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社团”联动服务打造幸福社区

 时间:2017-07-12 17:37:55来源:南方日报

南海桂城翠颐社区之名,取自辖区内两个居住小区怡翠花园和颐景园。作为南海较早的综合性生活小区,它们的物业管理已较为成熟。目前翠颐社区有常住人口16288人,其中非户籍人口约占一半。“社区内居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服务需求层次要求也较高。”南海桂城翠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关绮珠说。

翠颐社区驻点团队和党员在“户联系”中了解到居民“希望学习瑜伽锻炼身体”的诉求后,短短2个月,配备专业瑜伽教师的社区瑜伽班就开班授课,并成功发展成翠颐社区又一个兴趣社团,还通过“以志愿服务次数兑换学习场所使用次数”的方式,巧妙引导瑜伽班学员成为社区志愿活动的常客。

未来,翠颐社区还将链接社区内的近20个社团资源,引导兴趣社团成员更多服务社区居民,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撰文:王诗琪

创新方式、积极引导

让社团成员服务社区居民

问及南海桂城翠颐社区瑜伽班开班的日子,社区居民邓雪梅不假思索地说:“2017年2月21日。”今年50岁的邓雪梅是湖南人,2000年来到佛山,家住南海怡翠花园小区。如今她有了一个新身份——翠颐社区瑜伽班班长。

翠颐社区瑜伽班每逢周二、周四下午开课,由专业的瑜伽老师教授。36名班级成员中,年龄从20多到60多岁不等,既有家庭主妇,也有退休的老人。

去年底,桂城翠颐社区驻点团队和党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居民对健康生活和运动的需求较大,为此,翠颐社区一些居民代表及党员建议,可在社区内开设瑜伽班。很快,翠颐社区党委即开始联系瑜伽老师、场地等,驻点团队和党员则通过“户联系”走访、微信等形式进行活动宣传。2个月内,瑜伽班即筹备完毕,通知发出不到半天,就有40多个居民报名,最终班级成员36人。

“我腰椎间盘突出,原本以为不能练瑜伽。在瑜伽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一些特定的动作后,竟不怎么疼了。”邓雪梅说,在瑜伽班成员的讨论中,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还有更多变化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不仅班级成员间因每周两聚的瑜伽活动而联系越发紧密,通过“以志愿服务次数兑换瑜伽场所使用次数”,瑜伽班班学员们成为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常客,并乐在其中。

原本,翠颐社区党委直联工作示范项目计划举办为期20课时的瑜伽班活动。几个月下来,学员们收获良多,纷纷表示,希望将瑜伽班长期办下去。

长期办下去场地如何解决?翠颐社区驻点团队与社区党委沟通后,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方案——以志愿服务时数兑换场地使用次数的方式来解决场地问题。“社区瑜伽班成员每月参与志愿服务6次可兑换每周2次的场地使用。”关绮珠说,这一想法的初衷是希望推动社区内的文体社团也能服务于社区。

在参加完几次志愿活动后,瑜伽班的学员们开始享受这一过程。“一些学员是因生孩子在家休产假,原本很少出来活动,现在还会经常带着孩子参加志愿活动。”邓雪梅说。

据介绍,学员们参加过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健康小站值班、端午节包粽子、文明养宠宣传等。接下来,她们还计划参加怡翠花园长者俱乐部第二季度生日会。

党员入户、深化直联

打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

南海桂城翠颐社区瑜伽班的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社区居民可顺畅地表达自身的需求。

目前,翠颐社区拥有怡翠花园、颐景园2个生活小区,约有5908户。社区内常住人口16288人,户籍人口8018人,非户籍人口占了一半。此外,翠颐社区党委有户籍党员154名,其中近一半在55岁以上。

沟通渠道畅通的重点在于开展“户联系”。综合党员年龄等实际情况,翠颐社区目前由75名党员负责2960户居民的“户联系”。为方便走访,翠颐社区将居民户分成了“重点户”、怡翠花园户、颐景园户三组,每逢周二下午,翠颐社区驻点团队及党员就以楼道为单位对居民进行入户走访、约谈。

关绮珠向笔者展示了“南海党员户联系”公众号上,翠颐社区党员“户联系”的情况。通过这一公众号,每名党员的联系方式、分工、负责的居民户、“户联系”完成情况等一目了然,“党员在 户联系 中收集到的意见和诉求,都会及时上传到这里。”关绮珠说,为了保证“户联系”达到实效,翠颐社区还专门组织了党员培训,并通过亲子运动会等日常的社区活动,增强党员与居民间联系。

不仅如此,翠颐社区的党员还活跃在社区的各个社团中,在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外,还能及时搜集社团成员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实现更好的服务。

今年57岁的朱勇英是一名党员,已经退休的她热心社区事务。作为翠颐社区的星光老人之家的一名义工,在日常活动中她发现,由于会员证没有更新,很多外来人进入,抢占了社区居民应享的一些服务。朱勇英随即向社区党委提出更新会员证的建议并被采纳。如今,星光老人之家会员证从一张简单的卡片变为记录详细活动的小本,依据上面的记录,社会服务机构还会对参与活动较少的会员进行走访,更好地服务了社区长者。

“在我看来, 户联系 是驻点直联深化的一个渠道,也是其具体化的措施。”关绮珠表示,通过“户联系”,明显可以感觉到社区党员的责任感大大加强。

党社联动、资源共享

链接多方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未来,像瑜伽班这样从社团转型到志愿服务者的例子在翠颐社区还将越来越多。

自2009年开始培育至今,目前翠颐社区内活跃着18个社团,包括舞蹈团、棋艺社、书法社、腰鼓队等。“在这个社区里生活,简直像到了一个老年大学。”邓雪梅说。

关绮珠表示,未来将参照社区瑜伽班的成功模式,鼓励、引导社区社团从自娱自乐向服务社区发展。社区党委在其中将发挥链接各方资源的作用。

例如即将到来的暑假,翠颐社区便将针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开展篮球班、象棋班等。由社区党委联系场地,教师资源则可由来自各个社团的负责人支援,此外还包括负责义教的大学生志愿者、教授安全生活技能的警察或消防员等。“今年的寒假我们已经尝试过科技班和舞蹈班,效果很好,今年暑假还没开始就有很多家长过来询问何时开班。现在基本都报满了。”关绮珠说。

2016年,翠颐社区成功申请了南海区直联工作的示范项目,并开展了“党团联动,焕乐翠颐”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与“妇女儿童之家”合作的“植物DIY献爱心活动”、由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牵头的“端午节邻里情活动”、与启创社工机构合作的“迎重阳社区游园会活动”等。在部分活动的现场,翠颐社区还设置了驻点直联点,面对面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依托驻点团队、社区党员、社团组织、社工机构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 进小区、入楼栋 的翠颐社区 党团联动,焕乐翠颐 直联项目,为创建熟人社区、加速居民融合、社区资源合力投放,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接地气、能推广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写在南海区直联工作示范项目结项简介中的这段话,正是翠颐社区党员基层服务实践的切实总结。

编辑:彭淑仪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