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启志愿服务的“多米诺效应”——记天津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党委

 时间:2017-09-20 15:04:32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8月27日晚,天津“水滴”奥体中心,全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偏偏天公不作美,天津出现了24小时持续的降雨。本来是和社区居民一起来现场当观众的,但是看到雨天有积水,杨容和几位社区工作者主动维护起了秩序,不断地提醒观众注意脚下。“我们社区的党员干部那是有目共睹、名副其实。”社区居民孙春明看在眼里,感动和自豪在心里。

他们都来自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这个社区有来头,是民政部命名的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社区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从1989年13个“义务包户服务小组”到如今拥有10个团体会员单位、1164名注册志愿者,28年时间里,志愿服务缘何在这个社区星火燎原、薪火相传?

“认同从哪来?就从事儿上来!”

“领头的很重要,社区党委有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作用。”社区党员高景治说道。居民刘芝兰接过话茬:“我1978年搬来这里住,社区领导不管换了多少茬儿,都是我们有嘛困难就及时解决,我们都很满意!”

社区党委书记杨丽华介绍,20年前,志愿服务是居民互助送煤、送菜、送炉具的“老三送”,现在,社区党委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从靠自觉、凭热情,走上靠制度、守规矩的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形成了适应群众现实需求的“新三送”: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

送服务,那得有资源。社区成立了“大党委”,吸纳区文化和旅游局、新兴派出所、天津医科大学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大党委”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研究社区里的大事。每年年末,街道党工委都会开展一次万户居民问卷调查,专门汇总居民和社区需要解决的难题。社区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召开1-2次认难题会,组织驻区单位、大党委成员、社区党员等,前来认难题、领项目,给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

法律咨询、健康义诊、便民理发等居民很需要的服务,在会上都被相关单位认领了,每月18号的党员志愿服务日,社区小花园就会很热闹,集中的志愿服务会在这里开展。此外,社区还与和平文化宫和图书馆共享报告厅、展览室等活动场地;协调区文化和旅游局为社区的文化团队出资添置了电子琴、手风琴和功放机等活动设施;社区开展再就业援助,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30多个;还与周边院校合作,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时定点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好的党组织得有个好带头人,我们社区党委的干部做了表率。”居民娄茂珍说,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她一早拉开窗帘的时候,看见书记杨丽华已经爬上社区活动中心房顶在扫雪了,于是自己也赶紧拿起扫把,把门楼前的雪扫干净了,“我们副书记杨容也是这样,看见居民就嘘寒问暖。看着他们忙前忙后地给我们解决问题,我们能不支持他们干事嘛!”娄茂珍说,楼洞走廊的灯泡坏了,她就自己买一个拧上,发小广告的进来了,居民看见就主动告诉他快走。“大家为什么愿意跟着党委走,认同从哪来?就从事儿上来!”居民韩玉芬的家就在社区活动中心对面,社区党委干部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

有人说,来到朝阳里社区,“随便进哪户,都有故事听”。在社区党委组织带动下,社区许多居民既享受服务,也渐渐成为志愿服务提供者。

“社区党员、在职党员,都有用武之地”

社区党员王书凤已经69岁了,年近古稀的她也“认了亲”,从2014年起跟隔壁楼的一位空巢老人结了对子,没事就过去看看,帮着买买菜和日用品。楼下的赵姐也是独居一人,王书凤做了什么好吃的也常常给她送些。“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想着尽党员的义务。我们这个社区特别有帮助别人的氛围,我很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在王书风看来,这点小事不足一提。

党员志愿者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为把这支队伍的力量激发出来,社区党委想了不少办法。社区党委在党员中开展 “认岗、认亲、认难题”活动,党员认岗率已达70%,建立一帮一的帮扶对子70余对;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严格规范组织生活,亮出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在加强社区隶属党员管理的同时,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岗位118个,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在王书凤看来:“不管社区党员还是在职党员,在社区都有用武之地。”

为让志愿服务可持续,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志愿者服务协会,建立了“爱心银行”存取管理和“关爱老雷锋”回馈服务等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开启了“人人当志愿者、一家人当志愿者”的良性循环,很多居民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

居民刘爱珍在社区“扶危济困基金”项目资助下渡过了难关,儿子大学学费有了着落。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回到天津工作,也加入了社区志愿者行列,刘爱珍也尽自己所能为突患腿疾的一位独居老人代买药品。爱心传递,形成志愿服务的“多米诺效应”。

目前,社区的日常服务已形成社区文化、体育、再就业等8个系列19个种类,社区居民年均享受志愿服务5600多件次。住在这里,许多居民打心眼里高兴:“生活在这个社区倍儿幸福,房子都跟着升值了!”(魏杰)

编辑:徐建华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