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慈善基金会赴三地精准扶贫 投500万改善教育医疗水平

 时间:2017-08-22 19:57:05来源:解放日报  

东方网8月20日消息:“精准扶贫”一直是上海市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标准。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人日前前往青海省果洛州、云南昭通市威信县和德宏州陇川县、贵州省毕节市等地,陆续开展扶贫工作,投入500余万元资金用于提升三地教育、医疗水平以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状态。

市慈善基金会最早的扶贫项目源自灾后援建。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云南昭通地震发生后,上海各界热情捐款,刚开始,基金会把善款直接给到贫困地区。如今,基金会和当地基金会一同监管援助项目的过程,把钱用到硬件援建项目的刀刃上,产生更大的效益。除了资金援助,基金会还积极策划开展智力援助,帮助当地培养紧缺人才。

在云南,基金会设计了“双千人”计划。两年内对千名云南乡村老师、乡村医生开展培训,对接上海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如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会、复旦大学全科医学系等,采取远程函授、上门授课、来沪实训的方式,提高当地稀缺人才的业务水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在青海果洛扶贫项目中,基金会精准扶贫藏族牧民,在政府托底、低保保障的基础上,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改善。基金会依靠当地政协志愿者队伍,深入到每一个乡村,去发现这些最贫困的最需要帮助的藏族家庭,2016年起每年为1000户家庭送去帮困金200万。

从去年开始,市慈善基金会在贵州、青海、新疆、云南等地的医疗、助学项目上,共投入1603万元;助困项目投入666万元;助幼项目投入224万元;各分会精准扶贫项目共资助594.68万元。

今年8月6日起,基金会今年大规模对口帮扶项目正式启动,基金会将分别前往云南昭通市威信县、青海省果洛州、贵州省毕节市开展推进精准扶贫项目。

据了解,云南昭通市德宏州的扶贫项目依然是灾后重建项目的延续,将加大对当地开展人力资源援助的力度,帮助当地培训全科医生、眼科医生、教师、校长等紧缺人材,切实推动当地医疗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青海省果洛州,基金会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依托当地政协公益慈善团队,找到急需帮困的藏族牧民,通过走访核实情况,将援助资金落实到位,帮助贫困牧民改善生活现状,明年还将进一步拓展帮助牧民的其他工作。此外,今年市慈善基金会将首次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帮扶项目,将借鉴云南“千人计划”,帮助当地培训校长和教师,发挥上海智力帮扶的优势。

本次集中扶贫工作依然将“精准”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力争把每一分善款都用好用实。基金会扶贫工作组将深入基层亲自走访,核实了解各点位情况,根据实际完善具体工作方案,推动扶贫工作精准高效开展。据悉,本次集中扶贫工作市慈善基金会将投入500余万元。(励晨)

编辑:彭淑仪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