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整合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试点工作,充分整合“人”“财”“权”三项要素向社区倾斜,强化共建共享意识,凝聚服务群众合力,跑出社区服务“加速度”。
该区创新机制,持续推动“人往基层走、力量往基层投”,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探索党组织书记管理途径,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力量。每个城市社区安排1名市厅级领导、区处级领导具体挂点联系一个社区,帮助解决1至2个突出问题,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帮助社区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将网格细化到小区楼栋(单元),推动15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回小区报到并担任网格员,从市直单位选派400多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小网格长,充实治理工作力量。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转,将小区党支部书记纳入小区物业公司聘用人员范围或中层管理人员并落实待遇报酬;加强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薪酬待遇保障机制,强化编制资源统筹,推进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探索重点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该区从资金投入、办公场所活动阵地等方面对街道、社区的支持力度,提升社区服务保障。首先,加大加大资金下沉,联合财政、民政等部门定期梳理区直各部门可统筹用于社区专项经费清单,优先调整指标或统筹安排部分专项经费下拨街道、社区。2022年,累计调整部门结余专项经费50万元拨付社区,协调部门相关经费260万元下达街道统筹使用。其次,强化阵地建设,协调盘活辖区公建单位、市直部门等办公用房,推动开发商落实配备服务场所等形式,协调解决3个社区无偿获得服务场所面积2900㎡,年内还有13个共9370㎡场所交付社区使用,在134个物业小区建成“红色一家”。第三,实施“社园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西江社区与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办公,实现基层阵地与服务双提升。
该区推动管理权限下沉,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提高社区精细管理。一方面,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区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制度,实施社区准入事项审批制度,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由原来150多项规范精简到80多项,切实为社区工作人员“松绑减负”,把精力和力量都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另一方面,在社区设立综合办事窗口,推行“一窗一站”服务模式,完善民生服务下放机制,将群众需求较为集中、需常年办理的民生事项下沉到街道、社区,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针对街道、社区划分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该区计划对贵城、港城街道“超大社区”进行合理调整划分,调整后每个社区人口普遍1-3万人,有效改变“小马拉大车”现象,加快城市化进程。
今年以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整合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试点工作,充分整合“人”“财”“权”三项要素向社区倾斜,强化共建共享意识,凝聚服务群众合力,跑出社区服务“加速度”。
该区创新机制,持续推动“人往基层走、力量往基层投”,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探索党组织书记管理途径,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力量。每个城市社区安排1名市厅级领导、区处级领导具体挂点联系一个社区,帮助解决1至2个突出问题,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帮助社区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将网格细化到小区楼栋(单元),推动15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回小区报到并担任网格员,从市直单位选派400多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小网格长,充实治理工作力量。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转,将小区党支部书记纳入小区物业公司聘用人员范围或中层管理人员并落实待遇报酬;加强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薪酬待遇保障机制,强化编制资源统筹,推进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探索重点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该区从资金投入、办公场所活动阵地等方面对街道、社区的支持力度,提升社区服务保障。首先,加大加大资金下沉,联合财政、民政等部门定期梳理区直各部门可统筹用于社区专项经费清单,优先调整指标或统筹安排部分专项经费下拨街道、社区。2022年,累计调整部门结余专项经费50万元拨付社区,协调部门相关经费260万元下达街道统筹使用。其次,强化阵地建设,协调盘活辖区公建单位、市直部门等办公用房,推动开发商落实配备服务场所等形式,协调解决3个社区无偿获得服务场所面积2900㎡,年内还有13个共9370㎡场所交付社区使用,在134个物业小区建成“红色一家”。第三,实施“社园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西江社区与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办公,实现基层阵地与服务双提升。
该区推动管理权限下沉,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提高社区精细管理。一方面,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区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制度,实施社区准入事项审批制度,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由原来150多项规范精简到80多项,切实为社区工作人员“松绑减负”,把精力和力量都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另一方面,在社区设立综合办事窗口,推行“一窗一站”服务模式,完善民生服务下放机制,将群众需求较为集中、需常年办理的民生事项下沉到街道、社区,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针对街道、社区划分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该区计划对贵城、港城街道“超大社区”进行合理调整划分,调整后每个社区人口普遍1-3万人,有效改变“小马拉大车”现象,加快城市化进程。
编辑:殷鹏晖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