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深度契合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理念,被誉为治国安民的“东方经验”,在化解民间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创新工作形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人民调解工作,2016年常青街道培育的常青“正泉”调解工作室正式参与到全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中,这个以全市百佳调解员——“刘正泉”名字命名的调解室,虽然与一般的以人命名的工作室有着一样的外壳,但内在却有着众多不同。它不但是合肥市第一家在民政部门备案在册的专业民间调解组织,而且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其长期运作的,好比是升级了“处理器”的手机 ,既保证了高效运行,又保证了长时间续航,成为常青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新一环。
建设发展带来新考题,引出新需求
包河区常青街道恰似高速发展的合肥市的一个缩影,在连续多年百万平方米的征迁之后,高铁南站、绿地中心等一个个重量级标志性项目“落子”辖区,取代原先城郊旧貌的是林立的商业街区和新型生活小区。在街区外在景观巨变的同时,区域人口组成也不断变化,原住居民集中回迁居住,新市民不断汇入,原先民众间的社会关系体系和沟通交流生态在不断的被冲击,平衡在不断被打破。
新生活方式带来的不一致,社会发展新老观念冲突,外来文化与本地生活方式的摩擦,必然导致大量的矛盾纠纷。原先的调解架构与方式在某些方面已不满足需求的更新。如何满足居民在矛盾调处化解方面的新需要,是摆在常青街道也可以说是摆在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前的必考题。怎样做?唯有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形式,为此常青街道选择了在调处工作上迈出创新的一小步——试水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调解工作。
可持续求实效,培育新型的社会组织
包河区常青街道及各社区一直以来通过传统的邻里、亲情等方式调处了众多的矛盾纠纷,但面对新市民、年轻人等群体的需求似乎难以找到合适对接口。建立专业社会组织通过发挥专业优势,恰恰可以“弥补”传统的不足,即常说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常青街道恰巧有这么一位“专业”人事可以胜任——刘正泉,原合肥市百佳调解员,退休后赋闲在家,有志于为常青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组织上向其征求意见时得到积极的回应。“正泉”调解工作室从初步设想向前迈进一步。各地以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并不鲜见。大多数因纯志愿服务无经费支持难以为继,或者开门两天红,因无调解案源而渐渐门前鞍马稀。如何建一个可持续、见实效的专业调解组织是常青街道培育“正泉”时反复考虑的问题。为此街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支持由正泉同志牵头邀有同志向高素质的人员组建核心组织团队,解决人的问题;其次,公益不是纯义务倒贴钱,常青街道决定采用政府购买其服务的方式,解决该组织长期运营经费的问题,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其三,通过无缝连接警民联调、社区调解和街道指派调解等方式解决案源问题,保证社会组织建成后不会成为空中楼阁空架子。
街道还安排业务部门,协助办理组织备案、场地、办公设备等一系列问题,全力培育该组织建立,并顺利开展工作。
摸索中坚毅前行,成为新生力量
有了社会组织全新的定位,有坚定的支持力,常青“正泉”调解室,完成备案程序后逐步运转起来。在正式运行之前,为考察该社会组织的“战斗力指数”,街道集中了全街49件矛盾纠纷,集中一个月时间,交办调解,形成压力测试,而“正泉”调解工作室顺利完成了测试,随后正式投入运行。
大众心目中的工作室就是一间办公室,一间房子,而“正泉”调解工作室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如何改变大家心目中固有观念,如何真正发挥作用,就是通过接地气、动起来,改变坐等“生意”上门的传统观念,改等为找,主动参与全街的调解工作,逐步让大家接受与认识。为此工作室初步制定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一是要积极对接警民联调,二是定期开展社区巡查,三是要开发接受预约调处,四是要迎着焦点矛盾调解,五是要接受上级指派。通过“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正泉”调解工作室,在成立后的几个月时间内,逐步展现其独特的作用,成长为全街人民调解众多力量中一支“生猛”的力量。2016年10月,辖区某医院一病人非正常死亡,病人直系亲属难以接受,在商谈无果后,数十名亲友从外地赶来,在医院吵闹,医院正常秩序被破坏,正泉调解室主动介入,对双方开展调解,经过一轮又一轮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下最难解决的一起医闹纠纷得以化解。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成功调处欠款纠纷、婚姻纠纷、“名誉权”损害纠纷、财产纠纷等近百件。
自2016年7月以来,常青“正泉”调解工作室共调解各类案件150起,重大疑难案件30起,司法确认12起,作为社会组织参与人民调解新试点,它有着几大优势:一是使全街矛盾特别是重大矛盾调解有入口;二是作为第三方的身份具有公信力;三是突发事件矛盾有人主动对接,防止矛盾扩大化;四是与警民联调室无缝对接,共同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五是品牌效应逐渐形成,“正泉”调解室不仅在全街范围内发挥作用,还将在全区范围内发光发热。
编辑:彭淑仪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