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山区石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关于“红色指数”的头脑风暴正在上演。滨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东燕指着改造前后的对比图,讲述着“三驾马车”如何让40年老小区重焕生机。这是“滨海石化”书记工作室年度“思·研论坛”的生动场景,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滨二小区深陷设施陈旧、公共空间不足等痛点的困局。在书记工作室指导下,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售后公房小区启动“红色破冰行动”,通过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居民共治,召开座谈会、协商会,梳理出居民“需求清单”。如今,健身点遍布小区三个区域,老年活动室新增阅览空间、影视空间,打造了乒乓室,在多功能活动室内安装了舞蹈镜……多元化的活动空间,深受居民的喜爱。
在石化三村,“红色朋友圈”正书写着共治新篇章。党总支书记卢赛婵联合9家共建单位构建起“党建生态圈”,将专业资源精准嵌入社区需求。宸源绿化的园艺师将1号门荒地变花海,聚盛建筑解决大件家具运输难题,邮储银行的防诈课堂让老年人守好钱袋子,教院附中学生用轮胎涂鸦为社区增添艺术气息……“我们就像拼图高手,把各方优势拼进社区治理。”卢赛婵在研讨会上展示的“微心愿认领墙”,记录了15个暖心项目,居民的小愿望逐一成真。
这些治理智慧的火花,正在书记工作室搭建的“经验孵化器”中加速碰撞。当天的“思·研论坛”上,卫零街区党支部书记汤文连揭秘“暖心食堂”的运营密码:街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辖区餐饮店协商,为新就业群体等提供便利。目前,美食美分大食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7折优惠,米艺优尚大食堂针对老年人、优抚对象和残疾人等群体提供8折优惠。
如何保障暖心食堂优惠政策能持续?如何提升物业主动性?如何解决居民区普遍存在的资源整合不足、服务持续性不强、治理模式单一等共性问题……针对社区治理中遇到的困局,“滨海石化”书记工作室第一组的各领域党组织书记、组工干部、社治主理人以及中青年骨干围坐在一起碰撞思想火花,掀起了社区治理的头脑风暴。一个个破解难题的妙招应运而生:建立三方监督机制,监督优惠落实情况和饭菜质量,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缓解食堂压力;通过“日常巡查打分+居民满意度测评”,推动物业激活内生动力;打造街道级“红色共建IP”,设计统一联建LOGO并发布街道年度《共建服务白皮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建模式。
“书记工作室是实践智慧的‘转换器’,把基层经验变成可推广的红色密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培鑫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社区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为更多老旧小区提供“破局新生”的样本。
编辑:殷鹏晖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