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效应初显我国年度捐赠总额大幅上涨

 时间:2017-11-02 18:02:43来源:中国慈善联合会

11月2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年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共计1392.94亿元,社会捐赠总量创历史新高。

2016年,慈善法正式施行,其权威性、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法律效应迅速显现,多项具体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多个行业重大问题得到回应,直接推动了社会捐赠在这一年“高歌猛进”。

捐赠总额上涨25% 增幅领先发达国家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慈善捐赠的上升势头更加显著,我国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共计1392.94亿元,占全国GDP的0.19%,相比2015年增加284.37亿元,同比增长25.65%;人均捐赠100.74元,比上年增加23.32%,无论在金额还是增幅均创下历史纪录。

《报告》横向对比了美英两国的相关数据。2016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约合25706.6亿人民币,占GDP的2.1%,人均捐赠约合7957.1人民币。英国捐赠总额约合868.1亿人民币,占GDP的0.52%,同比增长1.04%;人均捐赠约合1316.5人民币。我国慈善捐赠总额为1392.94亿元,占GDP的0.19%,同比增长25.65%;人均捐赠100.74元,增幅为23.32%。我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量已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捐赠总量、人均捐赠量的年度增长率均大幅领先于美、英两国。

慈善助力国家战略 扶贫领域备受关注

我国社会捐赠最关注的三个领域依然是教育、医疗健康和扶贫与发展,分占捐赠总量的30.44%、26.05%、21.01%,其中扶贫与发展领域增长最为明显,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扶贫事业中来。

企业仍为捐赠主力 民营企业再拔头筹

2016年,企业捐赠总额首次突破900亿元,达到908.20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124.35亿元,同比增长15.86%;企业捐赠占到捐赠总额的65.20%,比重虽较2015年略有下降,但仍为第一大捐赠来源,其中民营企业贡献近5成。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捐赠过亿的企业达到了34家,数量比去年增加5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民营企业26家。这些企业的捐赠合计达到98.22亿元,比2015年增加18.91%,分占全年企业捐赠和社会捐赠总额的10.81%、7.05%。本年度捐赠金额达5亿元的民营企业有传化集团、恒大集团、碧桂园集团、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神华、中石油、中石化、茅台酒厂等国有企业也连续多年捐赠过亿。

个人捐赠大幅提升 普通民众成为中坚力量

2016年我国个人捐赠发展迅速,捐赠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93.77亿元,比上年猛增了124.47亿元,占到捐赠总额的21.09%,同比增长73.52%。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捐赠过亿的慈善家共35人(夫妻和家族按单一主体计入榜单),比上年增加13人,捐赠总额达到了79.73亿元,同比增长24.25%。普通民众正成为个人捐赠的中坚力量,10万元以下的个人捐赠从2015年的75亿元跃升至2016年的9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约20%。这意味着我国慈善捐赠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以网络化、趣味化、年轻化、小额化的方式进入普通公众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基金会接收捐赠最多

2016年,我国社会捐赠主要流向了基金会和慈善会系统,两者接收的款物捐赠各为625.50亿元、404.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79.93亿元、77.62亿元,分别占比44.9%和29%,合计占到全年捐赠总量的73.91%。

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接收的社会捐赠总体保持平稳,2016年共获捐260.64亿元,占全年捐赠总额的18.71%,在号召和吸纳社会捐赠方面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2016年,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的捐赠收入达27.94亿元,比2015年增长16.06%,占2016年捐赠总量的2.01%。

网络募捐日益规范

2016年,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其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3家平台全年筹款达12.89亿元,比2015年增加37.79%。

从捐赠人年龄段看,80后捐赠金额位居第一,占到捐赠总额的45%以上;其次是90后和70后,前者捐赠人次更多,后者捐赠金额更高。从网络捐赠的领域来看,医疗救助和教育助学类最受关注,其次为减灾救灾和环境保护。从捐赠渠道看,移动端成为主流,手机捐赠占总额的七成以上。从捐赠地域分析,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参与捐款的人数和金额最多。

编辑:彭淑仪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