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激发社区新活力

 时间:2023-01-02 21:03:48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馕饼,趁热吃,满满的葱香奶香。”“高温炭烤的羊肉包子,脆皮多汁,肉这么多,才几块钱。”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烈士塔社区,“弘商圈”直播基地主播们争相在抖音上推介“新疆香馕烤包子店”的新疆美食,让这家小店冲上了热销榜。

“每天能多卖100张饼子,差不多400元,现在我也成网红了。”店主乌热依木·喀日掩不住内心的喜悦。乌热依木·喀日夫妇来自新疆喀什,曾在烈士塔社区经营流动摊点10余年。2019年,流动摊点在城市治理中被取缔后,社区工作人员不仅给乌热依木·喀日协调了正规的门面店,而且通过“弘商圈”直播让他的生意火了起来。

“直播带货”是近两年烈士塔社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新招。烈士塔社区位于南京江浦老城人流量最大的核心商圈,社区共有3200户,商铺就占了1200多户,从业人员约3000人,这种“上住宅、下商铺”的网格结构使同时服务好居民和商铺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浦口区顺应消费新趋势和传播新格局,激活数字技术“最大变量”,将理论宣讲、惠民增收嵌入“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把大流量变成正能量。

烈士塔社区与浦口区电商企业“六小狐”合作,共同打造了“弘商圈”直播基地,并成立公益组织后浪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电商直播所需的培训、资金、设备等支持。基地目前已汇聚200多家商户,成为社区帮助小商户、做好基层治理的服务平台。网络直播架起了连接社区、商铺和居民的桥梁。商铺的生意好了,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老百姓对社区更信任,社区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

“我们想通过公益培训帮扶,帮助辖区群众获得更好的创业就业机会。”直播基地发起者之一宋扬说。

“宝妈直播达人孵化计划”是直播基地推出的一个公益项目,目前已经培训了70多位“宝妈学员”。社区居民张鸽芹是首批学员,前后参加了5次培训。孩子上初中后,张鸽芹的空闲时间多了,重新就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直播基地公益培训师的帮助下,张鸽芹从刚来时一窍不通的“小白”,到能独立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发布,只用了一个多月。在探店实践中,张鸽芹不再紧张得手抖,面对镜头,能够落落大方地介绍店铺,展示商品,与商户沟通。

对于一年前才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吴枳薇来说,2022年11月30日是个大日子,她和小伙伴在TikTok上的跨境小店正式运营,数十款精品小首饰一亮相就有了不错的销量。如果没有“弘商圈”直播基地,吴枳薇也许不会走上创业路。从定方向到选品类,从建渠道到拉专线,直播基地给吴枳薇的帮助几乎覆盖了全流程。贴心的服务引得不少外区青年来到浦口区烈士塔社区创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烈士塔社区努力挖掘“直播带货”的公益服务属性,通过“弘商圈”直播基地助力浦口区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创业就业,让社区的正能量辐射全区,温暖更多人。

直播基地还打造了浦口共青团“新农菁英直播间”,培养的主播和优秀商铺,与涉农社区及农创园合作,开展助农推介直播服务,以“网红主播+素人探店+特色产品”的带货形式,助推浦口农产品走出去。目前,已累计完成涉农零售300余万元,开展了10余场直播助农培训。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烈士塔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欢欢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学习贯彻好二十大精神。“弘商圈”直播基地自然地成为了社区党总支部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平台。社区与直播基地共同开展“直播青年成长计划”和“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弘商圈”直播基地,随处可见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资料,基地还设置了二十大精神“学习角”和“我想说”留言区,方便主播党员和商铺党员就近学习。

“我们注重接地气,直播时把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能听懂的语言,比如大家普遍关注民生问题,我们就重点讲解报告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容。”主播于欣怡已成了小有名气的“红色麦克风”。直播不仅能“带货”,还能“带政策带服务”。直播基地开办“先锋直播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主播党员每周末开展在线诵读会,分享学习感悟。社区工作者和主播、商铺、居民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并融入就业创业政策讲解,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活力。

“过去走访很难问出东西,现在商户们都愿意跟社区同志交朋友聊心里话了。”孙欢欢深有感触,“社区同志主动了解直播行业群体所需所求,近期收集了30多条意见诉求。”烈士塔社区以“弘商圈”直播基地为依托,以公益方式、商业思维为辖区商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商户群体中落地落实。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烈士塔社区创新服务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弘商圈”网络直播优势,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办好一件件实事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转载自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3/01-02/9925999.shtml

编辑:殷鹏晖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