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民力构建治安联防联控屏障
青年路沿线的治安防控一直是派出所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近几年周边先后建成了多座高层住宅小区,人口密度急剧增长。但是这些小区档次相对较高、物业保安队伍比较完备,社区民警杨静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警情跟踪和研究,最终开展了“联防试点小区”工作模式,并推动治安联防常态化。
经过与物业和居民多次探讨最终将青年路二社区的湖滨丽景小区等四个相邻小区确定为试点小区,从每个小区抽调保安2-3名,每日亲自带队形成10余人共同参加的联合巡防队。为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还在青年路沿线便道、居民小区门口、小区内部安装了32个监控控头;将小区有责任心的退休老人、热心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治安巡逻队伍,担当起治安员、信息员、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角色,就这样,一张“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邻里有守望”的治安防控网无形地铺开。
同时,每月召集4个小区的物业、保安及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群众代表召开治安例会,围绕警务工作中的难点、热点、乱点,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和对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微信工作群,杨静对每一起警情认真总结并每周对联防小区周边警情及刑事发案情况进行分析通报,确定下周巡逻方式和巡逻密度,指导群防队伍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区域治安防范工作。
目前,“联防试点小区”工作模式的成效已日渐显现,并辐射带动周边水利机械厂、团校宿舍等小区纷纷效仿,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青年路沿线发案数与同期相比下降56.2%。“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社区民警杨静通过建立联防试点小区,充分发挥调动民力民智,不断探索警民合作的最佳工作模式,从而达到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深耕“智慧小区”守护居民平安生活
建立联防队伍后,辖区治安得到了好转,但偶尔仍有警情发生。今年年初,分局根据市局“三标建设”工作要求提出了建设“智能安防小区”的理念,杨静立即在辖区开展调研,紧紧抓住建设“智慧小区”的东风,成功打造出全市第一个成熟配套的综合性的“智慧小区”——湖滨丽景小区。
根据辖区居民的需求,最终建设了“平安社区”、“垃圾分类”、“智能合约”、“社区互助”四个功能模块,为小区居民搭建智能门禁防护网。在小区楼栋单元安装门禁系统,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联网。业主可通过“刷脸”“密码”等智能方式开门。该门禁可实现人脸捕捉、识别、比对等感知在小区内组成视频防控圈,全天候开展视频巡查,建立24小时的安全防护网,一旦有不法分子出现在单元门口,系统会立即向警方发出警报,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小区车辆出入口设置智能道闸系统,对任何出入小区的车辆,系统都会自动抓拍,实现车过留牌;搭建智能存车棚。小区电动车统一管理,在车棚内设置充电设备,小区居民再也不用为电动车失窃、因充电着火等情况而担忧了。
为了建设“智慧小区”让小区居民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杨静的足迹遍及社区的大街小巷。“勤跑腿是必须的,动脑子也不能少。”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取得90%以上居民同意上,杨静没少花心思。起初,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提高入户成功率,她还总结了一套“入户时机挑选法”:走访“上班族”得挑下班后;酷热、寒冷、雷雨天气,老年人一般不会出门,这时上门一入一个准;重大节庆前夕,子女往往会来探望老人,家里也多数有人。尽管这意味着她得时常加班,得在天气条件恶劣的时候走访,可也正是如此,她的入户做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经过走访征求意见,筹备建设智慧小区不仅仅为居民建立了安全屏障,而且还在线下建设了开通第二课堂、调解室、书画室、工具驿站等为小区居民免费提供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我们帮小区居民解决了小区家教临时看护、作业辅导等生活中最牵肠挂肚的问题,建立书画室充实小区居民的美好生活,设立调解室,在小区寻找律师,充分利用小区人力资源,提高化解社会矛盾能力,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构建了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立工具驿站,利用物业的优势,保障最后一百米的精细服务。
零发案,安全便利智慧化的生活环境,居民对她赞不绝口
通过半年的用心付出,青年路二社区共有四个小区已经完成了智慧小区的建设,治安面貌也“一天一个样”。人脸门禁系统派上大用场,被视为无法根治的顽疾“牛皮癣”几乎绝迹,乱停乱放的电动车也都自觉停到存车棚,大门上、楼道里时不时见到“黑科技”。今年以来,小区刑事警情实现零发案,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最有感触的是小区的居民。“小区的改变,杨静立下了大功。”以前小区人员可以自由出入,人员往来鱼龙混杂、各类广告遍地,盗窃案件多发,治安矛盾纠纷不断,智慧小区建成后,小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小区的居民来说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小区里坏人不敢进来了,连贴小广告的人也不来了,原来这里偶尔发生摩托车、电动车被盗案,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而且人脸识别门确实方便,人只要一走近,门就自动打开了,也杜绝了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的隐患。”居民们都纷纷点赞
编辑:师丽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