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高境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深化和实践社区自治共治新路径。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境享·心享“四城”一居一品项目为抓手,重点围绕社区品牌塑造、阵地打造、机制创新和活动赋能四大维度,聚焦挖掘社区独特魅力和核心优势,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引领社区实现全面升级。
共和五村居民区管辖共和五村、城投世纪名城两个住宅小区。这个融合老旧小区与商品房小区的“混合体”,通过“绿益童行,和乐共建”社区治理品牌,以“党建红”为底色,以“自治绿”为笔触,以“活力金”为点缀,绘就了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画卷。这里的故事,从一盆绿植、一场分享、一次义卖开始......
党建“红”底色:从“陌生人”到“一家亲”
共和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以8个党支部、300余名党员为“红色调色盘”,巧妙地将党建红转化为情感联结的纽带。面对社区“熟悉的陌生人社会”难题,党总支设计了“以绿破冰、以童促融”的治理路径,让孩子们化身“绿植小卫士”,以“盆栽认领+长效共养”模式,将公共空间美化与儿童自然教育深度融合。
在植树心得分享会上,居民们畅谈环保理念,传递绿色信仰;在儿童公益集市里,小摊主们用爱心为公益助力,欢声笑语中播撒善意的种子。这些活动,不仅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紧紧联结,更让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底色更加鲜明。“以前孩子们各玩各的,现在一起种绿植、办活动,大人也跟着热络起来。”居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党建红浸润生活的温度。
自治“绿”笔触:边角荒地变身睦邻温情画卷
城投世纪名城小区门口的绿化带与花坛,曾是杂草丛生的“边角料”。党总支以“微改造”为契机,搭建起多元参与的实践舞台。园艺达人组建“护绿智囊团”,孩子们用彩笔绘制“心中的花园”,从植物选择到景观设计,每一步都凝聚着居民的集体智慧。
如今,这里变成了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观赏性强的花卉与社区文化元素交织,宣传牌上既有环保标语,也有居民活动的精彩瞬间。“以前绿化带杂草丛生,现在成了‘绿益童梦’的展示窗。”居民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绿色实践,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激发了居民的自治活力,营造了睦邻温情的社区氛围。
活力“金”动能:从创意实践到可持续治理
在“绿益童行,和乐共建”品牌引领下,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精彩工作坊活动。DIY花盆工作坊里,居民们用创意赋予废旧物品新生;苗圃翻新行动中,汗水与笑声交织成劳动交响曲;盆栽认领仪式上,孩子们郑重许下护绿承诺。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创造力,更让社区成为实践环保理念的“活课堂”。
更暖心的是,“健康医疗直通车”共建单位社区卫生医院定期为高龄独居老人上门体检,“大手拉小手”清洁家园行动让环保意识代际传递。这些“金色实践”看似零散,实则编织成资源再生的生态网,让社区治理有了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
“党建红”与“自治绿”交融,“活力金”为社区发展注入动能。共和五村居民区以“绿”为媒,用“共治”破题,在泥土与汗水中摸索出一套“党建领航、多元共绘”的治理模式。未来,共和五村居民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圆心、共治为半径,书写更温暖的治理故事。
编辑:殷鹏晖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