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青羊草堂路社区搭建“共享工具屋” 让邻里关系活络起来

 时间:2021-06-10 10:08:23来源:人民网成都

在都市生活中,时不时遇到换灯泡没有楼梯凳,家里水管坏了没有管钳,修理家具没有锤子和电钻,甚至想有个婴儿学步车又没必要单独重新购置一个,如果碰上这些急用但又不常备置的工具怎么办?

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在人口聚集院落设置“共享工具屋”,鼓励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把这些平时不常用,但偶尔又急需的东西放在这个工具屋里,实现邻里之间物与物的共享。

社区建平台 闲置物品“活”起来

对于草堂路社区大石西路54号院的门卫胡大爷来说,除了自己的红袖套职责之外,又多了一个保管员头衔。前几天设在小区院里的“共享工具屋”正式开张了,登记保管院落居民共享出来的锤子、扳手、点钻、管钳等小件物品,接待、登记前来咨询、借用闲置物品的街坊邻里信息,门卫胡大爷成了这间承载邻里情的服务人。

草堂路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灵感来源于共享单车的兴起。随着大家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每户人家的闲置物品都越来越多。这些物品留之很少使用,丢了又可惜。而在遇到一些急事时,又希望能够有那么几样平时使用频率不高,又不能缺少的物品可以供自己使用,但专为临时使用去购买这样的家当,既不划算也不便利。

社区以共享工具为切入口,通过共享工具屋将闲置物品享借项目的开展,让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活”起来,以物品相互借用的方式发挥闲置物品的价值,通过与邻居分享闲置物品的方式拉近邻里彼此关系,让社区成为熟人社区。“比方说像儿童自行车、婴儿车、修理家具要用电钻,专门购买意义不大,如果把院里已有的闲置物品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既能让让闲置物品‘活’起来,让邻里间在旧物流通中重建‘熟人’社会。”

为此,草堂路社区通过前期调研和居民实地走访,收集了解到钳子、改锥、扳手等工具是日常基本可能需要流转起来的工具信息。在此基础上,社区在大石西路54号院、 等三个人口较多的院落进行了前期试点。

“这个共享工具屋使用很简单,比方说家里的书刊、婴儿车、电吹风、打气筒、玩具、扳手等出借对象,到门卫处登个记就可以了。”首个试点的54号院共享工具屋负责人门卫胡大爷介绍说,借用上更方便简单,登记下具体楼栋、单元号信息,留个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就算借用成功。“借用物品的期限一般是5天,5天后如果还不了,一定要打电话确认才行。”

目前试点的三个院落共享工具屋都深受居民欢迎,有志愿者把家里的伞也捐到工具屋来方便居民借用,“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有个大爷捐了个修鞋补锅的机器出来。”

社区全覆盖 探索物物共享到服务共享

让东西活起来,让居民熟起来,让社区暖起来,这是草堂路社区建立共享工具屋的初衷。

而在实际中,社区治理仍然存在社会各方包括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是一直以来存在的现实问题。与传统农村村落社区相比,现代社区缺乏宗族血缘等牢固的联系纽带;与传统单位型社区相比,现代社区又缺乏业缘关系、邻里关系等支撑,是在传统社区全面瓦解的基础上迅速形成的“陌生人社区”。

四月初举行的青羊区首届社区营造主题峰会上,青羊区社区发展治理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就曾这样支招社区书记:在新形势下,要善用资源,找准社区营造的撬动点。

“用好巧力,找准社区营造撬动点。”聆听大会的草堂路社区负责人如梦初醒,在探索共享工具屋的深层次发展上,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志愿者、家庭参与到我们社区的共享工具项目中。”在呼吁更多社区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参与融入上,社区也将充分利用辖区企事业单位等优势,上门“化缘”吸引更多驻区单位参与进来。

“根据前期试点情况,接下来也将探索在便民服务、生活服务、兴趣教学等服务项目上下功夫,把现在社区整合而成的一些插花、茶艺等志愿者服务融入到共享工具屋中。”该社区负责人举例说,比如院落某某本身是专职电工,那么他不仅仅出借电笔、扶梯这类工具,还可以是免费的上门更换灯泡、电线等服务。“以后不排除只要居民有需要,随时可以通过共享工具屋力志愿者登记的共享服务信息进行预约,实现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上门服务。”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有着感知居民美好生活最直接、最敏锐的触角,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做好社区治理工作,达到共建共治共享,日前举行的以“社区营造与城市蝶变”为主题的峰会,也给了草堂街道更多探索的空间和思路。

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理念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施主体的变化。在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上,草堂正在探索实现由单一主体治理向多方主体治理转变。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是主要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主体,也往往容易被忽视。”草堂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草堂街道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一大变化,将重新培育形成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陌生人社区”变回“熟人社区”。一方面要扩大居民参与、推行社区协商、培育社区精神,将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一方面更需要街道、社区不断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居民之间的利益、沟通关联,比如利用传统居民小组例会的角色互换、轮流主讲等方式,重新建立彼此相互认同的“共同体”。

编辑:吴攀秋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