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中,乐成街道作为“村改社区”主阵地,扎实有序推进工作,对30个行政村和9个城市社区全面进行调整,成立了12个城市社区。
新社区成立后,乐成街道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积极谋划融合发展,并围绕“社区自治”这一理念,加快推动社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社区职能向服务型转变
近日,乐成街道景贤社区的郑大妈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认证。刷身份证、点击按钮、拍照认证、签字确认……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半分钟不到,她就顺利完成了资格认证。“我家就住在附近,来这儿办理认证,比起之前可真方便了不少!”郑大妈连连赞道。
最近正是一年一度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人员认证工作期,为了向广大退休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服务,景贤社区对社区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利用“瓯E办”系统,开展退休人员认证即来即办,大大缩短了办理认证的时长。针对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和住院的居民,实行集中上门审核,或电话指导通过手机认证,方便社区居民,实现企退人员认证“最多跑一趟”,甚至“零跑”的可能。
景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乐成街道村(社区)规模调整后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居民对村(社区)规模调整后能享受到这么方便的办事服务纷纷交口称赞。
村改社区后,如何使政府行政职能下沉,促进社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发挥社区专职工作者作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村改社区后的红利,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是乐成街道着力谋划的事情。
为此,乐成街道下放街道部分行政服务职能,在社区办公点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目前,景贤社区、西岑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南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针对城北景南(北)社区区域大、人口分散等特点,乐成街道计划在里章、秦垟北设立2个服务工作站,方便山区群众。
同时,乐成街道着力构建多元化基层治理格局,吸引居民、各类组织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计划培养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以党群活动为载体,倾听群众声音,尊重群众意愿,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此外,构建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由多村合并为社区之后,辖区扩大、人口增多,必须通过建立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结合综治网格巡查、红色细胞工程等实现分层次有效覆盖,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融合活动助力文明创建
日前,西岑社区组织新班子成员和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西门菜市场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推进乐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活动。
活动中,大家分组行动,清理绿化带枯叶、卫生死角垃圾、居民乱丢弃的杂物,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村改社区,我们从‘村民’变成了‘市民’,身份转变了,意识也要变!”一名志愿者说,这样的活动,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开展一次。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将文明观念传递到居民心中,提升文明意识,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在东门社区,志愿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久前,该社区党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消防工作者等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社区”大型宣传活动。大家沿街发放宣传手册,随手清理路面垃圾、拔掉杂草,劝导不文明行为,随后在市区建设东路的消防驿站开展灭火演练。
据悉,自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后,乐成街道各社区结合“红色星期天”,依托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开展了丰富的融合活动。这些活动拉近了新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对提升社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提高认识谋划发展蓝图
乐成街道原下辖34个行政村和9个城市社区,本次村(社区)优化调整工作,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为核心,对30个行政村和9个城市社区全面进行调整,共成立12个城市社区,其中撤村改居6个,撤村并居9个,撤村建居15个。由原来的“34+9”调整为“4+12”。
新社区成立后,乐成街道组织新社区动员大会暨新任干部专题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带来新时代社区干部思想建设、城市社区功能介绍及发展思路、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讲解》等专题课程,组织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对全体新社区干部进行“应知应会”测试,检验学习成效,巩固学习成果。会后,各新社区立即行动,召开党员学习会、社区联席会议等,街道联村干部上主题党课,进一步提高党员们的思想认识,谋划融合发展方案。
新社区挂牌后,乐成街道研究制定各社区融合发展方案,落实新社区办公场所和村级档案移交整理等,并采取主职干部“一肩挑”模式,选配35周岁以下大专文凭以上的年轻干部,为新社区发展注入年轻活力,培养后备力量,助力新社区有效融合、快速发展。
为帮助年轻干部更好地服务社区,不久前,乐成街道还组织新村、社区年轻高学历后备干部和基层团干部等参加专题培训,分析当前乐清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就如何做好党建带群团等工作指明方向。
编辑:陈兵 审编:jun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