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钱能补贴家用,更重要的是我因为工作获得了自信。”安徽合肥市经开区锦绣社区居民李金桂说。李金桂6年前因为意外造成三级残疾,失去下肢劳动能力。他感慨:“因为残疾,我丢了工作,又因为残疾,很难再找到工作。”3年前,他在社区的帮助下参加了就业培训,很快,获得了一份话务员的工作。
近年来,在安徽,更多像李金桂这样的人获得了就业机会。
公益性岗位工资是平均最低工资的1.5倍
安徽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吕泉告诉记者,目前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城市就业困难群体,比较常见和有效的做法就是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来安置。
“就业困难群体由于年龄、家庭、生理等原因,没有一技之长,不能从事高强度的劳动,因此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就业,不仅可以帮助其逐渐融入社会,还可以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吕泉说。
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年均开发公益性岗位5万个,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2.2亿元。2017年1—3月,安徽省已经累计开发43097个公益性岗位,42632名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就业,安置成功率达到近99%。
2012年以前,公益性岗位工资每月平均为600多元。目前,公益性岗位收入每月平均为1300多元。
2014年5月,安徽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办法明确,公益性岗位开发按照政府按需设岗、劳动者自主选岗、单位以岗定人的方式进行,并建立岗位救助、实名服务、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面向社会公开,坚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申报,用人单位考查录用。同时还明确了薪酬待遇,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和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报酬。
“以前也找过工作,但是哪家企业愿意要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呢?”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居民马家芝是聋哑残疾人,提起以往找工作的经历满是心酸。但是随着公益性岗位在安徽省的铺开,马家芝成了受益者,从此生活步入正轨,目前,她正在经开区从事绿化环保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还规定,在用人单位依法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待遇后,就业资金再分别给予个人岗位补贴和单位岗位补贴。其中,个人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50%。“这就意味着,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困难群体,每个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是全省平均最低工资的1.5倍,待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因此深受他们好评。”吕泉说。
除此之外,对于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安徽省人社部门还专门予以社保补贴。“登记失业满9个月的劳动者,符合条件就可以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劳动者登记失业满6个月即可认定),通过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进行灵活就业、自己缴纳社保的,就可以申领社保补贴。”吕泉说,目前的标准是每个月补贴养老保险250元、医疗保险60元,以此来对他们的社保兜底。
“互联网+”精准帮扶,就业信息送到指尖
这么多的帮扶政策、补贴措施是“千条线”,如何才能准确汇集到具体劳动者的“一根针”里,精准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呢?
2016年9月,安徽省人社厅就通过蚂蚁金服让社保、就业等人社数据“跑”起来,给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带来更多便利。
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点击“城市服务”,进入“阳光就业”板块,就可以进行就业创业登记、失业登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公益性岗位查询等多种应用的便捷操作。这是安徽省创新地通过“互联网+人社”的开发应用,通过在支付宝里加载“阳光就业”服务功能,把精准服务送到每一位劳动者的指尖。安徽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开辟该项业务板块的省份。
安徽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来说,他们并非没有就业意愿,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往往造成他们就业信息和政策接受渠道不通畅,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手续,了解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服务。”
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安置成重点
“如今安徽城市就业困难群体的规模在逐渐减少,今后重点是关注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尤其是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这部分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合力提升就业质量、拓展惠及面。”吕泉说。
早在2015年6月,安徽省人社厅就印发通知,明确落实各类企业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政策有关事项,并将原先的劳务派遣企业、家庭服务业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四类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开发更多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实现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就业困难人员高质量就业的有机结合。
“原本以为我这个年龄,恐怕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胡守英感叹。胡守英是合肥市瑶海区居民,今年45岁,1998年从国企下岗。“以前我带着强烈的求职意愿参加过很多次的招聘会,但是一些稍微好些的单位都要高学历的大学生,收入较高的餐饮行业也只招聘40岁以下的女性。”胡守英说。如今她签约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成了合肥市某所学校的宿舍管理员。
目前,安徽省已经将就业扶持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今后将重点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向各类企业购买公益性岗位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实现开发、投入、利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工作项目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现行政策进行更新完善,全力推进就业援助工作。
当就业困难群体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招聘、灵活就业等方式重新寻得立足之地后,人社部门为他们提供的各项服务也在不断简化手续和流程,有效提升群众的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辑:HY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