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区的日子|董文斌:让“长江微笑”,在江湾绽放

 时间:2020-07-12 11:49:29来源:快资讯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社工是最活跃的基层“单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之际,我们忘不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疫”中,那些忙碌的身影。是他们,餐风宿雨驻守在社区门口;是他们,披星戴月护送去隔离点的居民;是他们,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他们,牢牢密织家园的安全屏障。交汇点民生频道把镜头对准南京市建邺区基层社区工作者,推出《我在社区的日子》系列报道,展示建邺区社会治理创新探索,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的氛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居民沿着江边跑步、散步,有幸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像长江精灵,露出治愈人心的‘微笑’。”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江湾社区党委书记董文斌说,近年来随着附近长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江豚的曝光率也越来越高。近日,南京市民邂逅江豚的消息迅速刷上微博热搜,记者跟随江豚“游览”过的足迹,来到临江而建、临水而居的江湾社区,感受这里的居民亲水亲江的天然情缘。

临江而居,要做长江生态保护的使者

江湾社区成立于2013年,北接奥体中心,南邻青奥村,西至夹江,东至江东中路。这里有7000多居民临江而居,他们的心中都天然地带有一种保护长江、保护家园的意识。 董文斌自2012年筹建江湾社区时就进入双闸街道工作,亲眼见证了江湾社区的成长,见证“江豚湾湾”“江畔书社”“轼学堂”等文化项目从无到有、扎根渗透的过程,“文化活动像针线一样,串联起社区居民。”他说。

江湾社区70%是“新居民”,董文斌用“新居民”一词来描述江湾社区的居民结构。“因为他们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大多从安徽、苏北等地移居南京,彼此亲缘、地缘、业缘各异。”董文斌感慨道,正是这些源自五湖四海的江湾“新居民”,糅合成“一股绳”,不断为社区、为长江生态、为社会困难群体出一份力。

“五年前,三五人的跑步小团体形成,最初是为了提升邻里间的熟悉度。”江豚湾湾酷跑俱乐部理事长孙海说,跑步团队从最初的个位数,变成如今的六七百人,不变的是一直结邻沿江而跑,一直以江豚为吉祥物。 “我们的衣服上、旗帜上都有江豚形象,每一次跑步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保护江豚的理念。”孙海介绍,俱乐部主办以“保护江豚”为主题的公益跑;举办“江豚绘画大赛”,在千余名参赛儿童心中播撒“保护江豚、爱护家园”的种子;成立“江豚保护网络公益服务队”,建构一支常态化关爱江豚的民间力量。

今年6月,江豚湾湾酷跑俱乐部等联合发起爱心义卖,来自南外青奥村小学的近百名学生化身“小摊主”,在江湾社区周边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喵喵街”义卖。孩子们把心爱的玩具、书籍,亲手制作的精美物品和书画作品等拿出来义卖,短短一晚上就卖出3万多元,这些钱通过爱德基金会送往大凉山,为那儿的儿童筹建幼儿园。

“文化大湾区”,让“陌邻”变“睦邻”

“孩子英语学得怎么样啊?”记者跟着董文斌进入江湾社区,在社区广场上,孩子们围着董文斌嬉戏耍闹。“疫情之前,一户居民找外国友人教孩子英语,没有地方上课,社区马上安排妥帖。”在江湾社区工作8年,董文斌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熟知社区居民的家长里短。 “江湾社区居民有‘三高’特征,高学历、高收入、高需求。”董文斌介绍,依据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江湾社区以文化为抓手,推进“文化+”工程,一切以“文化”切入,以文化活动为平台,推进党建文化、传统文化和家风文化的建设,将江湾社区建成南京独树一帜的“文化大湾区”。

“不仅要口袋富,还要脑袋富。”董文斌说,社区积极支持读书活动,推进“江湾书房计划”,对接建邺书房、金陵图书馆等,设立图书借阅点,让阅读成为社区美好生活催化剂。其中,“江畔书社悦读会”被评为2019年度“建邺区最美阅读空间”。 走进100多平方米的开阔阅读空间,周遭书籍环绕,桌椅位置低矮,尘世浮躁的内心也随之放低姿态,让人不自觉萌生静下来读一本书的冲动。

江畔书社悦读会负责人邓志锋说:“打造幸福社区,物质和文化一样不能少。”江畔书社是江湾社区的阅读共享平台,成立两年来,主办过“儿童慈善阅读计划”“家风养成传承计划”“说说爸爸辈那些事儿”等主题活动,用文化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走下楼,从“陌邻”变“睦邻”。 江湾社区今后的社区治理目标十分明确: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奉献爱心、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保护身边的长江生态和可爱的“邻居”——江豚,做长江保护的使者。董文斌说:“希望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能自豪地说,我来自南京江湾!我们全体居民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让‘长江微笑’,在江湾绽放得更美!”

编辑:周雨婷 审编:G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