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以世界银行的贫困线为标准,如果家庭中的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则贫困发生率大于16%;若将接受教育年限增加3年,则贫困发生率会下降到7%;若接受教育年限为9至12年,则贫困率下降到2.5%;若接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则几乎不存在贫困的状况。教育程度的变量同样反映在平均收入的结果上:随着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从6年提高到6至9年、9至12年,再到长于12年,平均收入指数从100分别上升到130、208、356。可以看出,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关键,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
教育扶贫的价值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也能为真正脱贫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教育扶贫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扶贫本身,不该仅仅局限于教育内部,而应站在现代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扶贫追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从而为教育扶贫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指导,更好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向深入发展,尤其是推动教育公平乃至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教育扶贫看起来是通过教育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实质含义却是以教育为切入口,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使全社会达到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状态。教育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通过教育帮助多少贫困人口和某些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更在于通过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的同时,实现教育扶贫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扶贫本质上是与推进教育公平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体现着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而让教育扶贫惠及每个孩子,体现出应有的政策价值,在宏观思路上应当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找到那些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机制等症结所在,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行动,建立健全彻底摆脱贫困的制度保障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话语体系和解决方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扶贫在国家扶贫战略中的根本性作用,有针对性地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结果公平原则,教育扶贫的深远意义亦得到凸显。
教育扶贫要找准发力点实现精准化
我国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基本的硬件保障,而是教育质量的低水平循环。因此,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让每个农村学生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持续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还要依靠系统的教育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将农村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作为一盘棋,逐渐由追求教育起点公平转向追求教育过程公平,由粗放式教育扶贫转向精准教育扶贫,在公平的基础上让贫困地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扶贫在形式上要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在内容上则是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地、公平地滋润到贫困地区,真正拔掉穷根,这才是最基本的教育扶贫之策。
教育扶贫真正取得成效、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文化层面的融入。不得不承认,我国每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历史特征,因此不能只有一把尺子、一种方法,充分了解当地实际、融入当地文化是工作更好开展的前提,尤其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被当地群众接纳之后,教育扶贫才不至于浅尝辄止或流于形式,才能给予有效的教育帮助。除了文化上的融入,教育扶贫亦离不开理念观念层面的发力。所谓扶贫先扶智,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教育对于改变当地面貌的重要作用,重视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教育扶贫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避免当地群众脱贫后再度返贫。
不同的农村贫困地区有各自的特殊情况,教育扶贫就是要找准难点,化解痛点,从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以点带面,以关切民生来推动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找到并弥补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整个教育扶贫格局将成功破题,峰回路转。以甘肃省为例,学前教育一直是其农村教育的痛点与难点。有数据显示,2012年甘肃会宁县全县只有36所幼儿园,其中26所为民办园。近些年,甘肃省从现实出发,从短板入手,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扶贫成效明显。不只是甘肃省,在其他省份的农村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学前教育发展不足的问题,束缚了当地教育、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此,在教育扶贫的众多领域中,学前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有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儿童时期的回报率最高。如美国一项名为“光明的开端”项目主要帮助3岁以前的贫困儿童提高读写、认知等能力,结果表明,该项目平均每投入1美元,便会产生近13.74美元的效益。所以,尽早对贫困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层面的干预,越有助于贫困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越有利于切断贫困的代际流动,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
弥平数字鸿沟让教育扶贫见实效
教育扶贫的目标有两大方面:一是向扶贫对象进行经济上的资助;二是向扶贫对象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需要走向精准化、长期化,而教育信息化为之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方向。但从现实来看,对教育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内涵与关系的理解尚没有达成共识,既有的研究多从政策制定角度,聚焦于各级各类教育扶贫的方法,而利用新媒介技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实践探索相对较少。实际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优势就在于冲破地域界限,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有效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就业技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的结合,也能有效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优质人才缺乏的短板。因此,如何培养下一代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需要教育者深入考虑的问题,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
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我国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上持续加快步伐,但软件建设还未跟上,急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管理者也要预见到新媒介对教育的冲击,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开展系统而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师生会用、善用互联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毕竟未来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将逐渐被取代,其工作内容会逐渐改变,管理者要及时改变教师培训方式,使之将新媒介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而言,采取“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能解决教育质量低水平循环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研、教学、测评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与辅导,同时缓解了优质师资相对不足、教师绝对数量不够、教师管理水平有限等与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的矛盾。而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扶贫的支点之一,除了可以弭平与东部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有望发挥巨大的辐射效应,快速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之目标早日成为现实。(作者:包晓光,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贵勇,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编辑:Xmm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