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三月初九 星期天

守正创新 以规范化建设推动中国狮子联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02 08:27:50来源:东方网

日前,中国狮子联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中国狮子联会2025-2027年度专门工作机构设置及职责的建议》的议案,该议案在联会层面将会员管理委员会和组织建设委员会合并为会员管理与组织建设委员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在代表处层面,设立GET并以组织建设委员会命名,同时,将GMT更名为会员成长委员会,这些调整均基于对国际狮子会发展理念的深刻洞察,并紧密结合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社会治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这些变革不仅是对名称的简单调整,更是中国狮子联会在总结20年宝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改革和创新,对联会、各代表处和单位会员的工作方向及会员成长均起到了明确的指引作用。

中国狮子联会的此次机构调整及职责改革,正是对这一意见的积极响应与具体落实,也彰显了中国狮子联会在“自主建会、独立运作、坚持宗旨、依法办事”的办会原则下,借鉴国际狮子会管理运作模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保持与国际狮子会的良性互动,又坚持本土化创新。

在理论移植与本土化实践中,语言转换往往面临概念内涵的调适难题。中国狮子联会初创时期,受限于国际狮子会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滞后性,曾出现"翻译即理解"的机械地操作。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在组织成长期被快速发展所掩盖,但随着组织规模扩大,机械式的理论移植所产生的水土不服困境逐渐显现。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外来理论的创造性转化。真正的本土化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基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重构,是外来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深度对话,更是基于文化自觉的创新,是理论的“二次创作”, 守正创新则是推动外来公益慈善服务理论融入本土智慧的关键。

在理解GET命名为“组织建设委员会”、GMT更名为“会员成长委员会”以及联会成立“会员管理与组织建设委员会”的决策背景时,我们必须回顾国际狮子会GAT的发展历程。全球行动团队 (GAT) 最初是一系列各自分开的团队,即全球会员发展团队(GMT,2008年成立)、全球领导发展团队(GLT,2010年成立)和全球服务团队(GST,2017年成立),这些团队于2017 年联合起来形成了全球行动团队GAT。2019年,国际狮子会理事会决定打破GAT最高阶层的GMT、GET、GLT和GST 的各自为政,以进一步地统一各团队,以便在狮子会的所有层面提供有凝聚力的领导。为了通过增加会员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服务影响,2022年在区阶层设立了选择性的全球新会发展团队主席(GET)的职位,以确保实现区的新分会目标。随后,在2024年3月的理事会会议上,将全球新会发展团队主席(GET)定为必要的职位,以推动全球新分会发展,并从2024-2025狮子年度开始生效。由此可见,GET并非新创部门,而是国际狮子会发展过程中因需求而逐步调整形成的,只是中国狮友以往更倾向于将其视为GMT的一部分。值得称赞的是这次调整中国狮子联会并未简单照搬,而是结合国情进行了创新性调整。

组织架构的设置是组织高效运营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国际狮子会的GET设计和发展是“第一次创作”,而我们的此次改革则是在深刻理解国际狮子会最新变革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狮子联会的实际情况以及党和政府的要求,进行的“第二次创作”。这不仅是对国际狮子会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更是中国狮友智慧的结晶,既是对中国狮子联会2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从中国狮子联会的发展历程来看,GMT从会员发展委员会到组织建设委员会再到会员成长委员会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狮子联会在借鉴国际狮子会管理运作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步伐。会员成长是中国狮子联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狮子联会不仅要通过公益慈善活动助力社会治理,更要通过狮爱精神的培养提升会员素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因此,中国狮子联会可以堪称为人生中的第二所大学,是我们从家庭、工作走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大学”。GMT从重视会员发展到重视组织建设再到重视会员成长,体现了中国狮子联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是中国狮子联会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的体现,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组织成熟的标志。

此次中国狮子联会的机构调整呈现鲜明的“二次创作”特征。相较于国际狮子会的原生实践,此次改革不是机械复制,而是在深入解析GAT发展逻辑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所进行的适应性重构。将GMT转型升级为会员成长委员会,既延续了国际狮子会对会员发展的重视,又赋予其中国特色内涵——将发展会员提升至通过培养会员成长来为社会治理提供高质量人才的高度。这种转变体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组织规模达到临界点时,必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动能转换。联会层面的机构合并(会员管理+组织建设→会员管理与组织建设委员会)实现了职能协同,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治理效能,彰显了新时代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系统性思维。从理论建构角度看,此次改革完成了三重意义上的范式转换:其一,从单纯的组织扩容转向会员素质培育,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其二,通过GET与GMT的职能分解,确立了组织建设与会员成长的双轮驱动机制;其三,在国际经验本土化过程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治理"的实践样本。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内涵,更为全球非营利组织治理提供了东方智慧。

站在中国狮子联会即将成立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要感恩狮友前辈们的无私奉献,更要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当前,中国狮子联会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尤亮会长及联会领导班子提出的“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狮子联会改革指明了方向。站在建会二十周年的新起点,大连代表处的全体狮友要以更高站位把握历史方位:既要看到中国狮子联会作为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更要强化中国狮子联会作为“社会大学”的教育功能。通过规范化建设提升治理效能,通过会员成长强化组织根基,中国狮子联会及大连代表处将走出一条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作者:中国狮子联会组织建设委员会副主席、大连代表处2024-2025年度第一副主任吴长云)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504/01/WS67eb7856a31008317a2afb82.html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