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金普新区湾里街道城志社区的居民惊喜地发现,曾经私搭乱建严重、环境脏乱差的便民夜市如今焕然一新:社区与街道投入30余万元对市场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拆除27处违章建筑,新建了停车场,铺设地砖700余平方米,安装了健身器材、“孝慈长椅”等设施,社区党委还在夜市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了“市场党群服务站”,把党的组织延伸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也把创城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引得社区群众纷纷点赞。
城志社区党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围绕“为民、利民、便民、乐民”,坚持“融党建、促管理、惠民生”,通过“七彩社区”建设,携手全体居民共同打造温馨家园。
以党建为引领 架起“七彩桥”
城志社区是一个居住人口超万人,由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动迁老旧小区与近年新建高档居住小区共同组成的大社区。社区党委紧紧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针对社区居民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辖区共驻共建单位作用,创造性地实施“七彩社区”系列服务项目,相继开办了“七彩夕阳”社区老年人普惠制食堂、“七彩生活”大龄下岗失业妇女灵活再就业基地、“七彩家园”智障残疾人日间照料站、“七彩课堂”青少年辅导中心、“七彩阳光”健身娱乐中心、“七彩艺术团”群众文艺活动中心、“七彩驿站”居民聊天室等服务民生阵地,实现了为民服务定点化、制度化、常态化。一系列的“七彩”系列举措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需要时有帮手 困难时有后盾
在湾里街道城志社区,“有需要,找社区”“有困难,找组织”已经成为很多居民的口头禅。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魏成明把真情倾注在社区各项事业上。他四处奔波争取专项资金,为辖区69栋老旧住宅楼实施了墙体保温工程;他带领党员和社区干部把一个废弃垃圾场改造成便民市场,彻底解决了居民买菜难题……魏成明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居民贴心人”。
在“班长”魏成明的带领下,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和各支部、党小组负责人真正将服务群众抓实、抓细、抓小、抓到位。在社区“党建主题文化广场”的建设中,全体党员和社区干部主动参与,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60余万元。
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城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了大作用。中心狠抓服务的“精细化、常态化”,服务范围涵盖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家政服务、餐饮医疗等方面,建立“怡心苑”艺术中心、“益寿苑”医疗服务站、“百老汇”健身中心、“七彩夕阳”食堂等服务平台,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社区和街道还共同建立了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七彩阳光家园庇护站,免费服务湾里街道的残疾人。
每个小区都有独特“气质”
每处改造都有爱的“温度”
——普兰店区坚持文明创建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家住普兰店区古城社区水仙花园19号楼的张桂花,近几年在自家楼前圈了一块小菜园种菜。昨日,她指着身后已经铺上了整齐方砖的地面,很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过去小菜园的地方,今年社区搞小区治理改造,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说服下,我主动将菜园子推平了。当时觉得怪可惜的,但如今看到小区环境变好了,大家都很高兴,我也感到值得啦!”
普兰店区有很多像张桂花这样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在文明创建中,经过社区的广泛宣传发动后,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人人都是“践行者”,这是普兰店区在文明创建中突出的亮色。
让每个小区都有独特的“气质”
记者在渤海社区的祥泉园小区看到,整洁的小区内多了不少环保主题元素,废旧轮胎和自行车搭置的景致与环保知识宣传栏配合起来,让整个小区显得既有档次又有文化气息。以文化为主题打造出特色小区,是该社区党委书记刘鑫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工作理念。
刘鑫告诉记者,拆除违建,填平小菜园,铺上彩砖,这些都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常规动作,有时工作不到位,会引起居民们的抵触。改造后的小区千篇一律,更容易引起居民们的审美疲劳。而提升品位和气质,打造特色文化小区,一系列举措受到居民们的欢迎,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
老旧小区改造充满爱的“温度”
在南苑社区的南苑小区里,有一位大姐经常与小区内独居的老人说笑聊天,她便是小区居民姜纪苹。她和社区的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共12人自愿组织起来,为社区近20名独居老人开展“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的服务活动,不仅在小区陪孤寡独居老人聊天,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等。普兰店区有数百名像姜纪苹这样自愿帮助他人的志愿者,他们自发地组成数十个便民服务志愿者队伍,有“老人服务小帮手”“残疾人维权站”“绿色天使义工队”“红十字帮扶队”等。
古城社区党委书记宋洪芝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儿。在社区老店街604号楼前的花坛里,长年有一个“小白房”格外引人注目,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周边环境,它是附近居民孙大爷搭建的一处小厕所。社区干部对孙大爷进行了耐心劝说,终于拆除了这处老大难的“小白房”。
普兰店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创建中,全区共清理卫生垃圾4619余吨、乱堆乱放2390处、私搭乱建约1400平方米;维修破损楼道门56个、楼道窗48扇、楼道感应灯1600盏、老旧垃圾通道802个、污水管道150延长米;铺修、硬化地面10.5万平方米,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应该说,这与普兰店区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管理能力,以居民微治理、社区广收益的方式,坚持“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的工作理念是分不开的。
同住一个院 共建一个家
——高新区凌水街道凌海社区引导居民共治
高新区凌水街道凌秀小区建成于2001年,是大连海事大学家属楼,因建成年代较久,小区内存在公共设施破损、老旧无法维修、楼院和楼道公共空间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乱张贴小广告、墙体大白脱落等各类问题。2010年,借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楼院建设工作的契机,凌海社区积极落实着眼民生需求、聚焦文化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探索长效机制,不断改善楼院居住环境,打牢文明楼院建设基础的目标,全面整治凌秀小区各类环境问题。
多方共治换新颜
现在,经过社区、物业、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多方协力共建,经过一番修整,社区内楼院环境焕然一新,到处可见绿色,楼栋四周绿荫环绕,花卉色彩明艳,让人感觉舒心。据悉,在整修过程中,社区共维修楼栋内照明灯、楼道玻璃,院落内路灯、休闲座椅34件,清理杂物乱堆放52处,清除野广告近200处,粉刷墙面5处,楼道内安装公益广告宣传栏63块,在楼院北部下沉广场绘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廊一处。楼院东侧建有小型休闲场地,场地内设有一套健身器材。
做好了硬件改造,社区还想努力让社区事务在楼院内落到实处,拉近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联系,为此,社区选出了一位楼院居民担任楼长。楼长刘月桂本就十分乐于助人,对于楼院内的独居老人、困难居民非常关心,经常到她们的家中进行入户,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刘月桂知道楼院内老年居民人数多,一到冬季下雪的时节,道路湿滑结冰,大家出行就很不方便,她就主动承担起了扫雪、清雪的任务,在第一时间清理积雪,防止道路结冰,保障大家都能安全出行。为方便日常工作和增进邻里感情,这些年,她还把楼院里每家每户的家长统一建立了楼院微信群,谁家有喜事大家分享祝贺,谁家有难事,呼吁大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月桂还跟随社区志愿队伍,参与楼院隔离人员代买、代送、代办服务,不计辛劳、不辞辛苦,她说能和居民们团结一心、共同攻坚克难,作为楼长她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十多年如一日,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解邻里关系,照顾空巢老人,样样件件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这样的好楼长带动了更多的好邻里,在他们的带领下,凌秀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和谐,人情味儿十足,住在这里的居民个个心情舒畅,家家温馨和睦。
志愿服务凝聚共治力量
为提升居民精神面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还经常性地开展楼院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楼院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进邻里感情,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先后开展了“温情满凌海 乐享妇女节”、“馨香母亲节 温情在凌海”等节日主题活动,举办了“舞动幸福生活 唱响和谐凌海”仲夏乘凉晚会;走访慰问困难居民和困难党员;组织反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百米服务圈——便民服务节”大型便民志愿服务集中活动日,多年来组织各类活动约370场,参与和受益人数825户1833人,在凌秀小区内达到全覆盖。楼院内还建有凌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团长童国芳也是小区里的热心人,从2014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她就担任团长一职。从最初的只有一支舞蹈队伍到现在,都是团长童国芳帮助大家联系了多位多才多艺的志愿者来担任文化活动中心的授课老师,满足楼院居民对舞蹈、电子琴、合唱、国画、书法等各类艺术的热爱。让大家都能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找到一份自己的热爱,邻居朋友们一起上课,共同学习,分享快乐,齐唱优美的曲调,同跳欢快的舞蹈,共度欢乐和谐的友邻时光。
现在,凌秀小区人居环境变美了、治安环境变好了、邻里关系融洽了、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生活在这干净整洁、团结互助的楼院里,大家都很惬意、开心”,一位老居民这样说。
昔日相见不相识 如今邻里一家亲
——
“短短几个月,我们这里仿佛经历了一场蝶变,一个个小区焕然一新,一栋栋楼房脱胎换骨。”近日,旅顺口区得胜街道九三小区的居民们纷纷为党和政府点赞。九三小区于上世纪90年代建设,是一处典型的人口密集、无物业老旧小区。今年,旅顺口区投资5093.88万元,对九三、启新、永兴三个小区的70栋房屋及周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
旅顺口区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仅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基础和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工程,更是因地制宜地探索老旧楼院的“微治理”“微自治”, 各具特色的“文明创建模式”,不仅“绣”出美好生活新画卷,更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了新内涵。
单元管家的“带动模式”
住在旅顺口区黄河路老电影院小区的李学军,是一位“爱管闲事”的人。作为一名老党员,李学军和几位同样“爱管闲事”的居民一道成为了这篇老楼院的“单元管家”,热心帮助邻里邻居解决了不少问题。
老楼院没有围蔽,临街而建,不少居民迫切希望能够给楼栋安装防盗门。同时,随着这几年买车的住户越来越多,小区有限的空地变得拥堵起来,停车难问题凸显,只要有一辆车停放的不规范,直接导致多辆车无法停放。为了解决小区的实际问题,李学军和几位“老管家”们,一起爬上爬下,挨家了解居民意见,再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社区、街道、施工方等,促成了小区居民共同出资安装单元防盗门、小区监控等设备,为小区治安提供第一道防线;同时在小区空地上科学施划了停车位,满足了小区居民的便捷停车的需求。
在单元管家们的影响带动下,居民们越来越关心小区里的事情。哪里要安置户外宣传栏、哪里的楼院卫生需要打扫、楼道内哪家杂物需要清理等等,居民们一起商议,一起出力,一起分担,邻里之间谁家有矛盾了也会主动帮着协调沟通,居民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院子里的主人。
志愿服务的“互助模式”
旅顺口区祥和楼院建于90年代初,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楼院由4栋楼、10个门洞、现有居民106户,是典型的老旧楼院。自1991年起,祥和楼院举办了第一届“楼院邻里节”,这一特色文化活动在楼院里一开展就是20年,也成为了我区传承历史最悠久的邻里节。这几年,楼院成立了“红歌合唱团”,并通过开展楼院邻居节、“荟萃邻里一家亲 多彩长兴好民风”、趣味运动会、道德评选等,不断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居民从对面相逢不相知,到相识、相知、相助。
同时,街道和社区还在该楼院探索建立了街道引导,社区牵头,党员示范,群众介入的老旧小区自治管理模式。该楼院党支部共有48名党员,他们长期生活在该小区,对小区有浓厚的感情,是小区自治的重要力量。在社区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支部书记带动楼院党员、居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使楼院干净整洁,左邻右舍和睦相处。
和睦相处的“传承模式”
旅顺口区洞庭街楼院由14栋无物业管理的楼房和11间平房组合而成,常住人口343户,649人。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楼院党支部成立了“邻里说事点”、组建了“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伍”,每年组织开展为老服务、帮困服务、环境治理、治安巡逻、文体活动、邻里节等各类活动90次,形成了邻里和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文明和谐的楼院环境。
在这个老居民区,近1平方公里的住宅区的环境卫生全部由居民自发成立志愿者团队定期清理,志愿者将生活垃圾主动送到垃圾集中点,楼道干净整洁,楼院绿树茵茵。在评理议事点,经常能看到居民的身影,大家纷纷参与,讨论解决楼院居民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邻里团结,互助有善,帮困助残,共同维护着自己的家园。志愿者引领、居民全力配合,凝心聚力,居民们把楼院当成一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相互爱护,阳光般的温暖沐浴着整个楼院。
编辑:师丽捷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