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

 时间:2023-01-31 14:53:59来源: 安徽网

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鼓励建设年轻人、老年人融合居住的综合社区和长租公寓;探索发展“以房养老”; 打造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水平健康养老目的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聚焦养老照护、康复辅具、适老设施、老年教育、老年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养老与医疗、文旅、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

  老人可在“家门口”租赁康复辅助器具

  近年来,养老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意见”提出要完善多层次养老照护服务,打造以老年照护、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康养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稳定期生活照料、康复期护理、治疗期住院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运营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利用社区门店开设老年餐桌。

  同时,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和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支持老年医学科和安宁疗护科发展,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创新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

  为方便老年人使用康复器具,今后,安徽省还将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完善供应商准入标准,动态更新产品目录,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辅具产品,并鼓励支持在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推动康复辅具优质产品应用。

  鼓励建设融合居住的综合社区和长租公寓

  在发展老年宜居产业方面,“意见”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疗养式、社区式养老项目。设置康复中心、娱乐中心等设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开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照护等为一体的养老社区产品。鼓励建设年轻人、老年人融合居住的综合社区和长租公寓,打造代际融合、充满活力的长者社区。

  不仅如此,“意见”还倡导终身住宅理念,指导各地新建适合终身居住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制定完善适老化房屋建设和改造标准,拓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覆盖范围,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重点项目库并统筹推进实施。到2025年,城市养老服务15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

  此外,鼓励旅游企业依托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

  指导各地加强A级景区、自然保护区、星级酒店等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安全、便捷的老年友好旅游环境。鼓励发展老年数字教育新业态,支持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平台,开发线上授课、互动交流等产品。

  探索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为释放养老产业发展新动能,安徽省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康复辅具、智慧养老等机构给予支持。落实扶持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

  对于依托社区固定场所设施,采取全托、日托、上门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其提供养老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的,免征契税;对自有或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商业养老保险,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根据“意见”,安徽省也将积极发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同时,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研制和推广应用,将符合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纳入安徽省首台套保险补偿范围;加快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支持推广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加大老年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产品供给等。

  护理员资质评价将与沪苏浙共认

  “意见”提出打造高水平康养基地,突出“城市—康养—田园”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健康、观光、体验、休闲景区,形成一批临近康养基地的户外康养活动区。围绕“医、养、游、健、学”,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情况,积极打造康养产业集群。

  同时,推动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养老事业、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有序推进区域内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在宣城、黄山、安庆、池州、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市建设集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生态旅游、教育研学等于一体的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打造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水平健康养老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还将建立与沪苏浙共认的护理员资质评价制度,推动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评估、养老照护服务和养老护理员等级评价标准的互通互认,建立养老服务优质诚信品牌互认和推介机制,建立养老机构行政处罚和失信行为的定期通报机制。(记者 姚一鸣)

编辑: 审编:W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