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省民政厅近日出台十条举措,提出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一大批镇街、村居纷纷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各地依托民政服务机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乡镇社工站等广泛开展服务,社会工作城乡均衡化发展得以推进。记者9月10日探访了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看这里的社会力量如何融入当地发展,做好兴村振兴的得力“助手”。
“会诊”到田头,提升生产力
口袋富,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第一要务。蓝莓种植一直是溧水的特色,但要提高种植效益,还需要把培训课开到村、开到田头。在社会组织的资源链接下,石头寨村开展了一次颇有成效的蓝莓种植培训大会,公司、种植大户、普通农户都参加了“现场会”。南京全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陈奕同把蓝莓种植、防虫害等技术讲得通俗易懂。
“在微酸性的土壤里进行栽种,蓝莓会更加容易成活,蓝莓的品质也会更好。”陈奕同说,过去当地的农民仅凭经验种植蓝莓,产量不高、病虫害多、土质不达标、烂果多,经济效益一般。社会组织在深入走访中发现了这些问题,邀请农技人员及时把培训课开到农民家门口,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宋林飞在做了大量乡村振兴调研后认为,当前农村“空心化”“小农化”“分散化”“老龄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产业空心化”的解决之道需要推进“五化”:机械化、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和安全化。
为了提高浮山村小籽花生产量和销量,浮山村小籽花生专业合作社请到了省农科院专家、区科协负责人以及镇工商所负责人,一起到田间地头“会诊”。调研中,合作社成员遇到的各种困惑,专家都一一作了解答。
常年驻扎在农村社区,善于链接资源的专业社会组织是打通各路资源的重要一环。据悉,白马镇引入南京市你我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镇级政府采购和社区采购的社会服务项目就达19个,涉及经济发展类、居家养老类、互助类等多种需求。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项目类型的扩展,白马镇的乡村治理社会服务质量有了极大提升。
延续村落文化,发挥凝聚力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戚晓明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对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化治理以及乡村振兴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态构建。乡村文化振兴中需要结合乡村当地的文化特色、资源禀赋及农民需求进行空间的构建。
在白马镇采访时记者看到,这里的村落文化打造已经开始萌芽,并在探索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红色基地李巷充分挖掘新四军在当地开展的抗日斗争历史,不仅打响了乡村红色旅游的品牌,还提升了当地人的文化自信。每逢节假日,社会组织都会把各村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一起去李巷参观学习。在一次3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的活动上,社工们邀请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一起“在线团聚”。孩子们学习红色文化、一起欢乐聚餐、吃水果月饼的画面实时与他们的父母共享,拉近了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
春种秋收,挖掘本土文化方能凝聚村民的心。社会组织创新打造了一场又一场具有乡村气息的活动。秋收时节,当地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自食其力”,亲手采摘玉米,体验劳动的快乐。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表示,“情境危机”带来了经济发展、空间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但社区呈现出的鲜明情境性、地理区域、社会互动、共同意识等要素特征为解决乡村振兴的“情境挑战”提供了可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地方乡村社区的独特情境性,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运用,挖掘和利用地方性智慧,激活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白马镇为例,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国营茶场、茶叶实验场等特色产业,让白马镇成为宁杭发展轴上门户型特色新市镇,也是国家级生态镇。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挖掘自我价值,提升竞争力
当前,快速城市化变迁带来的居民需求层次的变化,不仅停留生存、安全等方面,还衍生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白马镇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体现在:老年人有助餐、文化娱乐、健康检查的需求,青少年有同辈交往、心理关爱的服务需求,残疾人有辅助性就业、健康咨询、社会交往的需求,白马镇社会组织有学习专业知识,团队建设、心理疏导的需求。
找到需求,才能找到善治的切入点。截至目前,白马镇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社会服务已满两年。为满足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社会组织培育了一批本地志愿者团队。南师大等高校资源、辖区企业资源、江宁区等社会组织资源纷纷走进白马。
在白马镇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采访时,社工李敏告诉记者,镇内现有5家社会组织服务于村(社区),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开展了萌芽天使、爱心来敲门等334服务品牌建设,3个为小服务品牌、3个为残服务、4个为老服务已陆续落地。
随着居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创新社工培训沙龙、发展志愿者队伍、打造镇级“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平台、盘活镇内镇外资源等新一轮服务已经在路上。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