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遗传承人谈学艺 话传承

 时间:2018-12-04 19:48:01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承办的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顺利结业。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案例分享、沙龙活动等环节,来自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了解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正确理念,厘清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近年来的重点文化政策,更重要的是,新的非遗传承思路在传承人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开始显现。

终于不再排斥现代生产工艺

“要是早点接触到这些思想就好啦,我们辑里湖丝能少走多少弯路啊。”一场讲座结束后,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顾明琪忍不住感叹。这位朴实的老人,提起自己几乎为之投入一生心血的“辑里湖丝”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辑里湖丝因产于浙江湖州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清代,辑丝一直是帝王的御用品,皇帝的黄袍明确规定必须用辑里湖丝制作。辑里湖丝曾两度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辑里湖丝再次绽放光彩。然而,好名声、高品质并未能让辑里湖丝成为抢手货。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在结业仪式上说:“非遗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这话让顾明琪恍然大悟:“我们过去把精力都放在了对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上,却未认真考虑辑里湖丝在现代社会如何应用。”由于对辑里湖丝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规划。

现在,顾明琪意识到将湖丝的主打产品定位为高端丝绸制品着实存在风险,他决定将人们生活中使用率较高的蚕丝被作为市场突破口。曾经比较排斥现代生产工艺的他,经过培训也渐渐明白,不管用机械生产还是手工生产,变的只是工具,湖丝的品质,湖丝中蕴含的文化、贯穿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让非遗跟互联网来个“约会”

裕固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柯璀玲来自甘肃祁连山北麓的草原。年近60岁的她眼睛里丝毫不见暮气,但几分凝重总是挥之不去。

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游牧民族裕固族在向定居生活转变。传统的裕固族服饰,除了在婚丧嫁娶和重大节庆场合有人穿,日常生活中正面临被现代服饰替代的局面。

对于这种变革,柯璀玲看得十分透彻,她说:“这是文明演进中不可避免的阵痛,这种变化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着,只不过今天现代化和全球化加速了它的进程。”

作为裕固族服饰的传承人,柯璀玲终于为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找到了新的传承路径:互联网。她介绍,之前她的儿媳妇为宣传、推介裕固族文化和文创产品开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店,但并未学懂弄通互联网思维。这次听了专家对非遗产业化的剖析,柯璀玲意识到“互联网+非遗”并不是简单的“1+1=2”,它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要把互联网思维融入服饰的设计中,以赢得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柯璀玲决定回去后要定时更新公众号,在微店里上架更丰富的产品,“说不定还能到其他电商平台上试试水,那这样一来,要做的工作可就多啦”。

渴望国家建“非遗剧场”

古典戏法传承人肖桂森很清楚自己在传承过程中所要努力的方向。他深知,戏法缺的根本不是市场,而是人。

“许多人一听古典戏法就觉得没劲,不如魔术新鲜——那是因为他们没看过,只要看过的人就没有不叫好的。”的确,现代魔术精巧的道具、绚丽的舞台布置让大批观众趋之若鹜,但一个出彩的戏法表演者同样能凭借精妙的手法技巧,幽默的表演风格和对现场高超的掌控能力收获赞誉与认可。

肖桂森说,戏法行当里有一句老话,“找徒弟比找对象还难”。首先要肩宽腰细个头高,手头利索,这样一来表演时观赏性强,二来练戏法的一些“硬功夫”时也不会吃亏。其次还要悟性高,脑子灵活,口头表达能力也要好。最后,要真心喜欢戏法,有责任心,能吃苦。说到这里肖桂森有些感慨:“很多年轻人就是一时新鲜,三天的热乎劲儿,嘴上说着喜欢,但要他一个动作反复学上几天,他就烦了。”

为了扩大传承队伍,肖桂森也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广撒网、勤传播。他频繁到各地进行巡演,同时他还打破了“传承不留影像文字”的传统行规,将自己表演的视频上传网络平台。去年,肖桂森更是看到了非遗与高校合作的前景,将戏法这门“一直以来被人所误解的传统艺术”带进了大学校园,通过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唤起当代青年对传统艺术的热情。

有时候,肖桂森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我要跑活动,要巡演,要排练新戏法,还要带徒弟。”他最渴望的是国家能修建专属的“非遗剧场”,能把戏法、杂技、相声等各种非遗“攒”起来进行常态化演出,“如果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就好像船有了锚,会让人心里踏实起来。”肖桂森说。

编辑:才疏学浅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