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
青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那么如何培养好青年人才?
据了解,地方两会期间,在31个省份发布的本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年人才都被特别关注。北京、山东、甘肃、山西等地专门设置了青年人才相关计划。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专门就青年人才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青年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当先锋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针对部分人才发展平台与人才发展需求不匹配、人才政策落实程度有待提高、青年人才外流等问题,建议在思想引领、政策支持、各方协作等方面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提案》建议,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与培养体系,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技能培训、思政课程、党史学习教育等,实现常态化教育。
杭州近些年保持着很强的青年吸引力,连续多年人才净流入率、海归人才净流入率、数字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第一。
“在浙江尤其是杭州青少年心目中,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争做“红色根脉”传承者、守护者、践行者,“处处尊崇最美、人人争当最美”已成为青年风尚。
《提案》还建议,要加强宣传媒体与新闻舆论的管理与建设,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青年人才发扬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拓宽教育引导的主体与培养空间,推动学校、工作单位、家庭等形成合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全面构建助力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保障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第一批县级试点之一。早在2019年,北仑区就将“青年”纳入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局中谋篇布局,印发《关于打造“青年北仑”的意见》,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加强青年住房支持”。
不到半年,北仑区净增常住青年人口10459人、青年人才7241人,有效遏制了青年人口数量及占比持续下降的态势。此外,这份意见还涵盖青年广泛关注的信贷、创业、生活保障等,形成“青年北仑”1.0版政策体系。
人才来了,如何留得住?甘肃省兰州市强化系统保障,解决“关键小事”。
“聚焦保障青年在兰州安身、安心、安业,兰州市实施青年成长行动、青年友好行动、青年有为行动、青年有爱行动、青年活力行动五大行动。”团兰州市委书记武永强介绍,去年,兰州市计划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000人,上半年引进首批急需紧缺人才500人,投入使用的410套人才公寓已有346套入住。
为进一步推动政策服务供给与青年人才需求匹配的精准性,努力解决青年人才“急难愁盼”问题,《提案》建议,在职业发展方面,优化职称评审、职位晋升体制机制,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给予青年人才更高的自由度,减少“填表式”管理,减轻不必要的“帽子”负担。在个人生活方面,适当提高青年人才的薪酬、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标准;为青年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父母养老等服务,缓解青年人才发展的外部社会压力。
搭建全方位青年人才培育平台
《提案》建议,创造搭建一批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大力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鼓励青年人才聚集的区域和城市打造国家战略性创新平台,全面增强我国对全球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从大湾区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大湾区在人才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认为,进一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是温州市重点打造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原计划5年内引育一支不少于200人的高层次人才研究队伍,但不到两年时间就超额完成。该研究院人事处处长曹士介绍,他们构建了全链条式成果转化模式,青年科研人员在这里可以享有更优质的发展机会和更全面的生活配套。
为吸引青年人才,温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市将继续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创业营商环境,动员各领域青年与温州城市共成长,搭建青年创业平台,让青年企业家、青年科技团队、青年工匠能手等都能找到奋斗的舞台。
《提案》还建议,重点培育一批青年人才服务平台,围绕青年人才重点需求,搭建青年人才结对帮扶、竞赛、创新创业、就业、职业发展、人文关怀等系列培育平台。构建完善一批青年人才发展平台,解锁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实施青年人才开发、青年创新团队培育及青年人才梯队建设。
分级分类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从5550.4万人增长到7839.8万人,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
如何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建设和培养,关系着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能否加速形成。
2022年7月,团中央印发《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提出,将构建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加强青年科技、技能、经营管理、乡村振兴、公益人才培养的“1+5”工作格局,实施青年政治人才培育行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行动、青年技能人才锻造行动、青年经营管理人才赋能行动、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青年公益人才成长行动。
《提案》建议,重点建设国家战略人才信息库,指导各级政府重点建立青年科技人才、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深入挖掘、有效引进、高效选配青年紧缺人才,逐步实现全社会的青年人才资源信息共享。丰富青年人才推荐渠道并完善经常性维护机制,加强各行业青年人才需求预测。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实际,建立地方特色人才信息库,积极促进青年人才的良性流动。
编辑:W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