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中国青年学生德国“环保科技”之旅

 时间:2017-02-23 12:58:01来源:中国青年报

2月9日,16名中国学生在三星德国总部参观后,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梅龙/摄

“假如你是市长,你会怎么做环保?”

“假如你是教授,你会怎么做环保?”

“假如你是家庭主妇,你会怎么做环保?”

2月7日,德国环境保护专家、汉堡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李泽博士在他讲座的一开头,就向来自中国的16名青年学生(其中4名中学生、12名大学生)抛出了3个设问,然后指定学生在他讲座后,分别回答。

这16名中国青年学生是2016年“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冠军团队,他们是从全国各地的54支精英团队脱颖而出。

2月5日,他们从北京开启了为期7天的德国环保科技之旅,到访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德国联邦政府环保部,参观柏林工业大学、德国三星总部、德国大众汽车玻璃厂,听专家讲德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实地感受德国工业4.0奥秘,行程围绕着大赛“节能、环保、健康”三大主题进行。

体验环保

“初到德国,我被这里的森林惊呆了,在城市公路两侧随处可见树木,从这一点上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德国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西安思源学院学生岳森才在他的“我在德国看环保”日记中写道。

对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德国人让这16名来自中国的学生非常惊讶:德国人一年平均使用塑料袋才70个,酒店房间里的垃圾桶不套塑料袋;喝的瓶装水大都是玻璃瓶,有时瓶子比水还贵;生活中,很少见到一次性用品;马路上,电动车越来越多。

柏林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阴天比较多,几天时间里有4天都是阴沉沉的。不过不是雾霾。山东大学学生刘文强调侃道:“这种天气也许便于人思考问题,所以诞生了歌德、席勒、马克思、爱因斯坦……这些伟人。”

青年学生们到访德国环境保护部后找到了答案,据德国接待官员介绍,自小德国人就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当然,也要以制度来保障。这位官员介绍,2011年,德国联邦议院最新通过了《循环经济法》,此法对新产品使用后的循环利用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不能设想好产品报废后的循环利用,就不让生产。”这位官员说。

感受科技

在参观德国大众玻璃工厂之后,刘文强在他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写道:这是德国大众集团2001年在德累斯顿建立的玻璃工厂,是世界上第一座环保工厂。听工作人员介绍说,从水处理、噪音、光污染、生物防护等诸多方面,工厂采用了新技术。一座工厂明明立在那里源源不断地生产,但当地居民却一丁点儿也不觉得多余。

刘文强描述了一个例子:由于工厂采用全玻璃透明设计,易导致众多鸟类误撞,为此,大众集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同设计了一套鸟类声音系统,模仿鸟类叫喊,可以让24种飞禽避开。

在参观德国博物馆时,岳森才对馆里LED灯、节能灯、白炽灯这3种灯泡充满了兴趣,他发现每盏灯上都有一个功率表,在所有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经过他的实际测试,最后得到了白炽灯功率最大,节能灯次之,功率最小的是LED灯。

“科技在不断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科技将更多用于环保和节能的方方面面。”岳森才感叹说。

思考未来

“假如我是市长,我会用各种措施减少汽车拥有量,减少工厂工业排放。”西安思源学院学生武斌说。

“假如我是教授,我会实地调研,做好环保研究,同时,教自己的学生建立环保理念。”来自广东茂名市第十六中学学生柯鸿宗说。

“假如我是家庭主妇,我会在家里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重视环保理念和意识。”16名学生中的唯一女性、山东大学学生孙媛媛说。

在听完学生们的回答后,20世纪80年代就从中国来到德国的李泽博士说:“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希望你们早日成长成才。”

这次16名中国青年学生德国“环保科技”之旅全程由中国三星赞助组织,三星大中华区企业社会责任事务局总监崔冉介绍说,“中国三星希望通过凭借自己在全球的优势资源,帮助中国有科技梦想的优秀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能够感受和体验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和知识,坚定同学们科学探索的信心,敢于追梦,最终用科技贡献成就自己和整个社会的未来。”

编辑:贺垠皓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