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育人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行业企业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强,而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行业高职学生对行业普通本科教育需求较强,而升学政策有效供给不足。为此,应探索建立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的职普融通良好生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高度匹配、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有机衔接。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行业企业改革升级新需求、高职学生成长发展新诉求,行业特色高校应主动加强与职业教育的对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职普深度融通的协同育人新模式,破解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实的难点堵点问题,促进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高度匹配。
用“四个坚持”搭起人才培养“立交桥”
坚持需求导向。高校应聚焦行业企业紧缺人才需求,主动应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立足一线生产、管理岗位,力争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更加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更加优秀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更加完备的系统思维和管理思维、更加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坚守一线的敬业精神。这些能力、精神需要高校格外关注与培养。
坚持创新驱动。高校要改革传统教育方式,构建起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相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全贯通,确保职普融通试点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坚持数字赋能。高校应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教学方法、学习体验,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库、虚拟仿真和远程实验室等,共同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协同育人。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作用、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平台优势、行业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师资和人才培养优势。各方协同发力,突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协同,实现职普深度融通、产教相互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以“五大建设”下好“先手棋”
普通教育应主动对接职业教育,聚焦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下好职普融通“先手棋”。
一是专业建设。高校要坚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设置为基础,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促进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本科专业对接高职专业,设置行业紧缺专业,打造一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培养行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二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专本两个阶段应协调互补,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应组建由企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三方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为主,以技术性、应用性、实操性强的专业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应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聚焦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同时,可通过课程的数字化共建共享,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跃升。
三是教材建设。促进专本有序衔接、职普深度融通,注重专业课程教材在内容上纵向连贯、横向协调。组建由高校、职业院校名师团队与行业领军人才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革新教材内容,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成果引入教育教学,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打造一批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强调知识与技能结合、语言简练、图文并茂的专业核心教材,开展数字教材同步建设工作,增强教材的互动性及多样化教学方法,支持个性化学习,提升教材教学效果。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发挥行业企业专家、普通高校高水平教师作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以此带动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根据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在高校选聘教学能力强、有经验的教师,与作为兼职教师的企业技术骨干、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一起组成教师团队,实施企业、学校“双导师”制。推动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打造一支职普融通、校企合作、专兼并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团队,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五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汇聚和整合优质实训资源,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场地,构建典型场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能化、网络化的实验、实践环境,推进实验室开发与建设,建设集教学、实训、科研、竞赛等于一体的行业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实现在校内完成企业入职与岗前培训。
(作者:宋 新,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峨眉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http://edu.people.com.cn/n1/2024/1206/c1006-40376666.html
编辑:蒋泽南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