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至17日,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在武汉市汉阳区召开,这也是中央关工委首次在武汉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汉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的做法得到全国瞩目。
有统计显示,在汉阳,常住社区的老人和青少年占到社区人口的68%以上,成为影响社区稳定和谐的“压舱石”。
这68%的人群,正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所向,如何通过老少携手,共同做好社区社会治理,汉阳进行了长时间的不懈探索,并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党建引领,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促进(简称:关建促进),老少携手参与社区社会治理的“一带一促”新路子。通过发动占社区人口68%的“一老一小”,带动了汉阳全域80万人口,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党建为魂,夯实社区社会治理基石
江堤街江欣苑社区原是渔村,城中村改造后,很多老人无事可做,青少年缺乏人生追求,各种不良现象逐渐抬头。
在区委指导下,社区建立了党建带关建“一核引领,六个融入”的工作体系,成立、完善了以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为主任的关工委组织,形成党委主抓、多方联动的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社区建立非遗产业园,依托非遗文化带动居民,并建立青少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先后有1300余人接受培训,2400余人通过“三带”实现再就业,社区面貌和风气得到改变,“老人和孩子都有事做了,不良风气就消失了”。73岁的剪纸大师刘国瑞深有感触。江欣苑也从“问题小区”华丽变身“全国和谐示范社区”,被中组部誉为全国“村转社区”成功转型的样本。
江欣苑的变化是汉阳各社区推进党建带动关建,促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汉阳区结合“红桥精神”和社区发展新特点,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带”字上,在党委领导下依托党建,强化关建,促进社建,同时强化党建塑魂功能,带领社区居民听党话、跟党走。
汉阳区在社区实施组织领导双责制,建立起区、街(街道、区直单位、民营企业)、社(校)(社区、学校)、组(关工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的“五级组织网络体系”。
社区打造“三阳”“三匠”“三色”活动室、老少活动室、青少年空间、四点半学校等场所,将青少年眼能及、脚可到、手会伸的地方都变成了红色教育的着力点。
此外,汉阳区在各社区举办讲座、研学、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桥梁专家讲述“红桥精神”,在马沧湖青少年空间引进安装VR党建教育设备。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接受党的教育。
全员发动,居民共建美好生活“幸福桥”
“刚来时社区环境不好,居民素质也差,很多人都想离开,现在大家过年都舍不得返乡”。62岁的四新街澜菲溪岸社区居民孙小鸣深有感触。
澜菲溪岸小区共有40多栋,已入住3200余户。社区居民8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家家都是老人带着孩子,以前乱扔垃圾的情况很普遍,这种现状一度让孙小鸣感觉“住不下去”。
去年3月份开始,汉阳区在澜菲溪岸小区率先试点“社区物业共管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小区11名楼栋管家成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逐一上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65名清洁员变身“二次分拣员”,在负责日常卫生工作的过程中,对小区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依据每人负责的楼栋住户数量,社区会按每月每户补贴2元的标准,向楼栋管家和清洁员发放补贴。
社区还通过四点半学校、寒暑假托管班,将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教给孩子们,让“小手牵大手”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对于老年居民,则通过投球游戏让老人们“实战”练习,熟记分类方法。小区还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老年环保志愿队,每周轮流巡逻,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社区也被评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和老少共建星级文明社区。
类似澜菲溪岸社区,汉阳区深入发动社区群众,做社区共建的有心人、有情人、有行人,推进社区社会基层治理。
共建分三个方面,在观念理念上实现共建,打破和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气和惯性,从改观念上行动起来;在思想上实现共建,打破和改变凡事唯我利我和好我,从改心思上行动起来;在行动行为上实现共建,打破和改变我动嘴你动手、我看你干,从行为上行动起来;以此带动和促进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同行。
汉阳区以“四养”(以情养善、以善养德、以德养性、以性养情)为理念,引导青少年从“十爱十护”(爱党护旗、爱家护邻、爱善护孝、爱匠护星、爱物护业、爱净护美、爱花护树、爱湖护水、爱园护鸟、爱老护小)做起,力所能及,点点滴滴变小爱为大爱,小善为大善。社区居民则自发组织开展“嘎巴子多事佬”“咵巴子议事唠”“岔巴子烦事包”等社区民间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共同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实现共治
10岁的李玉(化名)是洲头街建港社区一户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平时缺乏家庭关心,学习成绩很差,家长和老师都无可奈何。李玉的母亲无奈下向社区青少年空间求助,社工找到了社区志愿者付大发,为李玉提供一对一帮助。
每天放学后,李玉都来参加社区“四点半学校”,付大发在辅导她完成作业后,为她提供个别辅导。
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李玉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现在她自己也成了小志愿者,每天她放学就来到青少年空间,给其他小朋友提供帮助。
同样的工作,76岁的张晏生也一直在做。他带领各街道的老年志愿者投身到网吧义务监督工作中,先后领回800多名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让他们变成了志愿者,共同投身社区治理工作。
汉阳区坚持以“三心”(红心、同心、善心)为抓手,搭建民间化、公众化、社会化同心共治平台,整合各方力量,老少共创“三治”(自治、法治、德治)、“五和”(环境和美、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关系和顺、身心和乐)社区。
146名金晖志愿者先后联合近600人次老年志愿者,自发担任社会风尚监督员,与青少年联手监督违法经营,涌现出了邓秀蓉、李群娣等“五朵金花”和“筱云日记”“爹爹婆婆双双监督岗”等多个知名品牌。
正是全社会同心共治的努力,不仅使未成年人失足现象越来越少,社区治安案件发生率更是逐年降低。
文化搭台,社区居民共享和乐幸福
去年9月20日,一场主题为“邻里共赏月,同享老少乐”的中秋赏月大型文化活动在江堤街墨水湖社区举行。围绕中秋佳节,社区老少同台表演,同享和乐幸福,现场其乐融融。
这样的中秋赏月活动,汉阳区已经持续开展8年,深受好评。
汉阳区把十九大“关于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的承诺,作为关建促社建的追求目标,引领共享同乐,以行动、活动和运动促进社区处处其乐融融,人人乐在其中。
持续组织开展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传统经典的“传统咏流芳”活动。端午节有楚文化情景剧表演;中秋节有“邻里共赏月,同享老少乐”戏曲汇;重阳节有老寿星、小寿星“双星宴”大联欢。
坚持开展以红心、同心、善心,促环境和美、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关系和顺、身心和乐。老少共绘表情包、共装笑脸墙、共贴红花榜、共栽心愿树,携手生态美、携手老少乐。
编辑:陈兵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