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扶贫纪实

 时间:2018-05-15 21:51:31来源: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春中

“5.12”汶川地震10周年前夕,四川省绵竹市遵道场镇棚花村,一家名叫“杨怡缘”的农家小院里,一场特殊的“不触痛往事”的“共话会”在这里举行。

棚花村全村有780户人家,1632村民,这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也是“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一。同样,棚花村的年画产业,日益发展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年画产业也带动了山区旅游经济和农家乐产业的发展。

汶川地震中,这个祥和、平静的小村受到重创。棚花村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村民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当地政府与援建单位的扶持下,棚花村农家乐产业在2009年3月实现原址重建。

绵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丽珂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的灾后重建项目中和农信首次在中国采用小额信贷的模式参与灾后重建,通过无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服务,帮助灾区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改善生活。

震后10年,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与地震灾区农户相伴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10年。

重建后的棚家村农家乐规模不断壮大,呈现规模化发展。如今的棚花村已成为省市级农业观光旅游区。

在废墟上助力重建家园

对于46岁的侯世会来说,10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使她的家园瞬间变成废墟,母亲也在地震中遇难。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

地震前,侯世会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全家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以及家里的几亩薄地。女儿在江西上大学,儿子因家里贫困缀学当了兵。

“地震后,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早日重建家园,但粗略算下来,重修房屋需要7万元”,侯世会说,“依靠政府补助,国家贷款和自身积蓄,依然还差1万元。亲戚朋友都受灾了,我哪好意思向他们开口借钱哟,哪家都很困难!”

房子好不容易重新盖好,侯世会家又遭遇火灾。“我最忘不了娃当兵后写信回来,告诉我不要舍不得吃两块钱的晚饭。幸好再苦再难都走过来了。当时虽然有国家支持,但还是想着不能全依靠国家,日子终归还是要靠自己过。”侯世会称。

2009年1月,中和农信项目率先在绵竹市开展灾后重建小额信贷试点,侯世会成为中和农信灾后重建项目中的第一位受灾农户。

“我们的扶贫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贫困人士脱贫、致富。”中和农信绵竹分支机构工作人员李加英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在中和农信小额信贷的支持下,曾经借钱无门的侯世会如今拥有了自己的曾经梦想中的“幸福生活”——盖起了楼房,儿女都成家立业,幸福美满。

“我家现在不用再借钱喽,但中和农信的帮助我一辈子都记得。”46岁的侯世会一扫当年脸上的愁容。

48岁的李成海,家住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双土村,有建筑、装修的技术。他的妻子杨国芝,在家操持家务。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家里的房屋全部倒塌。

地震前,李成海与人合开的装修公司亏损了,贷款还没有还清。为了省钱,他决定自己动手建房以降低支出。

即便如此,加上国家的补助和手头的结余,还差1万多元。由于之前的贷款还未还清,他不能再从银行得到贷款。所幸,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的灾后重建项目——中和农信小额贷款给李成海带来了希望。

李成海所在的遵道镇是绵竹市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中和农信的灾后重建项目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9年2月17日,李成海在中和农信顺利申请到建房贷款。不久,家中的新房顺利峻工。

在解决了居住问题之后,李成海继续做着装修和建筑工作。由于灾区重建的需求,他的建筑装饰“事业”不断拓展。2011年4月10日,李成海再次向中和农信申请了1.5万元贷款,购买了急需的建筑工具和材料,并完成了一个个装修工程。

李成海的收入也随之看涨。几次贷款后,他都坚持按时还款,从不拖欠。

回顾家庭变化,李成海说:“是中和农信项目关键时刻的支持,才让我从废墟上重建起家园!”

田野上的“创业先锋”

36岁的张强老家在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双堰村,2006年,他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毕业后,张强在广东的一家企业担任过公司技术员,也在北京一家餐厅做过门店经理。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把全世界的目光拉回四川,也让漂泊在外的张强开始思考自己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

“震后家乡百废待兴,那时就一直想着回农村干点事”张强动情地说。

学农业专业出身的他对农村和土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2009年张强怀揣2万元选择回乡,开始了自己“回报家乡”的创业之路。

张强与中和农信项目的缘分开始于2015年。那时,张强已是什邡市小有名气的创业先锋。

2015年4月的一天,中和农信工作人员丁天超像往常一样到村里入户拜访,路过一个田边,看到有两个人正用一台机器在田里种豆子。短暂交谈之后丁天超发现,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什邡小有名气的张强。

丁天超兴奋地拿了一张资料给张强,告诉他中和农信是提供小额贷款的,专门服务于农村,支持老百姓创业的。丁天超留下了联系方式,告诉张强有需要的时候可随时联系。

2015年5月底,丁天超接到了一个叫张强的咨询电话记录,查看资料发现这个张强就是一个月之前碰到的那个创业先锋。

通过交谈丁天超了解到,张强今年种植了160亩水稻,400亩豆子,还有180亩玉米,由于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加上去年还有泡菜厂及其他业务单位,没有给他结清的菜款50多万,导致现在暂时没有流动资金。

正值秧苗插播时,没有现金,张强无法支付插秧工人的工资。于是,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打通了张天超的电话,没想到他的申请立马得到受理,第二天贷款就被批下来了。

当丁天超拿着贷款送到他手里的时候,张强真的没有想到中和农信在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时是这样的方便,快捷。

张强2015年首贷5万元,2015年11月底第二次贷款贷款10万元,2017年底第三次贷款10万元。

“中和农信项目的小额贷款,让我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主人翁,不用求人,不欠人情,保留了我作为创业者的骨气和底气!”张强说。

对于未来,张强充满信心:“现在是农村最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新时期的农民,我会和更多灾区乡亲们一起发展生产,早日实现家乡的振兴!”

为何首次采用小额信贷参与灾后重建和扶贫

大灾面前,建房是最大的难题。

建房款一户至少需要8万元以上,对于当地普通百姓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资”。就算得到了补贴款再加上建房贷款,也难以全部凑齐。

作为支持灾区10年重建的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总裁刘冬文对此深有感触:“10年前,我们作为灾后重建的支援力量来到绵竹;10年后,重建完成,很多当时比我们更早进入的机构都已离开,而中和农信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不断扩大项目区覆盖面积,以陪伴式服务的方式,支持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受灾后百姓重建家园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农户建房资金除了有其它银行的灾后重建贷款外,还有一些资金缺口。”刘冬文表示,这种情况下小额信贷给予了补充支持,能让他们尽快建成房,以解燃眉之急。

刘冬文的思考还在于:受灾农户建好房后,也面临以后如何还款,如何开展正常生产生活的问题。贷了款需要还上,怎么按时还上?震后,许多老百姓开始了小型作坊、小型种养殖业、小型的家庭式经营,再加上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不但还上了款保持了良好的征信记录,也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和发展机遇。

“过去10年,我们用小额信贷的方式支持四川地区的灾后重建;未来,我们将四川区域纳入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刘冬文称。

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中和农信四川小贷小额信贷项目业务覆盖四川省德阳、绵竹、什邡、中江、广汉、罗江、三台、江油、雨城、荥经10个县市区,累计提供了10.8亿的小额信贷,服务了4.5万个家庭,其中农户比例85.3%。

以绵竹市为例,中和农信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项目已覆盖绵竹市的19镇2乡。 截至2018年3月,在绵竹累计放款7718笔、2.3亿元,服务农户23000余人,平均单笔贷款额度3.08万元。

为尽快帮助灾民走出困境,提高自我恢复能力。灾后重建3年期间,中和农信项目在绵竹还设立了专门的社区学习中心,并由专职工作人员免费为4320名农户、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计算机培训。

“中和农信项目主动参与乡村振兴,长期扎根四川,坚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一支行走巴山蜀水之间,服务百姓增收的金融扶贫的重要力量。”四川省扶贫与移民工作局原副局长刘维嘉说。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郑文凯认为,对于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农户而言,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终归是花一分少一分,而用于发展生产的小额贷款,则能发挥其杠杆作用,创造更大价值。

“这次来到棚花村,我感受到中和农信项目小额贷款模式不仅提供金融服务,更是与农民同行,为农户服务,助农户发展,帮农户出谋划策。”郑文凯期待,这一项目“能不忘初心,帮助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编辑:彭淑仪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