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把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不断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了一批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曾经“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小铺子”的玉林北路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红色引擎激发老街巷的生机活力
玉林,作为成都最早大规模开发的片区,曾是老成都眼里“时尚”、“繁华”、“洋盘”的代名词。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上了岁数的玉林背上了“破败”、“老旧”、“脏乱”的标签,像一个迟暮的美人,逐渐被人冷落。
“我们不想‘一刀切’的破旧立新。做实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发展治理,既要高品质的时尚生活,又要原汁原味的城市记忆,在二者间寻求共生平衡。”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向万军直言,“2021年,成都市推进城市更新,专门提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这与我们的思路打法不谋而合,一下就有了破题的方向。”2018年,借曾在玉林四巷取景的电影《前任3》之力,玉林北路社区请来专业团队连线成片打造“爱转角”特色街区,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都能在此找到一方空间各得其乐;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总有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此“学习打卡”。
一个老社区是怎样吸引到如此之多的关注目光?
“我们的办法就是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构建大党建格局,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推进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不忘老街老院、老记忆、老传统,又焕发出新活力,描绘出独具老成都味、玉林气质的美好生活图景。”向万军阐述说,“在街区建设过程中,我们突出社区党委的政治核心功能,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推进群众有感,真正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遵循“党组织引导、市场化主导、商业化逻辑”主线,玉北社区党委有效发挥区域化大党建枢纽功能,引导驻区单位、“两新”组织、辖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共同营造“映像新玉林·成都老味道”的生活美学景观。
在“爱转角”,随处可见居民们搬着小板凳,坐在太阳下喝茶看书、品美食、听民谣、摆龙门阵,享受惬意的成都慢生活;“陈大爷蛋烘糕”、“骑士咖啡”等新旧美食在守住老街坊儿时记忆的同时,也吊足了慕名而来的年轻人胃口,像成都人那样在玉北社区自然舒展生活。
共建共享重塑老成都的邻里社交
从玉林四巷往西走200米,是老旧小区和苑。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小区公共花园设施老化、杂草丛生、蚊虫肆虐,沦为附近居民都要绕着走的“孤岛”。
面对现实难题,社区党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和苑一家亲党支部,联合玉林派出所、玉林小学、幼儿园等驻区单位党组织成立“区域化党建联盟”,形成“资源共享、社区共建、事务共治、活动共办、开放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成立“育生活、和生活、乐生活、雅生活、安生活、爱生活”六支志愿者队伍,通过党员带动居民参加“点亮我家小阳台”、“田园梦乡”等党建微心愿项目,把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延伸到营造美丽院落中。
改造后的和苑,新增绿地1000平方米、新增可进入步道300米,和美亭、邻里驿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雕塑、充满童趣的绘画墙等新景观魅力尽显,昔日受人嫌弃的老院子变成了争着要的“香饽饽”。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居民纷纷下楼玩耍聊天,孩童结伴嬉戏玩闹……时光在这里放缓了脚步,俯仰之间都是暖暖的人情味儿。有着“36岁高龄”的和苑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获评“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和苑一家亲党支部也荣获2020年“蓉城先锋”十佳基层示范党组织称号。
改造后的玉林北路社区和苑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智慧党建实现老百姓的有呼必应
在玉林北路社区,“e动玉北”志愿者服务平台是一款家喻户晓的“神器”,发挥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具化智慧党建落地成果的重要作用。
黎婆婆所住的玉林上横巷6号院是典型的老院子,因年代久远,电路设施老化,路灯常常忽然断电,瞬间就漆黑一片。有一天,院子里来了群穿橙色衣服的小伙子,跑上跑下地检修电路、换电线,在楼道里忙得热火朝天。几个小时后,路灯亮了,也从那一天起,黎婆婆的手电筒再也没派上用场。
原来,黎婆婆曾向社区工作人员陈虹弛抱怨过路灯难题。“我把路灯难题作为党建认领项目发到了平台上。当时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照亮回家的路。”陈虹弛回忆此事很开心,“没想到刚上线不到一天,高新供电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就认领了项目,这就意味着院落里不亮的路灯有人管了!”
事实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通过“e动玉北”平台认领服务、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故事还有很多,包括美好家园、邻里守望、绿色环保、居民保健等7大类40多项服务项目。
“e动玉北”平台一举设计“项目认领、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评级评议”的闭合循环,让志愿者服务更加精准便捷,也极大调动了社区党员和“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实实在在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现有在册志愿者3198人,其中348名是“双报到”党员志愿者。2019年,玉林北路社区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玉林北路社区居民纷纷来到“家风银行”,踊跃“存储”家训家规。
向上向善弘扬中国范的家风家训
有这样一家银行,看起来没有网点、没有柜台,可细细打量就会发现,它存储的不是钱物,而是我们最看重的真情、最淳朴的家风、最受教的家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耕读自尚、敬老爱幼”、“做人讲良心、诚信走天下”,等等,传颂着公序良俗、赓续着修身治家的道理。在玉林北路社区的“家风银行”,长辈们书写家训教育后辈,也可“支取”别人的家风。一字一句,既是“前浪”对“后浪”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也是邻里间的德业相劝、守望相助。
还有一座亭子被玉林人赋予“家风”二字,如今也成了“流量明星”。每三个月,玉北社区都会评出12条具有代表性的家训,喷绘在亭柱之上。老街坊们走到这儿,纷纷议论这是赵家、黄家、王家的家规家训,每个人都不甘落后,一个个见贤思齐,在互学互鉴之中让邻里情始终充满了温度和质感。
玉北社区党委重视以德润心、以艺养德,挖掘一批草根艺术家、院落领袖,对居民免费开办蜀绣、书法培训班,绘制玉北公益纪要十二图,常态举办“玉北民谣节”、“社区美食节”活动,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守住了群众的心。
办民生小事、积尺寸之功;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平安。玉林北路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办成了一批群众真受益、齐点赞的好事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新变化新气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编辑:师丽捷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