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颜换新貌!天府新区太平场社区以“5+工作法”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时间:2019-11-06 22:36:18来源:澎湃新闻

“老街”在太平街道并不难以寻找

它们大多有着川西民居最原始的风貌

也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其中一处曾是太平街道的中心,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年轻人外出谋生,留下了老人们和被时间定格的生活方式。街巷与房屋一同老去,石板路被磨平了,木头逐渐朽了,手写招牌破损了,墙上的字也模糊了……这里便是太平场社区。

跟随着当地人的脚步,漫步老街街头,倾听他们讲述这里的过往。从生活着竹编艺人和老理发师的安全街,到翻新过的民国风格小学大门,从被磨光了青石板路的桥炉子,到修缮过的石梯子坡……这里有想象中的传统川西民居风貌,透过被时光做旧的地标建筑一窥当年的繁华。这里还有意料之外的崭新生活方式,尽显干净、舒适的新风貌。传统的川西城乡社区元素和现代人所追求的审美与舒适,在这里均能找到。

太平场社区是城市社区,四周与新城社区相邻,幅员面积0.45平方公里,辖内有10条街道,总户数601户,人口1596人。

两年前,27岁的樊克非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担任太平街道太平场社区党委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开始着手发展治理太平场社区。

///

在他的描述中,两年前他刚回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太平场社区只有30盏路灯。这些路灯线路安装在附近居民家里,每天需要居民手动打开,每月再由社区给居民结算电费。不仅十分麻烦,更关键的是这30盏路灯很难覆盖完十条街,居民夜间出行,还得靠一把手电筒照明,加之辖区内生活的主要是老年人,夜间出行的安全问题不得不考虑。

现在,社区给十条街道安装上了120余套照明设备。常久以来习惯了不便的居民,感受到了夜间出行的安全与方便,也开始主动关注起这些便民设施,但凡哪盏灯不亮,便会主动向社区反映。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太平场社区成员勠力同心,实现老街旧颜换新貌。不仅完成了照明设施的安装,还带来了其他的改变。

草市街、上升街200米青石板路得以修复;

正街和紫庆街背街小巷完成整治,共新增了10余处花台、8处微景观、500平米绿地……;

完成了敬老院老旧院落改造,改造后的院落涵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空间、日间照料中心、紫庆书院等服务功能;

实现了灵溪河太平场社区段800米河床硬化和雨污分流;

公园坝子健身小广场也增设了健身路径和户外休闲椅。

近日,这里似乎又有了新变化。

住着老手艺人的安全街新增了消防管网,文庙街新增了一条长28米、宽4米的排洪渠。这些设施的增加,均来自当地居民的刚性需求。前者是因为老旧房屋有极大的消防隐患,后者则因为今年7月22日的水患。樊克非说:“希望明年汛期来的时候,文庙街不会再被淹。”

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社区也通过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知识的普及,提高辖区居民的应急能力。

从七人团队到广大党员群众

“5+工作法”的探索实施

一谈及社区发展治理的工作,樊克非便充满了热情。他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称自己是“坐不住的人”,闲暇之余,他都会到街上去溜达。从有多少盏路灯,到河道有多长多宽,到哪条路上的青砖是从哪里拆卸下来的,再到旱厕整治花了多少钱……他都心里有数。这些看似繁琐的杂事,恰恰关乎老百姓最基础的生活质量。也正是因为他踏踏实实的工作,令百姓生活得到切切实实的改善。

太平场社区党委和居民委员会总共7人,和樊克非一样,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场镇的人,对于太平场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樊克非说:“我们都想切切实实给老百姓做些实事,做些大家能看到能真正享受到的事,不能辜负当初大家选举时对我们的信任。”

这些工作虽然琐碎,细数下来工作量却非常庞大,单靠团队7个人是不可能做下来的。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太平场社区积极探索实施了一套“5+工作法”,推行“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

所谓“5+工作法”:

一是党组织+党员群众。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来。辖区33名党员、群众对辖区复古小花台、“微景观”等进行认领,让辖区每一处绿化都有明确的党员、群众去管护。

二是党组织+社会团体。充分依托社区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社区特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配套涵盖老年人、中青少年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让党员带领广大居民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围绕邻里和谐、家庭和睦这一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居民中评优选先。大力宣传“居民公约”,让道德的约束参与到构建和谐、美丽、幸福社区的行列中。

三是党组织+院落楼栋长。社区现有街长7名、院落楼栋长5名,每名街长和院落楼栋长的职责公示上墙。充分调动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性,结合党员志愿服务,开展街道、楼栋治安巡查、“微景观”管护,对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定期开展互帮互助活动。

四是党组织+区域联动。在辖区积极推行“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即辖区各个党组织推选党员成为“十户联防”组长,对辖区、企业等进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治安管理机制、矛盾调解机制。

五是党组织+民情监督。建立由议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街长院落楼栋长、民情监督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的民情监督队伍。通过以上5类人员共同收集到的意见,由党组织进行把关,分类、分层、分时限回复群众意见,同时优化处置方案,共同打造大家赖以生存的“生活共同体”。

“5+工作法”的开展,一方面,充分调动了辖区党员群众的力量,让各项工作上下一体地运作起来。另一方面,社区居民深入参与到其中,对各项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密切的配合。

樊克非表示,已完成的这些工作还没有达到他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关于未来,他充满期许,也有所忧虑。他告诉记者,老街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面临着火灾和垮塌的风险,但现在所做的工作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所能进行改善,加快招商引资的力度和速度,让老街得到完整的系统性的改造,有更专业的物业进行管理,是他们团队共同的期望所在。“这样,老百姓的居家安全感才能得到根本上的保证”,他说:“对于我们来说,老百姓有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是最重要的,只有老百姓认可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

编辑:陈兵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