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社区成长伙伴计划”试点成效显著,向全区延伸铺开

 时间:2020-10-10 21:29:53来源:朝阳社会建设和民政

朝阳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共有483个社区。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社区基础较差,物业管理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才能全面提升这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朝阳区一直在探索。

2019年7月,朝阳区启动“社区成长伙伴计划”。

通过引入理论专家、实践专家、专业组织、社区协调指导员到社区“报到”,帮助社区定制难题解决方案,推动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一年多来,首批50个样本小区有了“成长伙伴”后,得到了面对面的专业指导,效果显著。今年,“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向朝阳区43个街乡全面延伸,并融入物业管理、垃圾分类治理等新措施和要求,提升社区整体治理能力和水平。

党建引领聚合力

搭建多元共治平台

没有物业管,基础设施差,是部分老旧小区的待解难题。

朝阳区另辟蹊径,组建社区伙伴团队全程陪伴社区成长,引领治理方向,搭建多元共建平台,让松散的老旧小区更有向心力。

2019年,社区治理专家以“成长伙伴”的身份走进了望京街道南湖西里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召开例会、实地调研、居民座谈,通过“建立系列公约制度体系”,“搭建社区议事服务平台”,“改造社区整体环境”三管齐下,破解了小区中存在的“停车难”、“环境差”、“物业管理”等难题,并在过去一年的“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实践中,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停车有位置了,环境也变整洁了,就连社区里以前破败不堪的墙壁也改建成文化墙了!”南湖西里的居民说起身边变化,就笑得合不拢嘴。

“党委引领、支部认领、党员带领”,把党建引领、共商共议、多元共治作为路径,坚持居民自治与多元共治相结合,坚持物业输血与造血功能提升相结合,坚持硬件治理与机制完善相结合,打造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会单位、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同心向内的自治结构,让“同心社区”既能自转、也能公转。

设计团队“加盟”

“微空间”带来居住新体验

“在实施伙伴计划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小区的硬件问题,我们邀请专家团队来解决。”朝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先把脉,后开方”,“先规划,后实施”,从根本上解决遗留问题。

常营福第社区2号院的6、7号楼之间,有一处简易的公共绿地,零零散散地种植着几株乔木、一片月季,草地还有些斑驳。

去年,责任规划师团队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经过前期调研发现,社区老人和孩子长期缺乏足够的娱乐、休憩空间,垃圾分类和再利用问题也亟待解决。

规划设计团队组织了一场居民参与式工作坊,最终构思出“玫瑰童话花园”设计方案——利用原有的月季种植基础,在艺术晾晒区提供艺术科普展、健身休憩等功能,结合垃圾分类自制花园蚯蚓塔堆肥设施,进行种植实践及植物科普活动。

常营福第社区的改造只是冰山一角,围绕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朝阳区实施了微空间·向阳而生——朝阳区小微空间改造项目。

升级社区环境,优化空间布局

针对垃圾分类问题,在社区落实“一长四员”制度,提高垃圾分类社区投放效率和准确率。

为解决环境秩序问题,加强了卫生保洁、停车管理等,让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

“大方案在不同社区落地都有小特色,有了专业设计和规划团队的帮助,社区的宜居体验大幅度上升。”朝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温润社区

楼房找回了“大院情”

东湖街道望湖社区位于朝阳区东北部,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成熟小区,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议事协商、共商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但居民们总觉得缺少些“大院情”。“想让住在楼房的孩子也能像过去平房大院的孩子们一样,拥有一个有发小的快乐童年。”家住上京新航线小区的周先生这样设想。

在社区协调下,“红领巾成长小分队”得到了街道创享计划的支持,开展了足球训练营、重阳敬老、捡拾垃圾等活动。今年得到资助的创享计划举办的孩子们绿地认养、画出我心中的北京等活动让60个家庭组合成了新的大家庭。

除了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望湖社区还从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入手,聚集起一批文艺体育爱好者,组建了19支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总计800余人,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望湖社区文体协会,吸引常年提供志愿服务的老师10余人,活跃成员400余人。在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下,社区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每年组织各类活动600次以上,全年超过15000人参与。

为了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社区建设,社区还组建了“妈妈群”、“和谐促进员群"等6大类共31个网群,参与人数逾6000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来,成为社区社会动员的中坚力量。”望湖社区党委书记袁岐说,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动员的强大引擎,“望湖一家人”理念根植于居民心中,楼房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大院儿”。

“针对望湖社区这样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小区,社区成长伙伴计划重点提升其软实力”。朝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充分发挥各类伙伴团队的支持作用,把文化文明建设不断融入背街小巷治理,融入社区治理,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公序良俗、知法守礼和博文约礼的社会风尚,使“软”文明成为社区成长的“硬支撑”,源源不断地为社区成长注入强大能量。

问题变课题

持续赋能社区治理

“‘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是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基层建设年的深化和延展,共分为探索启动阶段、提质拓面阶段和巩固深化阶段,为期三年。”朝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朝阳区已经实现了“社区成长伙伴计划”43个街乡全覆盖,围绕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路径、工作成果等要素,形成了社区治理“责任链” 以行动方案为指引,朝阳区社区成长创新中心为基地,样本社区为典范。“服务链”会商、指导、交流、评估无缝对接的闭环运行“机制链”以及把脉诊断、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总结提炼于一体。

今年,朝阳区将继续深化“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在街乡层面广泛铺开,针对热点难题总结现有样本社区的经验做法,发挥样本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培育成长平台、整合成长资源、创新成长机制、打造成长场景、建立成长指标,把“社区成长伙伴计划”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并融入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内容,实现赋能增效,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社会治理成效。

朝阳区“社区成长伙伴计划”试点成功并稳步推广,不仅为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提供了“朝阳样本”,也为加速社会智力资源与本土社区力量协同合作开辟了“朝阳路径”,为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朝阳力量”。

下一步,朝阳区将在巩固和深化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面提质,形成可在更广范围内复制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经验新模式。

编辑:周雨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