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犹如决堤洪水,瞬间蔓延全国!近一个月来,广大社区社会工作者们抛家离子、逆向而行,用坚韧的毅力与病毒争夺阵地,打响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他们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动员群众、联防联控,扎起了密实的疫情防控篱笆墙,践行着专业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担当。今天,笔者作为一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中级社工师、社工初级督导,分享几点“抗疫”战争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社工参与社区“抗疫”遵循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在公共危机情形下提供介入和救助措施,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是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各地都启动了一级响应,在这个社会大众共同面临的危难面前,社会工作者挺身而出,提供介入服务、落实救助措施符合社会工作基本的专业伦理守则。就像消防员,面对火场的时候一方面喊着推着让别人往后撤,一方面自己却迎着烈焰往前冲!身在其位,进是职责,退是逃兵,我想,社会工作也是这个道理,政治上叫担当作为,岗位上叫履职尽责,专业上叫职业操守,大道理就不多讲了。虽然在现实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社会工作者也会受到外力的干扰甚至是行政的压力,比如广受诟病的“填表抗疫”、“滥用问责”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添堵受气现象,但只要我们本着“利他主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伦理道德,本着救危济困、助人自助的初心,就无愧社会工作者的称号和荣誉。
二、社工参与社区“抗疫”彰显了社会工作的功能
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基本功能。这场快速蔓延的疫情,犹如洪水决堤,让民众从物质到心理都猝不及防。同时,自媒体让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远大于病毒的传播。恐慌之下,社区居民本着“宁可信其有”的防御心理,对真相持怀疑态度,认知行为瞬间发生扭曲,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抱怨、怀疑、争吵、抢购等问题比比皆是。这种时候,作为与社区居民互动最多、亲和力最强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如何有效回应居民诉求,澄清事实真相,破解社会焦虑,回归理性思维,构建支持系统,实现现实与人性、社会与家庭良性互动,是检验社区社会工作者综合驾驭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的试金石。比如,面对我所服务的社区因出现确诊病例引起的恐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宣传方法、攻心策略等,有效澄清了事实,还原了真相,打消了疑虑,保持了稳定。
三、社工参与社区“抗疫”让社工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有许多社区社会工作者常常感慨难以发掘服务对象,其实这是社会工作理念和经验不足的体现。那么,机会来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社会工作造就了大批的服务对象。比如:对于因感染隔离治疗的家庭、疑似隔离观察的家庭,他们面对他人的排斥和唯恐避之不及的冷落,承受着巨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需要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接纳;对于在家留观的家庭,其一日三餐、就医问药的难题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对于工作在防控一线的物业服务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同样面临着怕被感染的心理恐惧和家庭压力;还有那些因小区封闭式管理造成家庭支持系统暂时失灵的居家老人、残障家庭等,这些都是社区工作者的潜在服务对象,需要社区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心理介入治疗、构建支持网络、提供物质帮助、给以精神慰藉等措施帮助解决。社工在帮助这些遇到难题的社区居民的同时,自身的社会工作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必将得到锻炼提升。
四、社工参与社区“抗疫”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影响力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给社区治理带来巨大考验的同时,也为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机遇。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认同感一直比较低,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中没有发挥出技术支撑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一些列社区问题和服务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业绩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美誉度。比如在应对社区居民的抱怨和恐慌情绪时,我就督导社工们运用系统理论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克服焦躁情绪,理性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待因小区封闭造成生活物品采购困难的老年居民和残障家庭时,我就督导社区社会工作者连接资源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将商超资源与志愿服务资源对接,实现了供货与配送一条龙;在对武汉归来人员实施居家隔离措施的同时,解决好邻居的心理排斥问题和居家隔离者的生活服务与心理慰藉;在面对疫情较重小区一线物业服务人员请假辞职现象时,及时运用社工理念编写了《“战疫”面前,如何稳定一线物业人员军心》的指导性文章,并积极与相关物业企业沟通,通过心理支持、物质帮扶等方式保障了物业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针对社区居民对封闭管理的认可度与配合度不一的情况,编写了通俗易懂、硬核霸气的宣传口号和《商超门店疫情防控自律歌》等宣教内容,并督导社工充分运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标语、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社区社会工作者也面临着在烈火中淬炼成钢的过程,亲爱的社工伙伴们,我们一起加油!
张光辉
2020年2月16日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