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合伙人”?这位超大社区“当家人”有话说

 时间:2023-03-09 22:23:38来源:上观

青年在哪儿?如何让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这个问题对于在全市最大社区——上海康城做了11年的“小巷总理”张军萍来说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命题。

作为一名来自最基层社区的新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社区“合伙人”。张军萍的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施华君的积极回应。

社区工作者要化身“HR”

网罗有专业技能的青年居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张军萍

在张军萍看来,社区治理要创新,需要新鲜血液,让大家觉得社区是充满温度的。就以去年“大上海保卫战”为例,对于这样一个拥有1.2万户居民的超大型社区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天内要实现3.6万多居民的核酸检测,光靠30多名社区工作者是不可能完成的。

借助这几年社区治理的经验,彼时张军萍手上拿到了一份志愿者名单,他们中有家委会发动的小区年轻的爸妈,也有各种大型活动的400多名志愿者……通过“人推人”的策略,她又在短短2个小时内将这份名单扩容到了600多人。

青年团队集结完毕后,在去年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增加了社区和居民的黏度,也让张军萍重新思考青年骨干在社区中的作用。

“就拿康城社区来说,购房者中有49%是新上海人,相当一部分居民是中青年。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平时就要广交朋友,和居民聊天。”张军萍认为,社区工作者要化身“HR”,平时就要注重物色有想法的、有专业技能的居民。通过开展诸如邻里文化节、体育嘉年华等社区睦邻活动,一些“社区领袖”脱颖而出。“就以我们社区为例,通过邻里文化节、主题摄影展、青年交友会、可爱康城人评选、草坪音乐节等,挖掘到了400多名志愿者。不断的磨合和接触中,初步形成了青年骨干力量”。

时过境迁,如今张军萍要考虑的是如何长期地将这支青年队伍巩固和壮大。考虑到上海的社区规模不一,她建议,每个社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样本。让年轻人成为美好社区的“合伙人”,作为社区治理观察员,为自己生活的小区贡献金点子。

张军萍建议,除了现有的楼组长机制外,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第二楼组长”的梯队,由年轻的在职党员、年轻志愿者协助楼组长一起开展工作。年长的楼组长对居民情况较为熟悉,但对手机操作不是很擅长。“第二楼组长”可以协助楼组长开展信息排查、智能化办公。比如去年很多老人要配药,微信群里接龙,楼组长只能手工登记,此时楼组联络员就发挥了作用,为楼组长减负。“楼组是网格管理的神经末梢。社区治理可以从每个楼栋开始。以此为单元,整合青年力量,不断地加强社区自治的能力”。

建议营造“聚合青年空间”

建立“专业顾问智囊团”

如何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建设美好社区,张军萍建议,首先,应该具备完整的、与时俱进的、能及时调整的管理机制。除了机制上的自我管理、自我制约、自我监督,同等重要的还包括自我提升和自我建设。

“其次,我们需要人来参与,人才,是社区建设的核心思考。”张军萍介绍说,就以康城为例,应该有一个“康城志愿者之家”,把长期以来尤其是“大上海保卫战”涌现出来的、志在公益的志愿者凝聚起来,将这些力量“润物细无声”地转化为长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志愿者之家”可以探索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的方方面面,共同营造温馨友爱、邻里守望的家园风气。

她还建议说,社区应该有一个“专业顾问智囊团”,把愿意为社区奉献专业力量的志愿者进行专业细分,如工程造价、景观设计、消防、土建、法律、财务等,都是社区需要的人才和智库,请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区治理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直接的助力。涉及到社区建设的重大事项时,智囊团能一起调研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提出建议、拿出方案供社区决策。

她还建议说,建设美好社区,应该有更多融合的空间,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打造出能聚合社区正能量的阵地。以康城社区为例可以营造一个“康城聚合青年空间”,组织更多喜闻乐见的活动,创建交流互动平台,增强居民和社区的黏度。“再譬如我们可以开展公益讲师计划,招募社区中的各类达人成为公益讲师;探索公益积分制,用志愿服务兑换公益积分,再用公益积分兑换公益服务,从而形成良性的公益循环”。

青年委员回应

采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方式

聚拢青年力量

“上海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首提地。应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从一个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让青年和社区碰撞出各种的火花,让社区更有烟火气。”张军萍认为。

张军萍的建议也得到了青年全国政协委员施华君的回应。他认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方面,社区治理需要创新方法,青年的参与可以注入活力和智力;另一方面,青年人也需要了解社会,经历历练,参与社区治理能够使他们不那么宅,更多地接触社会”。

“在广大的社区治理舞台上,每个青年的长处能够得到发挥,有成就感,也有利于青年的心理健康。”施华君认为,广大青年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能力,这在去年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青年志愿者的参与下,创新了很多社区管理办法,显著提高了治理效率。

他认为,在平常时期,如何吸引青年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是需要好好设计的一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采用一些年轻人普遍使用的社交方式,如在抖音、微信上可以以社区为单位搭建一些线上的平台,吸引青年人参与,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奖励。当然这些平台怎么搭建也可以和青年一起商量着来。给予重视引导,而不是管束,青年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转载自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978016

编辑:殷鹏晖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