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这个社区不一般,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满的!

 时间:2021-03-22 22:38:20来源:腾讯网

“我可以在社区免费理发,在老年大学吹拉弹唱,生活在金阳社区真是件幸福的事。”“我们谁家有个困难,都有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来帮忙。”......提起榆林市榆阳区驼峰路街道金阳社区,住在这里的居民们感到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金阳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前提、以文化治理为主线、以文化活动来推动、以精细化服务赢民心的工作方法,勾画了一张精密的文明创建之网,倾力打造高品位社区,将文明社区名片越擦越亮。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金阳社区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关键词一:服务

“虽然我一个人住,但一有事情打个电话到社区就能办成,平时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主动问寒问暖,很贴心。”家住榆风苑小区的住户刘大妈说。

服务群众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金阳社区陆续成立了爱心理发室、老年大学、禾苗课堂、金管家、老李调解、幸福密码等14个文体社会组织和文体、科普、邻里互助等12支志愿服务队。

其中,社区的爱心理发室,每周一至周四下午,辖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免费理发服务,周五全天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上门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则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获得相应积分,用积分兑换理发。

2019年,金阳社区联合金秋春光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禾苗课堂”,则在每学期的周末和寒暑假期上课,受益儿童达18人。“禾苗课堂的成立为我们困难家庭儿童及留守儿童提供了安全、健康且有意义的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的校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禾苗班孩子家长葛艳梅说。

金阳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文化活动,以及“学雷锋”“禾苗课堂”等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为社区治理筑牢文明根基。

关键词二:高效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各人自扫门前雪”,是目前绝大多数住宅小区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症结。

有“症结”就要对症下药。作为全市社区治理集成创新工作试点社区,金阳社区创新提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四社联动、五化同步”的基层社会治理思路,通过组建“红管家”联合党支部、实行“红色物业”双向交叉任职、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打造“红管家”敲门服务队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就是吸纳物业负责人兼任社区两委成员,同时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兼任物业公司监督员,推行‘捆绑式管理’,赋予物业经理行政职能,打破了物业和社区党组织‘各自为政’开展基层治理的困境,凝聚起治理小区的强大合力,有效破解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的难题,让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晓宏说。在马晓宏看来,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需要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

与此同时,“红管家”敲门服务队也应运而生——在“红管家”联合党支部的基础上产生。服务队以“广泛参与、服务居民、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为目标,结合社区实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级分类办理,社区、物业层面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吹哨上报”,确定责任部门,限时办结。目前,定期“敲门”服务137次,为群众办实事56件,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百米”。

关键词三:自治

前几年,社区为改善居住环境拆除了一大批私建车棚,虽说环境美化了,但居民的自行车、电动车无处停放,怨言不少……社区党支部根据居民反映,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2次“居民议事”,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介绍,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是在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导下,居民代表、退休老党员、物业人员、相关部门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居民自治平台。社区“两委”成员兼任自管会主任,党小组组长和楼栋长担任自管会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人员担任联络员,定期举行会议商讨涉及群众利益的身边事。

与此同时,社区还在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居民议事厅,围绕居民小区内各类问题、事项决策、小区规划等内容,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至今,已有效解决了小区院内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下水道堵塞、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120多件,调解物业纠纷35起。

此外,还通过建立小区居民公约,成立“红管家”工作微信群,开通社区信箱等,收集处理居民意见建议200余条,为居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安上“快捷键”,为创建文明社区画上了关键的一笔。

如今的金阳小区,乱搭乱建少了、拖欠拒交物业费少了、邻里争吵少了,小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节节上升。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住在这里特别踏实很幸福.......”

编辑:师丽捷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