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炎理事长(左5)主持理事会第十次会议 主办单位领导为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者颁奖 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主办单位领导听取参赛团队项目介绍
25年前的6月28日,广州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成立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首开国内利用民间善款为科技事业服务的先河,在全国科技界引起巨大反响。
今年又到6月28日,值此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成立25周年纪念日,记者专访了基金会理事长周兆炎先生。
周兆炎先是概述了一下基金会的发展。他说,25年来,这个启动资金为7000多万元的基金会,以重奖科技人员、资助科技人员境外培训、资助创新创业大赛、资助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开展科普宣传为主要内容,无偿资助广州科技事业发展资金累计达1亿元,为广州的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人们赞誉为“广州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记者:通过采访我们知道基金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一贯坚持科技性、公益性的同时,精打细算,科学理财,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存款、银行理财、资本市场运作等有效措施,不断促进资金保值增值,目前本金已发展到1.5亿多元。通过历届理事会对资金的精心运作,使基金会的基金增值了1.8亿元,相当于再创了两个基金会。一个公益性的基金会,在25年的社会公益活动中,自身也在发展壮大。25年的历程,基金会都为广州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周兆炎:广州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为基金会公益善举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我们最早是从奖励科技人员入手开展基金会工作的。科技奖励活动具有鲜明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基金会在初创阶段,就首先把目光投向科技奖励工作。
我们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奖励制度,大幅度提高“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并先后设立了“广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金鼎奖”“广州市有突出贡献能工巧匠奖”等多个奖项。有统计数据表明,1993年,广州市用于科技奖励经费仅30万元,基金会参与后,科技奖励经费迅速提高到200多万元;截至2001年,基金会配合市政府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共发放奖金达2024万元。重奖科技人员的举措,大大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推动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氛围的形成。
记者:我们知道那时利用民间基金对科技人员率先实施重奖,广州市开了广东和全国之先河。一奖动天下,这是以物质的形式展现了知识和人才的价值。这对全国性的科技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基金会的奖励机制又是如何体现的?
周兆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科技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基金会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社会创新创业奖励活动中来。
由基金会资助与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共收到广州地区4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开展项目近四万项,参赛的选手大多是一线的技工、技术员、助工、技师、护士等普通劳动者。通过大赛,搭建起职工发明创造才华展示的平台,大大激发了职工发明创新的热情。大赛弘扬了广州工匠精神,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永在路上的生动写照。
由基金会资助与香港科技大学、市科创委、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共吸引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北京五个地区超过500支团队竞相参与,项目领域主要涵括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健康、智能硬件、先进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基金会特别资助了大赛的科技创新企业进步奖,该奖由2006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带领的团队“高精度PM2.5空气质量监测项目”获得。目前,斯穆特教授团队已于今年3月将这笔奖金在广州南沙注册企业,下一步将积极开展项目产业化工作。
由基金会资助的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参与,参赛项目近千项,涵盖青少年科学研究论文、发明创造作品、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绘画、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等。目前,该赛事已成为广州市规模大、层次高、综合性强、导向性明显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品牌。
记者:“孔雀东南飞”。这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今天创新驱动发展,一直是广州吸引聚集人才的亮丽风景线。重奖是早期吸引人才的重要做法,今天对科技人才事业,基金会有什么新贡献?
周兆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基金会自创立至今始终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科技创新的关键因子,不断拓展科技人才境外培训工作,努力为广州培养具备更多国际视野的基层科技工作者。
25年来,开展公益的境外培训一直是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的一个重要品牌工作。有统计数据表明,25年前,广州市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尚不足20万元,而1992年至2016年,基金会资助175批(次)共5167人赴香港、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进行培训,资助经费高达3985万元。据介绍,这些境外培训班费用均由基金会全额资助,未收取培训人员的任何费用,是名副其实的公益性活动。
基金会自1992年开展科技人才境外培训以来,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及香港蒋氏基金进行了长期友好合作。近几年,基金会又积极拓展了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总商会的合作关系,并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的一个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广州南沙霍英东研究院,开展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来自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2016年,由该中心与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原广州市民营科技型企业协会)共承办赴香港、俄罗斯等境外科技交流研讨活动共13期,培训交流内容分别为“创意经济与现代服务”“品牌建设与持续发展”“绿色新经济”“技术创新与现代服务”“现代服务业与管理”“广州外向型企业跨国经营研讨”“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信息应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与工业4.0”等。资助受益对象包括,政府部门、科技园区、行业协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还有150多家大型国企和知名民营科技企业,其中上市企业有20多家。
这些培训班办班规格高、专家水平高、教学主题具有前瞻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如2014—2016年连续3年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展的关于技术创新与信息应用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学员们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方面有了较为系统和专业学习,特别是在互联网思维与企业发展战略、大数据的可视化应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专题方面让学员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维;在交流研讨期间就有视声科技、星记云典、琦安琦视觉、迈得豪电子、康软信息等多家企业也纷纷表示与香港科大有更深一步的成果转让的技术合作意向。
再如,通过2016年“技术创新与工业4.0”专题的研讨,企业学习运用万物互联思维、互联网思维等先进的思维模式解决工业4.0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核心技术的攻关、产业升级转型等问题。活动期间广州机械院、中国电器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海华电子、安居宝数码、嘉铭工业、万孚生物、吕顺智能等10家单位表示了进一步的成果转让技术合作意向。其中嘉铭工业公司提出与香港应科院进行机器人视觉与虚拟现实的成果转化或合作的要求;宏信创意园对香港应科院的大型显示屏产品购买的需求。
25年来,由于基金会资助的境外培训实效显著,广泛吸引了科技人才的踊跃参加,促进了广州科技事业的发展。凡参加过基金会组织培训的科技人员普遍反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受益良多,如今,他们中大多数人已成为技术骨干,更有部分精英人士己成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有的甚至担任了省市领导职务。
记者:吸引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一些科技企业家,他们对基金会为企业推广和转化创新成果,大为赞扬。这也是今天创新驱动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也展现了基金会发展的生命力。这方面,基金会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周兆炎:近年来,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金会十分注重对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及对公益性科技项目的扶持。自1992年至2016年,基金会共资助科技创新和医疗公益项目100多项,支出经费3396万元。
2010年,基金会投资1000万元与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合作在科学城中试科研园区兴建了“科技创新孵化基地”。2012年基地正式挂牌运作,立即引起中小科技企业的极大关注,当年就有13家企业入驻,使用率达到85%以上。为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科技企业,也为更好地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基金会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公益性、创新性、效益性原则,将投资建设孵化器作为资金运筹增值探索的新尝试。经过几年的运行,目前“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已取得了近600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和基金会双赢。
为推动穗港澳台地区科技资源与技术服务共享,形成高效稳定的跨地域科技合作体制与稳定组织架构,基金会资助并参与了“穗港澳台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将紧紧围绕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推动穗港澳台地区科技资源与技术服务共享,形成高效稳定的跨地域科技合作体制与稳定组织架构,推进两岸四地在科技交流合作与创新、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高新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高端的科技合作平台。
编辑:HYH 审编: 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