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中华慈善日”:让慈善事业更加“优质”

 时间:2017-09-06 19:36:39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9月5日电 题:第二个“中华慈善日”:让慈善事业更加“优质”

中华民族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中,慈善事业也正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9月5日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在《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公众的爱心在如何播撒,慈善事业又该如何“润物细无声”地稳步发展?

慈善呵护特殊人群 走进日常生活

5日,全国多地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集中展示着社会公众对慈善越来越高的热情、越来越紧密的互动。

当日,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宣布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关爱自闭症专项基金”。在专项基金成立仪式上,国家一级指挥曹鹏受邀担任“关爱自闭症形象大使”。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长期关注自闭症儿童,他创办的“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天使之音沙龙”尝试用音乐培训帮助自闭症孩子走出孤独。当天的活动上,自闭症孩子们在台上表演了管乐《皇家进行曲》,又“手舞足蹈”地演奏了《命运》,专注而独特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曹鹏发出倡议,号召通过社会各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自闭症患者更加坚强地挑战命运,并帮助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广州市民的朋友圈则被一份“捐赠档案”刷屏。这是由广州市慈善会设计的“扫码晒账单”,市民只要扫一扫H5页面二维码,就可以便捷获取广州市慈善会2016年账单,包括捐赠收支、公益活动及管理费支出、公开募捐、网络募捐项目、全年捐赠明细等,还可以查阅个人在该慈善会的捐赠档案。广州市慈善会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让公众更多地走进慈善、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施南昌表示,《慈善法》颁布一年以来,慈善事业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社会的慈善氛围也越来越浓。“并且,慈善组织也越来越壮大。”施南昌介绍说,上海有200多个慈善专项基金,其中90%是由企业建立的,参与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处理财富和社会使命关系的重要方式。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截至2017年9月5日,中国慈善基金会数量达到6199家,资产额超过1300亿人民币,年度捐赠和支出近400亿人民币。

成长中的慈善事业仍需“历练”

当慈善事业热度越来越高,社会也在呼唤更加“高质量”的慈善。从善款“去哪儿了”到公众的“慈善素养”,我国慈善事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慈善法》为信息公开设立了专章,体现了政府和公众对于慈善组织透明度的关注。”基金会中心网总裁陶泽表示,“目前,慈善行业透明度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全新高度。”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和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基透明指数,截至2017年9月5日,中国基金会行业透明度48.42分,距离满分100分还有差距。

专家表示,透明度可谓慈善事业的“健康指数”,《慈善法》对各类慈善组织的信息开放和透明做出了规范和要求,监管部门也要对慈善组织开放信息,让不管是“官办”还是“民办”的慈善组织,都能及时获取第一手慈善资料和信息,在充分透明、开放的信息环境中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透明度体现着慈善组织的自治能力。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主任汪中芳直言,我国慈善组织的治理能力总体上还比较弱,目前虽然出现了不少慈善组织,但规模较大的还不多。内部治理能力始终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慈善组织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

汪中芳同时指出,社会公众的慈善观念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慈善的某些常识性认知还缺乏共识。”汪中芳举例道,现在网上个人求助很多,一旦个别求助行为出现问题,有些公众会认为是整个社会的慈善出了问题。还有的公众以为慈善就是捐钱,对慈善涉及的范围和形式理解不足。

全方位助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治理内容更加多样,我们更要依法慈善、科学慈善。”施南昌说道。

施南昌建议,应加大对慈善事业、慈善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提高社会公众对慈善的了解。“这种宣传应包括解释好相应的名词、概念,比如‘慈善信托’是怎么一回事,《慈善法》都做出了哪些规定等等。”

此外,施南昌还特别指出,目前国内有关慈善事业的学术研究还很不够,应鼓励更多的高校、学术机构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慈善事业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汪中芳建议,应搭建全社会层面的慈善参与机制,由政府、慈善组织、公众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慈善公益事业社会参与机制。“从公众角度讲,也要树立现代慈善观念,慈善是每个人都能量力而行参与其中的事业。”汪中芳说,此外,还可鼓励公众以多元的方式参与慈善事业,除了直接为慈善项目捐款,也可尝试做义工,或发挥专长提供公益性专业服务等。

专家还建议,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监督各类慈善活动和行为。让老百姓在捐赠的同时,也可选择负责监督捐赠的机构,只有强化慈善事业的社会监督,慈善组织才会发展得更加健康有序。(记者郭敬丹、吴振东、张建华、林苗苗)

编辑:xmm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