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筑梦之旅”上的科技扶贫

 时间:2018-10-15 19:27:56来源:科技日报

一年前的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青年学生写了封回信,希望他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一年来,31个省(区、市)70多万名大学生、14万支团队参加了这一活动。一堂全国最大规模的思政课,正在中华大地展开。

10月14日,第四届“互联网+”大赛在厦门进行。本次大赛专门增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8支队伍拿到该赛道的金奖。

科技兴农,正是金奖团队中的一大特色。

“看到农民的产品通过我们的平台卖出去,还是很有成就感。”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项目成员江建烽是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他做的属于当下最为热门的行当——人工智能。不过,这人工智能落地的场景却和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稍有不同——团队用它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和“怎么卖”的问题。

“我知盘中餐”搭建的是一个大数据精准助农新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农产品供销问题,为农村与农户提供农产品价值链四大核心环节的服务:种植规划服务、种植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和品牌建设服务。

江建烽记得,去年3月团队到了福建省白柚种植县云霄县,团队通过算法预测出,来年白柚的价格会下跌,建议当地农户将一部分土地改种百香果。“他们采纳了我们的建议,百香果卖得很好,还给我们寄来了好几箱。”

到贫困县走家串户,宣传“我知盘中餐”的理念,是这个计算机专业男生不那么“计算机”的生活。走入乡村后,江建烽坦言,农民生活确实有待改善。“能帮助他们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为他们做点事,也挺好的。”

“果蔬卫士”项目负责人贾玉龙连连感慨,走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后,他们去了很多乡村。高铁转大巴转摩托再坐牛车,花上五六个小时,去到贫困村,聆听最真实的需求,成为这群创业者的常态。

他们的产品以“新一代果蔬保鲜剂”为创新理念,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构建能够抑制果蔬内源性褐变和微生物腐败的果蔬保鲜剂,延长果蔬储藏期,提高果蔬等农产品经济价值。“去到乡村我们就知道,农户能从农产品中拿到的利润很低。比如说农户种葡萄,从种植到挂果到销售,有的腐损率甚至高达50%。”

为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公司与企业、合作社合作,优惠提供产品。在试点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在2018年底将有1600户4900余人因“果蔬卫士”人均收入增收近一万元。

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评委张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评委考核该赛道项目时,看重的是它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这些项目必须有可持续性,有创新性。只有高校和科研单位不断投入人力、智力,才能真正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农村的生产效率。“我相信这些项目能够真正点燃万亿级的农村市场。”张锐强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以来,累计有2238所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农户24.9万户、企业6109家,签订合作协议42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范海林透露,下一步将建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长效机制,推动高校通过专项支持、师生共创等形式,努力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农村需求的长期对接;主动争取社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支持,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共推的机制。“助力青年实践创新、建功立业,培养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张盖伦)

编辑:xmm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