道上,有多个共享单车停车区域,整条小巷里瞅不见乱停的共享单车,所有车辆都整齐地码放在停车区域内。

王崇德回忆,今年上半年,他刚开始当志愿者时,共享单车乱停问题的劝导还是挺难的,每天除了劝导,动手挪车就得挪好几十辆,经过几个月的劝导工作,现在多数居民都有了自觉在停车区域停放车辆的好习惯,每天的码放车辆、劝导守规停车的工作,也少多了。

老王一边走,一边用夹子抠起便道砖缝里的一个烟头,然后将烟头放进了塑料袋里,记者当时拍摄时,错过了这个镜头,准备等着老王再捡烟头时补拍,不成想挺难,整条弘慈巷里,地面上几乎见不到废弃物。原来,“劝导”工作不能光停留在嘴头上,就说乱扔垃圾这个问题,除了劝导外,志愿者们每天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别人看了自然就知道不能乱扔了。

走在弘慈巷,望着东侧一面古色古香的高墙,老王感触挺深,这面墙名为德文化墙,上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着德胜地区从古至今的变迁。老王说,背街小巷的治理和志愿者们的努力是相辅相成的。曾经眼前的这面墙,是满满一排小理发店,很多店铺里出外进的,非常影响街面环境,往北还有个物流公司,货运的卡车乱停经常影响交通,背街小巷治理后,街面上这些乱象都没了,志愿者们平时的劝导工作也相对容易多了。反过来看,背街小巷的治理成效来之不易,志愿者们平日的劝导,又可以防止很多老问题再反复,让好的环境一直保持下去。

编辑:徐建华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