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创新推行社区综合议事会 强化社区自治功能

 时间:2019-01-14 22:47:40来源:南宁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在路上。在改革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

即日起,本报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栏目集中推出报道,展现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感受,今日率先推出我市在社会治理方面改革实践中涌现的典型案例。

成立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通过召开议事会,协商解决家门口的事,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我市创新社区治理,在部分社区推行社区综合议事会,采取自治管理模式,激发居民主动性,让更多居民自觉加入社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促进社区管理良性循环,充分实践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

社区主动问需问计办好百姓的事

“学校周边乱停车现象有所反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我们会加强校园周边的巡查,规范停车位的设置。”

……

临近开学,新竹社区组织交警、派出所、食药监、消防等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的成员单位到民族大道中段小学,与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及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民族大道中段小学提出校外有一家文具店在未取得相关经营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向学生销售食品。当天,青秀区食药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该文具店进行检查,核实问题后当即对文具店进行处理。“没想到行动这么快,效率这么高。” 民族大道中段小学校长覃勇赞道。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基础。如何科学决策,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城市管理共谋共治共享,这是摆在各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解难题,就要想方设法创新举措找“解方”。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是新竹街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一项创新举措。理事会集合了公安、工商、食药、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网格员及楼宇企业、小区群众等单位和个人,每月18日定期举行“竹声倾谈”活动,向群众问需问计,并发挥各方优势协同合作,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社区资源和社区建设发展成果。

在活动中,街道办、社区充分听取民众诉求,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逐级上报,并在规定时限内办完和反馈。垃圾分类问题、小区停车问题、居民公共晾晒杆设置问题、花园球场使用问题等民生问题都得以公开讨论,社区居民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群众有了话语权,敢说真事,社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能办实事。

变“议论纷纷”为“纷纷议事”

目前,新竹街道办所有社区都成立了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理事会通过召开议事会,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主动关心社区的建设。

类似的居民自治形式在我市各社区广泛推广。江南区推出了 “逢四说事会”,于每月4日、14日、24日召开,由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居民以及社区网格员共同参与,商议社区民生问题,并形成建议案。建议案交由社区党委审定后,形成工作台账,社区网格员跟踪办理,议事团全程监督,要求做到“能解决的决不过夜,难点难题限时限刻攻破”。同时,社区党委引导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小区楼宇开展纠纷调解、治安巡防、环境整治等服务,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等搭建了政府与市民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畅通了反映民意诉求的渠道,引导市民从利益诉求的“被动者”向“主动者”转变,从对城市事务“议论纷纷”向“纷纷议事”转变。

集民智聚民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我们住在这里就有责任和义务管好这里,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新竹社区居民刘粤源是社区“夕阳红”志愿巡逻队成员,每当看到社区里的商铺出现乱摆卖、卫生死角、公共设施损坏等情况,他都记录下来,向社区放映情况,还在业主群上呼吁大家自觉爱护居住环境。

新竹社区党委书记覃毓宁介绍说,新竹社区自开展“竹声倾谈”和社区综合治理理事会活动以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通过居民自身的力量,实现了对小区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在江南区沙井街道,依托“逢四说事”机制,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收集了上百余条意见,形成20条合理化建议,采纳了加强人性化服务、设置临时摆卖点规范时段摆买等建议,解决了社区长期交通拥堵和困难人员生产生活问题。不仅如此,还完善了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新增9辆环卫垃圾车,规范了350个垃圾桶,改造了23家熟食摊点的“三防”设施,妥善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 (记者 李 静)

编辑:陈兵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