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博物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报记者 张玉琢 李 洋
一名澳门特区游客随团来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华慈善博物馆参观,当看到镜湖医院基金会展区展出的一张护士学校毕业文凭时,不禁脱口而出:“这张文凭上的照片是我的母亲,想不到在中华慈善博物馆能看到这份珍贵的资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先驱张謇先生在创办南通医院时曾题写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两年前,中华慈善博物馆就在张謇先生所办大生纱厂的旧址上建成,在博物馆广场西侧的馆训墙上“祈通古今,以宏慈善”八个字赫然醒目。如今的中华慈善博物馆在传承传统慈善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承着张謇的慈善精神。两年来,中华慈善博物馆承办当地道德讲堂、主题讲座70多场,接待海内外游客近30万人次,大力传承和弘扬了慈善文化,树立起了南通这座城市新的重要精神标识。
传承利他文化弘扬助人品质
博物馆展示了两张1992年“希望工程”的捐款收据,署名为“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位老党员”。经过当时工作人员的多方查证,确认捐款者都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这些钱捐助给邓小平曾经战斗过的广西百色地区的失学孩子。另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知名慈善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如深圳歌手丛飞表演用的道具眼镜和服装。他参加了400多场义演,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2005年5月,病榻上的丛飞用沙哑而坚定的嗓音向党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他十余年扶困济弱、爱心积聚的思想升华。
慈善体现的人性,其本质是助人利他;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的是无私奉献。博物馆根据自身的展陈特色,努力在人性和党性融合方面做文章,积极发挥党性教育作用。
开馆两年来,一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来馆开展党性教育。南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陆兰娣曾先后三次来馆参观,她说:“第一次是偶然路过,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进来参观,第二次是专门带全家人一起来参观,第三次是组织支队全体干警来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慈善博物馆办得非常好,每次来都有新的感触,很受教育!”
目前,南通市委组织部门已将博物馆设为“党性教育基地”。
武训事迹融入学校德育教育
博物馆建立了武训事迹的展示区,通过漫画、背景画、多媒体和实物的方式进行展示,传递了其矢志义学的精神。还有张謇事迹展示区,展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张謇创办的慈善机构,还可以触摸查询。另外,张謇鬻字的书法作品,在《申报》上刊登的鬻字启示,鬻字的票据都有展示。
开馆以来,博物馆通过深入挖掘相关展览内容及背后的故事,并主动联系当地文明办、教育局等部门,共同设立了“青少年社会实践与教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通过服务与实践,潜移默化地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
目前博物馆已与南通市实验小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南通职业大学等全市各类大、中、小学校开展了结对共建。学校将参观博物馆设为必修课,每名学生每个学习阶段要来馆参观一次,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此外,博物馆还定期组织“慈善文化使者”走进校园,其中南通大学成云雷教授讲述的《<红楼梦>中的慈善及其启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其中贾府资助刘姥姥,刘姥姥救巧儿的故事反映古代家族慈善及善有善报的理念。这种以传统典籍为素材开设慈善文化专题讲座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年献血6万毫升践行慈善的意义
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在20年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开馆一周年之际,博物馆特邀请郭明义来作先进事迹报告,当天共有数百名代表来到现场聆听,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博物馆还利用多种手段传播慈善文化,与南通市广播电台联合推出《博物馆会说话》节目,让听众了解博物馆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慈善文化。此外,博物馆先后与30多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达成共建协议,定期开展慈善文化巡展、宣讲等活动,由点带面,在全社会播撒慈善的种子。
近期,南京大学组织近百名台湾大学生到江苏省交流学习,开展历史文化探寻之旅,把博物馆设为其中一个重要站点。当台湾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汶川地震展示场景时,他们感叹:“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汶川地震这么巨大的灾难没有把我们击垮,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更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在传播慈善文化的同时,博物馆结合慈善展品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积极承办道德讲堂。南通市国资委系统数十家企业先后组织员工来馆参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南通市文明办还将“南通市道德讲堂总堂”设在了博物馆。目前,平均每月有3到4场道德讲堂活动在博物馆举办,俨然已成为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中华慈善博物馆馆长、南通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坚告诉记者:“专题博物馆虽以某一特定领域为展示对象,但绝不能囿于行业内部。中华慈善博物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将为之不懈努力,希望借此能够有效、充分发挥专题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
编辑:卜元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