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地区出现“下学期课本”热卖的现象,有的新华书店所有高、初中新生课本存货已经全部售罄,不少家长还在千方百计通过借阅等方式为孩子寻找新学期的课本。
暑假刚开始没多久,而且下学期的课本一般开学时就会及时送至学生手中,为何“下学期课本”却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香饽饽呢?
现象 数学书最热卖
在杭州,暑假以来各个新华书店的中小学教材销售情况很火,其中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数学(7上)》销量最高,达到4842册。
庆春路购书中心统计显示,暑假开始,教辅类、中小学课本销售明显增长,对比暑假前,课本销售翻了一番。其中,数学、科学课本卖得最好。
家长孙先生表示,老师在暑假作业中明确列出一条:朗读二年级上册的课本。我觉得提前预习下学期的课是应该的,本来暑假就应该玩儿和学相结合,特别是语文这样的课,需要背诵课文和诗词,提前多背几遍,有助于之后上课的吸收。
还有很多家长也是如此。家长小贝妈说,“小贝下学期要进入小学高年级,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多储备点儿知识。”虽然学校没有要求家长购买课本,“但班级群里的家长们早就行动了,都在帮孩子提前买课本预习,我们也不能落下吧。”一天下来,小贝妈在解放路书店和庆春路购书中心寻找教材,但依然没能买全。
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常情况下的缺货是暂时性的,书店会根据需求加快调配,尽快补充门店货源。目前已知的新补充课本,包括英语3至5年级、7至9年级,数学4、6年级都会在近期上架。
原因 让孩子利用假期“抢跑”
很多新华书店的库存教材大部分是上学期发放课本后的存货,基本上是供平时学生零购使用或者换用之需。没想到遭遇众多家长暑期的火爆认购,难免要出现僧多粥少、热卖断货的情形。
家长和学生热购“下学期课本”,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自发的书籍购买行为,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下新课本,了解下学期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内容,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现象演化成一种集体跟风,并产生一种另类的“课本购买大潮”,其背后的因素就值得考量和探究了。
家长和学生之所以热买“下学期课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提前进行下学期的预习或参加如同平时上课一样的培训班专题辅导,进而提前着手开始下学期的学习,这其实就是一种想赢在起跑线的“教育焦灼症”的体现。之所以说这种现象是一种“教育焦灼症”,主要原因就是其行为目的不是为了丰富和活跃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不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仅仅是为了早学习早强化,早在“学习成效”上胜过别人,也就是在采取从起跑线开始占领获取优异成绩的先机。这些行为说白了就是在用一种隐形的“第三学期”来替代中小学生的假期,用提前起跑来确保孩子的成绩和分数。
家长让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单单停留在无休止地给孩子“补”的教育灌输上,也不能为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而不顾及孩子实际成长的接受水平,更不能罔顾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品质培养而“唯分数论”地强制性干预。
假期就是让孩子放松身心、避开严寒酷暑进行身心休整,进而为下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而不是与学校有规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毫无二致的“第三学期”,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假期调整为“第三学期”,并想方设法购买课本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这不仅有违假期设置的科学初衷,偏离了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实际,而且机械枯燥的培训辅导学习,还会增加中小学生的身心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假期偏重组织孩子进行枯燥的课本学习,虽然能达到预习的效果,但开学后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所学知识进行过一次学习而心不在焉、上课不认真听讲、对新的学习内容丧失兴趣,这对于中小学生新学期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成绩提升而言,不良影响显而易见。
反思 不正确的假期教育行为应干预
“下学期课本”暑期热卖,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更值得反思的,就是沉重的“教育焦灼症”。
要想根治这种畸形,必须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矫正家长和家庭教育的不当之举。
首先,学校应密切关注“下学期课本”热卖的现象,通过积极的教育影响,来干预家长不正确的假期教育行为。学校应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等家校沟通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家长进行“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正确对待假期补习和培训”“科学端正起跑线教育心态”等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引导,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宣传、教育常识和规律宣传、科学家庭教育宣传等,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假期观念,从根本上消除错误认识和不当行为。
其次,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应充分发挥假期社会教育功能,通过开辟夏令营、专业素养提升和兴趣特长培训,开放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对各类校外辅导机构的专项治理,杜绝超范围教学、超范围培训、变相补课等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各类以讲新课为主要形式的违规辅导机构,把假期的快乐还给孩子。
平抑“下学期课本”热卖,不管是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还是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理性教育氛围的确立,都裨益无穷,值得期待。(许朝军)
编辑:Xmm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