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要把握六大规律:公益公平等

 时间:2016-12-06 00:09:19来源:健康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卫生计生六大行业规律,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公益性规律

医疗卫生公益性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益性是维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公益性体现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依靠政府的免费提供,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规律是我国卫生理念的历史性提升,是针对过度市场化改革极端效率取向的必要矫正。

启示:如果医疗卫生事业完全市场化,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公平与稳定就无法实现。必须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这一发展基石,坚持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地位,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健有所护、病有所医”。

公平性规律

医疗卫生公平性是指根据人各自对医疗卫生需求的不同,都能有同等机会享受相应的基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人群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政府要努力降低人民群众在健康和卫生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公平差距,力求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相应健康权益,这也是衡量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指标。

启示: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是我们推进卫生改革发展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和原则,这不仅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为出发点,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认真编制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着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坚持补短板、兜底线,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跨越式发展。

可及性规律

医疗卫生可及性是卫生管理的基本规律,主要分为地理上的可及性、服务上的可及性和经济上的可及性。地理上的可及性是指居民离最近医疗服务机构的距离、去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的时间和交通条件,主要指居民是否看得上病。服务上的可及性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主要指居民是否看得好病。经济上的可及性是指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主要指居民是否看得起病。由于经济、文化、人口、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我们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逐步缩小不同人群、不同地域间医疗卫生可及性差异。

启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的作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必须围绕城乡居民健康需求,调整资源布局,完善体系功能,加快建立连续、协调、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合理就诊,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不对称性规律

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和生命权。但是,卫生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的天然属性。医生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中,相对来说是信息的优势方,对于患者的状况、可能的治疗方案、预期的结果、其他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价格、质量等方面,要比患者清楚得多。一方面,在以诚信为基础的医患委托代理关系中,医生以病人利益代理方的身份向病人推荐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以利益为基础的医患交易关系中,医生以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身份从病人身上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这就为“供给诱导需求”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也就容易产生“诱导医疗”“过度医疗”等问题。

启示:医疗服务市场一旦缺乏监管,或者监管部门偏离人民的立场,不能科学、公正地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各种各样损害公众生命健康的情形就可能发生。必须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的要求,在不断加大“放”的力度的同时,要全面提升“管”的水平,创新监管方式,改进监管手段,严格规范管理。

互补性规律

医防结合互补性规律,是指预防、治疗在医疗卫生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的规律。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卫生投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战结合,动员全社会参与,采取预防性措施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疾病,推动了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以较少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健康效果。虽然解决好“看病”这个“战术问题”的确是实际而又紧迫的问题,但更为重要、却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防病”这个“战略问题”,即如何让老百姓“不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身心真正健康起来。

启示:医防结合是“花小钱办大卫生”的重要法宝,只有转变“重治轻防”传统服务模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预防、医疗、康复等环节紧密衔接,才能实现“健康产出、经济效益”双重目标。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防治重大疾病,从源头和根本上控制重大疾病流行发展。

阶段性规律

医疗卫生是社会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分支系统,始终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就供给服务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需求日趋多元,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医疗改革。从1965年毛泽东同志的“六二六”指示,到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给政策不给钱”、90年代的“医改大争论”、2000年的“医院产权改革”、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经历了艰辛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影响,卫生行业正是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最终实现螺旋式、阶梯式发展。所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前提,任何超越现实水平的发展都是不切实际的。

启示: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既要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不断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又要立足当前,努力解决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特别注意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就医观和合理消费观,防止“免费医疗”“极品医疗”等现象泛滥。

编辑:贺垠皓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