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组织”:公益发展的“新引擎”

 时间:2018-10-22 22:55:57来源:人民政协网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使用互联网参与慈善的网民人数规模约为2.51亿,互联网公益已进入“互联网的创新基因与公益向善的力量相结合”的3.0阶段。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社会组织管理部门也在尝试通过互联网提升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民政部近期发布了《“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简称《行动方案》),着力在未来3年推进“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

可以说,“互联网+社会组织”已成为公益发展的“新引擎”。

社会组织管理

“最多跑一次”已成现实服务体验感待提升

“这几年,年检只需去管理部门跑一次腿,大部分工作都在网上完成,非常便利。”在北京办公的某企业扶贫基金会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正在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现状。

《行动方案》透露,民政部将优化社会组织网上办事服务,推动相关办事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努力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化多跑路。

目前,“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已成为现实。不过,服务质量的提升仍需加强。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年检环节中,提交材料基本都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完成,但客服体验仍有待提升。

“没有网络客服,只能打电话去咨询相关事宜。”该名工作人员说,“举个例子,碰上平台打开速度比较慢的时候,我们想咨询下怎么解决,电话却打不通,或者无人接听。”

赵女士是另一家在京办公的基金会的行政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提交年检材料审核通过后,需要去线下的服务大厅领取相关材料,的确只需要跑一次,但填写机构信息时不太方便。

“比如填写信息的页面有截止时间,有时候填写得慢了点,页面就自动关闭了,已填的信息也就随之丢失。另外,有时候会遭遇系统崩溃。每年在填写信息这个环节,我至少要填写两次才能成功。”赵女士说,“技术限制也会带来不方便,比如只能用特定的最新版本的浏览器才能填写,需要花时间去下载和更新。”

《行动方案》指出,有关管理部门在使用互联网手段开展工作时,“依然面临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公开不广泛、互联网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未来3年,这将是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面。

社会组织孵化

能力建设“触网”成效显著大数据可助推管理

陕西众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一家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构。该中心主任王娜告诉记者:“运用互联网工具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还降低了工作成本,扩大了工作成果的影响力。”

社会组织培训孵化工作的常用模式是能力建设。按照以往的工作方式,往往需要在会议室等实体场所举办主题性培训班,现在,该中心可以通过微课程、微信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授课,定时或不定时地开展培训活动,便捷又及时,节省了大家的工作成本。

王娜还认为,在互联网发展的新时期,通过网络技术与相关平台,可以大大提升公益慈善组织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公益行业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公益。

王娜和同事们还尝试利用新媒体等互联网工具,与金数据、灵析等网络科技公司合作,为社会组织讲解专业知识,在为受益对象提供服务的同时,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工作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我们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互联网得以加强。比如,我们作为第三方机构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系统性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工作情况。”王娜说。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指出要推动社会组织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实现不同层级、部门间信息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探索在社会组织领域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决策。

随着政策的落实,大数据将成为培育孵化社会组织的“利器”,也将更好地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

社会组织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是公益“推进器”“90后”更爱“互联网+管理”

短短1年多时间内,通过互联网,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简称“百特”)将其财商教育公益项目推广到500多所学校,惠及2万余名学生。

这一切,来自“互联网+”。

百特负责人王胜告诉记者,该机构致力于为乡村地区的儿童与青少年提供财经素养教育。过去几年,通过线下开展教师培训的方式,在乡村学校普及财商教育,然而这种模式很快遭遇到困难和瓶颈。

“培训乡村教师的困难在于,一是路途遥远;二是教师能力相对欠缺,接受财商素养知识与教学方法并不顺利;三是耗费人力财力比较大。”王胜说。

通过开展线上培训,教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培训,他们之间还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互相支持,弥补了原先面对面培训的不足。此外,通过开展“双师课堂”的教学方式,城市中的财商素养教师依靠互联网为山区孩子上课,乡村教师则利用线下讨论和辅导作业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师可以直接观摩财经素养课堂如何开展,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学能力直线上升。

这一切所需的成本,只有原来的数十分之一。

王胜认为,“‘互联网+’并非一味地进行线上操作,线下活动同样重要。”

百特发现,对乡村教师培训时,线上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简短快捷,而线下活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见面和深入讨论的机会。“线上布置任务,线下深入探讨,两者融合才是最有效的。”

除了项目运营,在机构管理方面,互联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百特有近50名员工,这些员工的上班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朝九晚五,有的采用弹性工作制,有的在家上班,通过专业的管理软件,机构完美地满足了差异化的需求。“比如通过视频开会,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种网络管理模式,让个性鲜明的员工尤其是“90后”员工找到了最佳的工作方式,增加了机构归属感。

“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一切不可想象。”王胜说,“我相信,‘互联网+社会组织’将为社会组织领域带来更深刻的改变。”(顾磊)

编辑:彭淑仪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