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毕业生回川做公益 春熙路帮老乡卖橙子

 时间:2017-11-13 23:38:24来源:成都商报

辜家齐正在推销橙子

戴着一顶鸭舌帽,辜家齐站在展台前,拿起小刀划开一颗橙子,汁水顺着刀刃流出来。“尝一下嘛!这个橙子皮薄细嫩,入口化渣……是不是跟果冻一样?”露出橙色果肉,成都小伙辜家齐眉飞色舞向过路市民推销起橙子。

11月12日,成都春熙路的一处农产品公益推广展位前,不少市民都会挤过来,看个热闹。比起橙子,这些“推销员”的学历更让他们好奇。

学了两年计算机专业,今年刚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辜家齐没有选择去硅谷谋一份工作,而是回到中国,去农村帮村民“卖水果”、“养土鸡”。

搞推销

让村里的橙子卖得更远

11月11日,算是达州市赵家镇的年度“大事件”,村里的橙子头一回摆在了成都春熙路的广场上,镇党委书记杨从刚也借着周末,跑到现场帮忙吆喝。这些村民四处赶集卖的“吼货”,头一回卖到这么远,现场图片也在这两天刷爆了村里果农的朋友圈。“这群大学生脑壳(头脑)还是灵活,带来了很多新理念。”杨从刚也站在展位前,拉着过路行人推销,“尝一口嘛!”

让橙子亮相成都,是辜家齐计划中的第一步。他要让村民知道,这群大学生有能力让橙子走出小山村。寻找公益组织,提前联系场地,策划活动,这些达州的橙子赶上了“双十一”,蹭了一个热点。“快递发的橙子到了,坏掉的都扔掉不要……”电话不停响,辜家齐叮嘱着伙伴们,不要砸了招牌。原本两天的量,“双十一”这一天就卖完了,他赶紧从村里加急调了160件。

这要放到以前,每逢赶集,农户们集中到一条街上互相“厮杀”,喇叭声一浪高过一浪,当下流行的爱媛38号橙子,价格杀到两到三元。“我们卖出去的价格在十元左右。”辜家齐认为,这才是让村里的橙子回到了本来的价格,他也希望能让村里的合作社发展壮大,毕竟一开始只有20人肯加入。

“坑”同学

把留学的同学拉到山村

今年夏天,辜家齐完成了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生论文。和很多同学选择留在国外不同,辜家齐回到国内,决定创立黍苗公益,到农村去发展乡村经济。

在达州,他认识了同济大学毕业的唐铠鑫、天津大学毕业的王建新。他们一起打造了一个产业平台,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产业发展。为壮大力量,他还把当年一起在成都读书的初中、高中同学动员起来,这些在清华大学学习精密仪器与机械学、在英国华威大学学习法学的同学,最终来到了田间地头。

辜家齐所学的专业,在这里只能发挥一些余热,帮助村镇的人换个系统、装个杀毒软件。食品科学硕士王建新也关注起“10个不看后悔的养鸡技术”、建筑设计专业的唐铠鑫和村民大谈“农产品包装设计美学”。

“很多时候观念冲突有些不可调和,村民认为产品一定要多画几个橙子在上面,字要鲜艳、字体要大。”唐铠鑫指着展会上的两种包装,他青灰色风格的包装,还是难以让一些村民适应。

睡鸡圈

帮助村民放养野山鸡

乘坐村支书的摩托车,在山里转一转,是大家最享受的时刻。辜家齐也在“兜风”的途中发现了商机,他们利用山岗上荒废的房屋为基地,引种了万源旧院的黑鸡,让它们漫山遍野跑。到了晚上,团队的小伙伴轮流住到荒废的房屋里。

一楼睡鸡,二楼睡人,一到晚上,浓烈的味道从一楼传上来,好在屋子里四面通透。“窗户都是临时用簸箕挡着的,这两天格外凉爽。”王建新主要负责养鸡业务,去镇上的图书馆借了三本养鸡技术,反复摸索,学了一个月,也算是村里的养殖能手。村里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黑黢黢的小伙子,本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应用化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也是学习食品科学。

今年9月,清华大学的胡壤在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一台进口的挖掘机。“下一步怕是要去蓝翔进修一波。”他坐在挖掘机里,给自己来了一张自拍。这台挖掘机,也成了赵家镇林山村的“重型武器”,既可推平小丘平整土地,也能租借出去“赚外快”。

而这台挖掘机的来历,也离不开小伙伴们“好酒量”。“在村里不喝酒?村民会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农民哦’。”村民们耿直,酒桌上什么都能说,这让辜家齐难以推辞。因为留学国外的经历,他们也成了不少当地企业家的座上宾,酒过三巡,不少企业家也被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这台挖掘机也是酒桌上“喝”来的援助。

小目标:

帮助村里产值翻番

家人从反对到支持

对于到农村发展公益,辜家齐有着自己的理解。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不可能一直呆在农村,很多人干一段时间之后,终究会离开。“为什么不利用这种心态,不断让这些海内外高校毕业生来填补人才真空,利用‘传帮带’将一些新的理念传承下去。”他认为,有人去总比无人问津好。

在他的团队计划中,他准备探索一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尽可能培养更多当地人才,引进一家企业,实现当地农业产值翻番。对于他的这一宏伟计划,家里人最终还是从反对转向了支持。

“他开始只是说毕业回国度过一个暑假。”辜家齐的妈妈杨女士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儿子的“曲线救国”路线,他就压根儿没有打算留在美国。一开始,家里只有外公和姑姑支持他的想法。直到昨天,杨女士听说儿子回到成都搞展销,才拿着一件黑色夹克,带给了儿子。

“妈妈还是希望能够我穿帅点儿。”辜家齐也明白,从耶鲁到农村,很难给别人解释自己是否在国外混不走、找不到工作,但他一直相信,这种观念最终还是会有改观的。

编辑:HYH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